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414章 张靖海

一品权相 第414章 张靖海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414章 张靖海

于连欣作为平倭军的代表,也在三月三这天参加苏杭的迎春文会。早上找到杨继业的住宿寨子,显然是特意过来的。与于连欣一起的,是苏杭知府的另一大佬刘潇杰。

作为苏杭的同知,位高权重。亲自到寨子来邀约杨继业,接他却参加迎春文会,那是很高的礼遇。

杨继业见这两位到来,急忙上前行礼,告罪不已。刘潇杰笑呵呵地说,“杨咏石虽然到苏杭一段时间,苏杭受到杨咏石的恩德太多,我们作为苏杭人,尽一点心意,也是存感谢之意。”

“同知大人,小生到苏杭来,得到大人诸多照护,也自知府大人、同知大人、于参赞诸君获取教导,小生纵是愚钝,亦所得良多。小生感激不尽。”杨继业自然要表达自己的心意,对于善意,杨继业总会有更好的回馈。

到苏杭来,确实三四个月而已,但给苏杭带来的改变,很多事情不能对外传开,可刘潇杰、于连欣这些核心成员是明白的。

蛮族军两战全歼倭寇总计五六千人,这是功绩之意,而稳定苏杭局面,令得苏杭民众更好存活,那是活人无数的真正大功德。

开粥场、吸纳流民做事,解决他们生路,都是以自己的财物来施恩于苏杭。刘潇杰这些人即使不直接受恩,但间接说来,都承受了杨继业的恩德的。

苏杭是富庶之地,即使被倭寇祸乱,杭城周边和文人书生,没多少人被抢掠。这些人得到风声,先就逃进杭城或县城等,躲避起来。

过年后,因为见湖镇倭寇被歼灭,杭城这边甚至绍府都平安起来。这也让今年的迎春文会有些人气,多少带着欢庆之意。

迎春文会不敢安排在钱塘江口,担心倭寇突然袭来。而是安排在距离杭城几里外的钱塘江边,处于上游,有江岛。江岛林荫繁茂,如今正值绿芽初绽放,春意渐起。江边柳树丛荫,随着柳枝垂悬,那些白绿的嫩叶儿缠住枝条,在春风里扭动,如同少女的舞姿。

杨继业与刘潇杰、于连欣等同坐一车,一路所言,根本就不涉及到春游和文会。杨继业带了巫素贞,巫素贞与另一个女孩,是流民中的孤女,被收留在巫素贞身畔为伴。

这时候,她们在另一车上,杨继业和巫素贞之间的关系,刘潇杰等人也知道。迎春文会,本来就是少年少女们聚集之地,巫素贞颜值高,也大方。在垣武城和苏杭这边,都跟着杨继业身边,又处理着事情,如今,完全看不出她是蛮族女孩了。

像今天这样的情况,杨继业只带着杨猛和巫豹走,树岗和队员们则在外围,分布比较散,远远警惕着。

只要不是大股倭寇来袭,有杨猛和巫豹在,少数的人要袭击杨继业,也不可能得逞。杨继业和巫素贞的武力值,至少也达到高手的级别,自保能力是比较强的。

到如今,以杨继业为核的集团,已经初步扩张。直接调动的力量,已经有几万人:蛮族军和辅兵有万人之众;荣盛镖局也扩展到几千人;粥场为中心点的团队,已经有一万多,还是分走了一部分到沱田坳去。

此外,留在垣武城的力量,留在荆蛮楚地的蛮族力量,留在鹰巢山的力量。也因此,巫豹、巫虎等人对与杨继业的安全防护,一直在提高,因为这个团队也只有在杨继业的掌控下,才能够运转下去。

一连好几车到文会现场,这里已经为杭城府衙这着人整理过,也稍微做一些防范和守卫。

不少书生、文士早早过来,这一年来,文人们也是压抑得坏了。能够透口气,哪怕苏杭的倭寇祸乱还在,总要让人松一口气,换一回心境。

苏杭的文士之间,自然互相熟悉,难得见面。相见后也是喜气洋洋,之后不免骂一回倭寇。倭寇骂不着,就有人开始抱怨平倭军、抱怨苏杭驻军的无能。

这个话题冲击到文士书生们心坎上,七嘴八舌的,大批特批文朝武人没用。骂到爽处,对武人简直是千夫所指。

有人便提议,说等文会结束,大家一起到平倭军去,声讨一番。平倭军到苏杭几个月了,简直没什么战功。年前在绍府见湖镇还大败亏输一次,简直丢尽文朝大国的脸面,后来虽然小胜一次,将见湖镇的倭寇给歼灭了,但到底是不是真的灭掉倭寇,谁也没见到事情。

这样的议论一起,就聚拢不少书生围聚,群情激动,都说去平倭军中军诉请,他们一力支持,尽一份责任。

张靖海二十七岁,国字脸,这种脸型的人,通常是理智而威严性格。不论是对自己还是身边的人,都是如此。在对待平倭军和文朝武人、军兵的问题上,他听到几乎所有的士子、文人都在骂,还越来越骂得透骨,便表现出很不屑。

张靖海在去年秋试本来准备考举子的,对他而言,也是准备充分,在苏杭这边,张靖海的文名很不错。原本是考取举人功名后,春闱则力争过会试,取进士。

但因为倭寇乱苏杭,使得去年的秋试停考,便耽误了机会。势必要等三年后,才能参加秋试。

苏杭这边的文人士子,耽误秋试的有几千人,这些人对倭寇痛恨,随后对驻军不能抵御倭寇的侵袭而痛骂军兵无能。

与张靖海其名的苏文强、文中兴也是秀才功名,同样因为倭寇之乱耽误了科考。这时候,苏文强站在稍高地,如同演讲一般地猛骂,见稍远处的张靖海一脸嫌弃样子,也是不爽,当即说,“靖海兄,看你那神情,是以为我们所有文人都骂错了?”

“那是当然。”张靖海平时本来就与苏文强不和,对苏文强哗众取宠的做法很不屑,“苏杭被倭寇祸乱,军兵剿灭倭寇不力,抵御外敌力弱。这固然是事实,但深究起来,祸根在哪里?是文人们一代不如一代,到苏杭这里,还有几个文人是真儒家?”

“靖海兄这话,我听了就不爽……”苏文强微笑地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