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612章 强军铁军

一品权相 第612章 强军铁军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612章 强军铁军

回到知府衙门,坐着喝茶。自然是分为两桌,杨继业陪着唐俊词和衙门的其他两人,韩玉芝等人则是由唐俊词夫人引着去后衙。

韩玉芝是京都韩家之女,巫素贞是蛮族蛮王之女,同时也是巫虎这位猛将之妹,都是身份不一般的存在。蛮族的蛮王对于文朝官员们而言,确实不会放在心上。但苏杭这边的人却不一样,宁府能够如此快速地恢复安宁,就因为蛮族军的几次歼灭战的战果。

唐俊词夫人亲自接待,这个待遇确实比较高。杨继业自然不会放在心上,韩玉芝也能够应对这样的交往。

刘裕等人也得知杨继业返回苏杭的消息,他们在知府衙门才坐下喝茶,刘裕等三四个人就赶到了。一起坐下,刘裕等人自然要向杨继业贺喜,送给两位新夫人的礼品,也是带了过来。

杨继业笑眯眯地收下,表达了感谢,客气一番,彼此之间也不虚套。唐俊词等府衙的人就看着他们之间的客套,过杨继业在苏杭人脉有多深厚。

唐俊词作为知府大人,任期满了,或其他因素朝堂将他调离,就脱开苏杭这个圈子。但像杨继业这样形成的人脉,将牵扯很深。

重新上茶,唐俊词说,“杨咏石,之前你提到小王爷要打倭寇的事。刘老这些苏杭贤者也在,再说说吧。”

对倭寇作战,知府这边只是做地方工作,为军方做好后勤需要。真正决策的,还是平倭军的大将军徐金胜。只不过,中军战力孱弱,无法主导战事的推进,才使得平定倭寇之战的主导权无法掌控。

“那就聊聊,小王爷也没多说,小子说不定能够让各位满意。”杨继业笑着说,放下茶杯,“三天前,我到见湖镇。小王爷过来,问王府的事情。顺便聊到台府与倭寇对峙的事情,平倭军这边,经过这些时间的操练,军兵们战意高昂,将士们都想打。

小王爷说,这次打倭寇,完全是攻坚战,他会先同徐将军沟通,然后邀约武夷土兵一起进军。至于对战结果,我还是比较看好的。这一次对战倭寇,王府军中的蛮族军一支,因为在宁府的损失一时间不能补充,实力大损,巫虎将军不会直接出兵,但肯定会在王府军中,协同小王爷与倭寇作战。”

“蛮族军元气还没恢复,无法直接参战,确实让人担心。”唐俊词说。

“唐大人,成军容易,要成强军可不是两三个月就可达到的。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才能够将百炼军将操练出来。”杨继业说,“之前的蛮族军一支,我在荆蛮楚地时,就看到他们勤苦操练,整天在山野里奔跑,熬打出钢铁一般的作战意志,哪怕面对十倍之敌,才能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从军兵战意和军心上说,与敌会战,己方战损过两成,军心还在,军兵战意犹存,那就是强军了。面前十倍或百倍于己的敌人,依然义无反顾地往前冲杀,才是钢铁一般的战士,这才是铁军……”

听杨继业说起操练军兵,这种百战而不败的强军,面对任何敌人都不畏惧、敢于冲锋杀敌的铁军,确实是传说中的事。

或许,之前的蛮族军可达到这种程度,但因为与两万余倭寇对战,损伤不少,也是必然,使得至今蛮族军都无法恢复战力。

这不免让人嘘唏,这些人自然感叹一番。至于说会不会有人疑惑杨继业没说真话,心里即使在想,也不会说出来。因为蛮族军的战功摆在那里,不容人怀疑。

“杨咏石,那么如今的王府军和武夷土兵战力如何?”刘裕说,有些话,唐俊词是不好直接问,他却无关紧要。

“刘老,平倭军目前的战力,比之去年,完全可说是脱胎换骨了。与倭寇对拼,至少不会如去年前军那般不堪。胜负之数,还得看各种因素。兵者,诡道也。谁敢说是必胜之局?”

“听你这样说,我心里有底了。”刘裕笑着说,“对于征战,老朽确实不知,但对你这个杨咏石,算是有些了解。从没说一句夸大之词,知府大人你说是不是?”

唐俊词就笑起来,对杨继业虚点几下,说,“少年老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杨咏石青春年少,本该意气飞扬,却陪着我等老家伙在这,确实委屈他了。杨咏石到苏杭游学,给苏杭带来什么,我们心里有数就好。别的不多说,等会在酒席上敬他几杯酒。”

“唐大人如此说,小子如何敢当。”杨继业微笑地说,“小子游学苏杭,得到唐大人、刘老等诸多先贤指点,收益匪浅,终身难忘。小子以茶代酒,敬各位前贤……”

傍晚,知府唐俊词招待杨继业一家子晚餐,而刘裕等人陪同,期间,其乐融融。

得知平倭军要对倭寇进行开战,不论胜败如何,对苏杭而言都是好事。再说,蛮族军虽说战损较大,可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只要倭寇敢出据点,平倭军绝对会给他们迎头棒击。

韩玉芝、巫素贞等女有唐俊词夫人陪同,哪怕这些女子年轻,可知府夫人也明白,这是未来右相家人,不会错过交好的机会。

天没黑,酒宴却散了。杨继业知道,这些文人吃酒,吟诗作赋,歌咏相和,兴起来后,就没有什么时间观念了。

杨继业对此有观念,如果没有多少事务缠身,倒是乐意奉陪。不过,他与唐俊词等人终究是有些代沟的,说什么能够融洽,那都是各有所需。

如果与孙晓君他们胡闹,才真的可以放开。文朝与前宋风气差不多,文人聚集,往往会选择在青楼等场所。这一次,在知府聚餐,那是因为杨继业带了新婚家眷到苏杭来。

离开杭城,与刘裕、董老等一起走,一群人出城,张靖海、郑明亮、赵佩龙、王敬宝等体系里的重要角色,都出现了。对于少爷到来,这些人才有主心骨,与刘裕等重要成员,也是熟悉。

再者,少奶奶过来,作为体系中重要成员,他们也要表达内心的敬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