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613章 刘裕论政

一品权相 第613章 刘裕论政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613章 刘裕论政

刘裕等人也没提去刘家做客,而是跟随到杨家寨。杨家寨早就张灯结彩,到处收拾得干干净净,知道杨家少奶奶到苏杭,自然会有好的表现。

韩玉芝等人在白娘子安排下,进了住房。这里的楼,之前修建时就注意到主楼与各楼之间的联通往来。

杨继业的办公所在,和休息的处所,主楼中配给的房间,都是有安排的。对此,白娘子之前就让人打理好,带着韩玉芝和巫素贞去房间,陈羽霏倒是得安排在其他的客楼。

主楼这边有空房,但不适合让陈羽霏住。杨继业夜里要来这边留宿,万一走错房间,闹出事来就不妙了。即使白娘子也知道陈羽霏的心思,但她与杨继业之间没说破,安排住楼还是要有忌讳。

杨继业不理会几个女子怎么安排,生活上的事情,其实都不需杨继业费心。

见白娘子带着陈羽霏准备到另外的楼去住,韩玉芝说,“菲姐姐,要不你也住这楼吧,我们住得近,也好多说说话。”

“不安好心。”陈羽霏笑着说,“你那相公可不是老实人,我哪敢住这边。”陈羽霏确实也烦恼,单独和韩玉芝时,韩玉芝也提出要陈羽霏留在杨家,可陈羽霏怎么说得出口?自然不会点头,强自挣扎。

等韩玉芝等人离开,刘裕他们到来,并没有立即告辞的意思。杨继业稍微揣摩,多少明白他们的意思。之前在知府衙门,有些话还不能说,到这边来就不一样。

刘裕等杭城的大家族,对杨继业的右丞相府背景,至今都还不知。甚至到今天在知府衙门讨论局势,也没有人提到右丞相府回京等事。

杨家寨待客室,有专人打理、侍候。杨继业笑着说,“刘老,之前在知府大人面前,不敢说大话。在这里,我可跟您老说几句。台府对倭寇据点的战事,推进可能艰难一些,但估计半个月内,能够完全处理好。

蛮族军确实不参战,但二哥留在小王爷军中。对倭寇之战,所有军功也不能让蛮族军一家吞下,是不是?蛮族军之前战损不小,可对战倭寇的力量还是绰绰有余的。”

刘裕也笑起来,说,“蛮族军在宁府歼灭倭寇,一举而平倭乱,功劳太大。确实有些吓人,但也体现了蛮族军的战力强悍。这种实力,确实不适合对外张扬,杨咏石有意低调,那是明智之选。

这样更好,让其他军也拿到军功,才不引入忌讳。”

随即刘裕转头对另外几个人说,“我之前就让大家放心,没错吧。杨咏石办事知稳重,哪有一点像年少之人?唯有如此,我们对杭城外海港、对未来海上贸易也更有信心。”

“刘老,说到海外贸易,如今得加强两方面的事情。您看该不该如此?一是大海船的建造和武装配备,唯有船坚炮利,才可能在海上横行。二是对荣盛镖局安保人员的训练。

之前,荣盛镖局的安保确实很厉害,但他们不适合海上保镖。我们得从现在起,开始招收荣盛镖局的另一支人马,操练起来。火炮、火枪队熟练掌握,军事和体能的强化训练等等,都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对了,要做海贸,货物的调集也可以开始进行准备了。主要是资金的筹备和货物渠道的建立,总不能等一两年后再做此事,就来不及啦。”

“这些事情,我会让人记下来,安排下去。”刘裕说,“杨咏石,之前蛮族军和粥场那边招了不少辅兵、帮工,看看里面有没有出过海的?这样的人比起一直生活在陆地上的,训练起来见效快。”

听刘裕这样说,杨继业心里一动。对啊,之前在升山镇等地,擒获的人手中,就有不少是海盗。他们对海上之事,非常熟悉,至于忠诚和纪律方面,杨继业倒是不担心。只要让蛮族军的军官训练半年,这些人的脑子都会被洗白。

这个事情,倒是可让巫虎、张靖海等人做起来。甚至于海贸的护航人员,该准备有明暗两支战队,才更好应对以后的对敌与战事。

杨继业点头,说,“这件事三天内我落实到位,先组建一支三千海上战队。至于训练的问题,我想等平倭之后,将这些人放到海岛去训练,陆地这边也不会惊动。刘老,还得选一些可靠的战将,帮张靖海做事才会。各位,都推荐一些人吧。”

刘裕明白杨继业的意思,他们能够安排人进战队,今后的海贸,才是真正合作的基础。张靖海也是苏杭人,但张靖海对杨继业的忠诚,不可能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这事先不急。”刘裕也表明了自己这边对杨继业的信任。

这个事情说起来,到具体事务前后聊了两个时辰。夜逐渐深了,可刘裕等人也没有离开告辞的意思。

杨继业也明白,目前苏杭的局势到了比较关键的转变之时,他们想要在苏杭掌控更多的市场影响力,那必须要做好准备,讨论好接下来的事务。

杨继业原意是将集团的所有资源,都投放在海外,在海外与倭国、来至西方的海盗进行争锋和贸易,国内这边却是低调,尽可能不受内陆的影响。但实际上,做海贸需要货物,这些势必会牵扯到文朝很多利益团体。

“刘老,京都那边最近发生的事情,您怎么看?”杨继业抛出一个新话题,这些事情,在外不能议论,但这种环境下,却要说透,对集团接下去的规划有利。

“杨咏石也得知了京都的事?”刘裕说,“老朽离开朝堂几年了,但对朱子善这个左相还是有所知。圣旨六百里加急召回右相,随即太子在街巷遇刺,想来,京都即将有大变……”

“何解?”杨继业对皇权之争,体会并不深刻,情报上也不多,确实难于判断接下去文朝的走向。

“我想,在一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太子该掌政了。但想顺利掌政,还得看右丞相回京后有多少作为,能不能撑住暗地里的刀枪……”刘裕说。

“刘老,如此说来,不仅太子府会动荡,右丞相一家也会有不小危险?”杨继业说。

刘裕一脸平静,看着夜里的某处,一动不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