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486章 大夏特色帝国主义

红楼御猫 第486章 大夏特色帝国主义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486章 大夏特色帝国主义

第486章 大夏特色帝国主义

皇帝老爷被迫摆烂,可真是苦了太子殿下了。

不但年节时都没办法休息,还得扔下娇滴滴的新婚妻子,苦巴巴的坐在勤政殿处理近乎摆满大殿的各类奏章。

贾琮来的时候,龙案上的奏章几乎淹没了太子爷的脑瓜子,一旁的内侍正将几碟快要放凉的菜放在火炉上加热,看来饭菜端来有段时间了。

刘弘确实很忙,他老子这会正在后宫享受着难得的温柔乡,内阁除了留守的大学士外,整个朝廷的公务全部压到了他这里。

他也想回东宫享受享受,可现实不允许啊~

“太子哥,歇一歇吧。你看这糖葫芦又大又圆,来尝尝……”

刘弘抬头时,糖葫芦都快怼到他嘴里了。

他将手中的笔放下,捶了捶快要僵硬的后腰,这才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边嚼边跟贾琮抱怨起来。

“累死我了,也不知道朝中的大臣们怎么想的,明知道父皇不会看这些折子,还非要送进宫来。你瞧瞧这些,全部都是反对革新官制的。”

刘弘用空闲的手指着堆积在龙案旁的好一大堆奏章,瞟了一眼木头人似的内侍,又对贾琮继续说道:“呐,另一堆都是反对父皇给你开府建衙之权的,还有不少是找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弹劾伱的。”

哈?

贾琮的兴趣被刘弘顺利的勾了起来,一屁股坐在旁边的太师椅上,冲内侍喊道:“那谁,把弹劾我的奏折都翻开,本侯瞅瞅。”

反对皇帝老爷给他过于大的权力,这个贾琮能理解,但弹劾他就过分了。

刘弘给内侍使了个眼色,方才还当木头人的内侍立马将那一大堆的折子送到贾琮的面前,并极有眼色的摆上了笔墨和茶点。

贾琮也不疑有他,翻开摆在最上面的一本就看了起来。

“咦?不是弹劾我的?不过这人对于革新官制的说法倒是有点意思……”

贾琮的脸上先是露出诧异之色,随即又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模样,提起笔在折子上批阅了起来。

他一边批阅还一边跟太子说道:“四哥,这人的谏言虽有些书生意气,但也有许多可取之处,等会你也看看……”

等了半天也不见太子回应,贾琮落下最后一笔后,疑惑的抬起头来,朝着龙案方向看去。

只见龙案上的那一大堆折子,正被内侍悄无声息的往他这边搬。而方才还忙的没时间用膳的太子爷,正美滋滋的品着小酒,享受着桌上的美食。

贾琮一拍脑瓜子,懊恼的说道:“我真是蠢,竟然又上了四哥你的当!”

“你哪里蠢?你要是蠢,父皇能给你开府建衙之权?”

刘弘冲贾琮挤挤眼,一指桌上的酒菜说道:“要不,你也来吃点?”

贾琮摇了摇头,将手中的折子递给内侍:“我就不吃了,方才在逛街的时候遇到了贺崇他们夫妇,在酒楼吃过了。四哥一会看看这份折子,我觉得有必要让都察院的人看看。”

听到贾琮这么说,刘弘也来了兴趣。

他把筷子放了下来,翻开内侍送过来的折子。

只见这份折子竟然是顺天府治下,涿州知州杨思农上的。

堂堂皇太子,自然不会认识一个从五品的知州。

但这杨思农还有另外一重身份,皇贵妃杨氏的亲侄子,恩荫入国子监后,于元祐三年求了恩典,去了陕甘边陲担任县令。

任职三年大计上上,原本当时就可以调回京畿富庶之地,却因其主动留任,直到今年年初才晋升涿州知州。

此人才华一般,学识一般,能力也不算上佳。

但这个人有一股韧劲,吃得了苦,能因推广土豆、玉米,与农人同吃同住。

杨思农硬是凭借着这股韧劲,兴修水利、推广良种,将干旱的边陲小县,只用三年时间就打造成为塞外江南,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还有余量支援周边州县。

就凭这一点,二圣都对其刮目相看。

皇贵妃杨氏都没想到,娘家那群废物中,竟然还出了个如此特殊的人才。

“臣,涿州知州杨思农请圣安。臣闻陛下欲革新官制……府县权力甚重,政事、法纪近乎集于一人之手,佐贰之人难以制衡主官,易滋生贪腐、擅专之祸。故臣以为,革新官制,首在中枢,重在地方。地方之权集于布政使、知府、县令一人,则地方之民能否得之安宁,全赖于陛下所派之官是否廉洁奉公……”

杨思农的谏言倒也简单,他就是凭借他自己的经历眼界,看出了地方大权集于主官一人之手,对于百姓来说,专权之制,全凭主官的品质如何,少有制衡之法,确实是千年以来的痼疾问题。

刘弘没有当即就说出他的看法,而是先看了一眼贾琮的批语。

“何止政、法,财赋之权亦是地方主官执掌,中枢减赋,地方擅自加赋之事层出不穷……故,地方之官制革新,首在分权,重在监察。当分行政、司法、监察三权,布政使司总掌民生,提刑按察使司主管刑狱事,另设监察司,监察地方官吏,有直奏御前之权……”

原本贾琮想直接从前世“借鉴”比较成熟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之策,但此时民智未开,搞前世西方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

还是退而求其次,先将监察权提出来,在地方上建立监察司,与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形成行政、司法、监察三权分立。

这算是大夏特色帝国主义的三权分立,没毛病!

当然,这只是贾琮的想法,能不能通过皇帝老爷还有内阁的同意,这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刘弘还是很看好贾琮的“三权分立”之策。

虽然此时的大夏已经有了龙禁卫这个监察衙门,但龙禁卫是只属于皇帝的“特务机构”,天然跟朝中的文武不对付。

如果可以将都察院的品级提高到六部等同,然后在地方设立都察院的直属机构,比如贾琮谏言的监察司,那么,这样的监督机构,应该不会被朝臣那么抵制……吧!

刘弘对此有信心但信心并不是那么足,谁没事会愿意头上多个爹。

“依你的意思,是想让都察院在地方设置下属的衙门,以制衡布政使司?”

贾琮摇了摇头,伸出了两根手指。

“不只是布政使司,监察司的职责,应当是监察地方官吏,同时对提刑按察使司、地方州县的案件审理判决进行监督,并有权对案件有异议的地方进行质询监督……”

说白了这个监察司,就是前世的检察院,监督司法、清查贪腐等等。

? Tтkan? ¢o

贾琮对这些了解的不是很多,只能依照自己快要模糊的记忆,尽量去完善他对监察司的设置规划。

刘弘很认真的倾听了贾琮的看法,最后饭也不吃了,提笔在纸上刷刷的写着。

两人就这样一人说一人写,耗费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最终写了一份厚厚的札子,并让内侍送去了后宫皇帝处。

“终于完了,四哥,咱们歇一歇~”

贾琮瘫在椅子上不愿意动弹,刘弘揉着酸痛无比的右手腕,瞧着殿中的两大堆奏章,无奈苦笑起来。

他也想歇着,可这些折子要么是内阁无权批阅,要么是内阁认为必须是直送御前的重要奏章。

今天若是歇了,除夕、正旦那两日还过不过年了。而且这会殿中正有个极好的帮手,岂能放过这个好机会!

想到此处,刘弘的脸上挂满了苦涩与疲倦,跟贾琮幽怨的抱怨说:“别提了,父皇把朝里的事都扔给了我,我已经好几天没怎么睡了。你瞧瞧我这眼圈……”

贾琮瞅了一眼太子爷的脸,的确是有着重重的黑眼圈,看起来疲惫而又虚弱。

(太子妃张六姑娘:夫君昨夜真是劳累了,来人啊,去煮碗参汤,本宫一会给太子爷送过去补补!)

再看看那两大堆奏章,看来这皇帝果然不是人干的事。

历代帝王短命者多,不是没有原因的!

“好吧,好吧,我帮你!”

贾琮咬了咬牙,太子爷对他很好,又是个贤明之君,累死了他从哪里再去找个这么好的君主。

他叹了一声,嘟囔道:“不过也不能白帮,四哥也得帮我个忙……”

刘弘闻言咧嘴笑了笑:“你说,只要是我能办到的,一定帮!”

……

作为大夏的财神爷,林如海这个户部尚书可能是除了值守内阁的大学士外,国朝唯二还在衙门加班的一品大员了。

桌案上摆满了各地送来中枢的公文,林如海一边翻阅,还得一边进行记录汇总。

户部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那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

临近年节,像是太常寺、光禄寺以及礼部比平时更加繁忙,相对应的,这几个衙门时不时就送来一份要银子的文书,让户部也不得不跟着忙碌。

“部堂,永丰侯来了。”

书吏很有眼色的迎着贾琮进去,随后送上茶水点心后就规规矩矩的去了门外守着。

林如海见女婿过来,毫不客气的扔给他一堆文书。

“来的正好,把这些账目算一算……”

嗯?啊~

贾琮当场就傻了,合着今日不宜入皇城?

可惜心中就是再不情愿、再苦再累,老丈人安排的活他还得干,而且要干的漂亮。

他提起笔来,又一次开始将整个人埋入公文堆。

“对了姑父,我给您找了一个好助手,等年后就会到户部来。”

“哦?谁啊?竟然能得到你的一个好字之夸。”

林如海也好奇起来,自己的小女婿他还是很了解的,非一般人绝不会被其赞一声好字,并推荐给自己。

只听贾琮说道:“就是薛家的宝姐姐,我方才跟太子殿下说过了,后又请示了陛下,陛下说,让宝姐姐过完年来户部试试,就以主事之衔,辅佐姑父处理户部之事。”

“薛家丫头?”

林如海的第一反应就想说句荒唐,但紧接着却眉头一皱,琢磨起其中的玄机门道来。

贾琮一边抄录计算文书中的账目,一边给林如海讲述了今日在街市上遇到贺崇、宝钗等人的经过。

林如海才不会认为此事就只是这么简单,闺女与女婿认可薛家丫头之才,他林如海也认可。

但将一介女子调入户部任职,可不只是自己人认可就可以的。

朝中最近因为革新官制的事闹出了好大的风波,都过年封印了,还没有丝毫的平息之象。

皇帝在此刻轻易答应了薛家丫头入职户部,那可真是太巧了!

林如海心中琢磨着皇帝此举的深意,大致上能猜到圣意为何会如此。

薛家丫头在财赋之事上的才华,那是得了好几位朝中重臣的赞赏的。

当初朝廷调拨粮草财物北上大漠,就是薛家丫头领衔挂帅,与京城商会接了户部的任务,没有丝毫的差错将事情办得漂漂亮亮。

就凭这一点,林如海这个户部尚书都得赞一声好。

所以,皇帝这是打算拿薛家丫头来打脸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

办事办不好,还反对革新官制?

连个女子都比不过,还不如一根绳子吊死在歪脖子树上去!

林如海已经能想到皇帝被逼急了会如何发飙了,他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算了,这样也好,有个精通财赋,精通账目的人来帮忙也好,朝中这样的人才真是奇缺!

……

翁婿二人一直忙到了天色黯淡,这才同乘一车回了荣国府。

到家时正值晚膳时,贾琮如同猛虎下山,扑到饭桌上就疯狂往嘴巴里刨饭。

“这孩子,去了趟宫里,怎么饿成了这样?”

长辈们的疑惑,让贾琮差点哇一声哭出声来。

谁家宝宝大过年的得不到休息,一连加了两个班!

“吸溜吸溜……今日不宜入宫,去了趟勤政殿,被太子拉着批了近两百份奏章。后来又去户部找姑父,又……额,这个不算……”

“两百份?朝中的人都疯了吗?都封印了还不停!”

林如海还真不知道女婿在勤政殿的事,这会听到后当即愣住了。

贾琮猛点脑瓜子:“那还只是我批阅的部分,太子之前已经连续三日没有怎么休息,绝大部分是反对革新官制的折子。还有一部分,是反对我开府建衙的,甚至还有找理由弹劾我的。”

“他们哪里是反对革新官制,他们是担心自己的饭碗!”

林老爷与一旁同样皱眉的政老爷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宝玉放下了筷子,颇为鄙夷的说道:“我听不少人说,陛下此次不仅仅是想革新官制,还要施行新的考成法。有很多人担心自己考核不过会被罢官,这才四处串联,联手攻讦革新之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