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413章 擒下两人

一品权相 第413章 擒下两人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413章 擒下两人

蛮族军大部队吸引了很多势力的关注,各方派除来的探子,一开始还比较小心谨慎。可几天后,发现蛮族军都没有外围的警戒,也没有派出探子拦截。

使得这些敌方势力的探子胆子越来越大,直接摸到蛮族军驻扎营地之外,来探查情况。

黑小弟身边有六十人,扇形分散在蛮族军三十里远的前路。大白天,他们全部潜伏在草丛、刺林,身边偶尔有三两探子经过,对于这些探子,黑小弟和他的人基本能够辨识出来,这些人到底是隶属于谁。

到下午,大军距离他们潜伏处十余里,还在前行。按照计划,等大军到驻地时,距离他们所在的潜伏地,估计在五里左右。而前来探查的探子们,则随着蛮族军的前进而往后退,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很显然,下午会在确定蛮族军驻地后,他们要确知蛮族军的军力人数、前行可能目标,再离开去报信。换一批人过来探查,轮换着出现,才能将每一天都情报,传回各自的决策者手中。

两个探子从大军方向退回,在黑小弟他们潜伏草丛外坐下,拿出水、干粮吃,补充自身的体力。两人不知身后和侧面的草丛,就隐藏了五个人。

一边吃东西,只是一个山坡突出的峰沿,便于观察两侧的动向,对探子而言,一旦有风吹草动的,都会选择先离开再回头探查。视野开阔地,才是更为安全的所在。

两探子吃过东西,便骂骂咧咧的,其中一个内急了,准备就地解决。另一个骂一声,便往外退走。

那个留下来的,正要解决内急问题。黑小弟他们就在两三米外,自然不想闻那臭味,黑小弟一点头,草丛突然动了。那个人惊簌不明原因,已经被黑小弟身边的两人扑倒,打昏。

另外那个人离开不过二十步,这边的动静小,他并不疑惑。过一会儿,黑小弟勾着头,头上戴着俘获的头巾,潜行到另一个探子面前几步,探子也不怀疑。说,“蛮快的,都掩饰踪迹了吧。”

那人不等回应,又轻笑一声,“想来,也没有谁会注意到这些污物。看到了又如何?这些天,过来的探子真不少,就不知王府军些蠢笨家伙,怎么还有命在……”

话没说完,黑小弟已经到他三步范围,加速扑出,那人虽说手中握着一把短刀,都没发挥任何作用,被黑小弟扑住,一声没发出也昏过去。

立即有一个人过来,夹住俘虏往另一个方向走,准备审问这两人。

等他们转到一个山洞,钻进去。黑小弟身边有五个队员,将两俘虏丢在地上,一个队员说,“小蛮主,抓了他们,会不会惊动其他人?”

“抓了就抓了,反正到这边的探子多,他们之间也会相互杀人的,没人会以为是我们干的。问清楚,这两人不会是倭寇的探子,说不定有大鱼。”黑小弟说,“要不是少爷交待过,不得截杀他们,这些人敢靠近蛮族军三十里,都没一个能够活命。他马的,都以为蛮族军没有探子,真是不知死活……”

“少蛮主,我猜,在过两三天,上面肯定会有行动的。对不对?将外围这些探子都灭掉,那等于将宁府这边的情况都摸清楚了。”身边的人说。

“可不好说,等军令吧。”黑小弟说。

三月三来临,文朝各地,都会有迎春文会及迎春踏青活动。这是一年春到来,也是青春男少的人相聚在一起。三月三踏青,不仅仅是士子、文人们的事情,会有一些在闺阁中的美女们,也三三两两走出家门,踏青。

文朝以来,对于男女之防确实也看重但没有后世的明清那样严苛。即使不在节日,少女在有伴或家人的情况下,也可在街巷逛街、购物、酒楼确实不会去,茶室偶尔也会有女客。

在街上看对眼袋青年男女,成其好事的例子,偶尔也会有。

唐俊词作为知府大佬,自然希望杭城这边有歌舞升平之像,这也会令他的官声、名气提升起来,当然,对苏杭这边要推进春耕的政策,也是从另一角度进行宣传。

唐俊词特地让自己的副手,专门找到杨继业,告诉他三月三苏杭这边准备做迎春文会,踏青。

既然是文会,肯定有文人士子,身有功名的人,会聚集在一起,吟诗作赋,饮酒高歌。杨继业的诗名在苏杭已经传开,他之前所作诗词不多,可三首诗均是传世之作。特别是《咏石》诗,经唐俊词等人的传扬,杨咏石的名号已经叫开了。

唐俊词对杨继业在迎春文会上是寄予很高期待的,如果他在这次文会有传世之诗作,那以后杨继业名声大振后,对他唐俊词也会附带传扬出文名。

对于作诗,杨继业只是心里发苦。之前的诗完全是抄诗所得,即使到文朝后,自己很用心在读书上。可作诗这种事情,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要领悟,还要天份。

而已经出来的诗,将自己抬高了,再降下来是不可能的。不然,人们会说自己诗才遏尽,臭名会传扬开。

如今,只有尽可能回避作诗这种事情,但唐俊词特别让人来请他去参加苏杭的迎春文会,又如何躲得过?

在苏杭的名气经过唐俊词,刘裕等人的传扬和推波助澜,他的名声逐渐走高。自然会令苏杭这边的文人士子,心存不服。文无第一,何况杨继业还是外来人,并且来至荆蛮楚地那等偏远、不开化的地方。

杨继业也明白,这次参加迎春文会,肯定要有诗出来。在脑中搜索半天,记忆力的好诗绝妙词句,都是唐宋之作。当真令他头疼。

眼看一天天迎春文会要到来,杨继业心里也急,一时间没有选定诗作,随后便不去想。三月三是他到文朝的一周年,也是非同寻常的日子。去年的三月三,自己突然到文朝,取代了杨家书呆子。这一年来,可说历经生死,好在总算有所收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