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 第63章 东海取火及放火

第63章 东海取火及放火

第63章 东海取火及放火

王建昆驾驶着K200慢慢经过船闸,然后抬头看了看前方,远远的就看到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口处的灯塔已经点亮了。

在灯塔的指引下来到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然后驾船小心翼翼的横渡长江来到长江南岸,然后顺江而下航行。

过了扬州段后江面越来越宽,江水的流速也缓了很多,王建昆在雷达和告警系统的辅助下将船速开到了30节。

在路过了2个较大的江心岛后,江面宽度达到2千多米。

然后往下游航行了20多公里,又遇到一个特别大的江心岛,王建昆算了下行驶距离,知道这是到了SH市对面的崇明岛了,过了崇明岛就是长江入海口。

在这里王建昆不得不降低船速。

因为按照地理图册上的信息,入海口水道弯弯曲曲,冲击到这的泥沙会堆积出一个个小沙丘,而且这些沙丘小岛还会移动位置。

驾驶着K200以5节的航速缓慢通过了这段较为危险的路段,王建昆来到了东海与黄海的交界处。

此时正是农历十月十五,一轮圆月高挂天空,海面上也倒映着这一轮圆月。

在雷达,六分仪还有指南针的帮助下,王建昆往东南外海开了20海里。

这里已经离开了大陆架,属于东海海域,海底断崖式下降,所以海水是深黑色的。

王建昆先用超能力把船上带来的硅和铅等元素制造出了上百个玻璃容器和10个铅罐。

其中每个玻璃罐子可以装5升的金属,每个铅罐能够容纳1公斤的铀单质。

王建昆再次辨别了下方位,稍微往南又开了5海里后打开自动驾驶系统。

给船设定了一个半径1海里的环形线路,让船以20节的航速转圈,他则用超能力提取海水中的铀和一些比较难买到或者在内陆难提取的元素如溴,锶,硼,氟,碘等等。

之前在老家设想从海水中提取铀元素后,王建昆就专门查询了下铀在海水中的含量。

据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在几大海域取样检测的结果,平均是3.3微克/升,整个地球海洋中的铀大约有45亿吨,是陆地铀矿的1000倍,所以今后从海里提取铀将是一个重要的能量来源。

王建昆现在的投射范围是90米*90米*90米,按照横截面90米*90米,船速是20节计算,每秒钟投射的海水量是8万3千4百升,能够提取到的铀则有0.274克,每小时提取铀大约1000克。

因为已经对铀元素和其他几种目标元素都有了解,所以提取过程不会耗费王建昆很大的精力。

在提取元素的同时,王建昆还有空闲研究微观粒子相关知识。

目前王建昆已经对电子很了解了,对于原子核中的中子和质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在研究了一番资料后,王建昆开始研究真实的铀元素。

按照铀235的平均丰度,每200个铀原子中将会有1个或者2个的铀235,所以王建昆专门投射了200个铀原子到脑海里。

然后分出精力想象着将其放大,没想到这次还真行得通。

之前想对投射的原子放大没有起反应,这次倒是有反应了,说明智子的推测是正确的。

随着王建昆对微观粒子的了解越深,那么能够观察到的结构也会越细小,今后说不定还能在脑海中看到组成中子,质子和电子的基本粒子的结构。

放大后的铀原子果然有了差异,放大相同的倍数后,4排200个铀原子从一个黄豆大小变成桃子大小。

外面包裹着一层半透明的膜,想必就是电子云,中间是个实心的核,其中有2个原子中间的核部分偏小,这几个偏小的就是铀235了,因为比铀238少3个中子,在放大作用下核心偏小的一对比就发现了。

为了更好的分离出铀235,王建昆调动超能力继续放大到能力极限。

此时这200个铀原子都变成篮球大小,中间有个网球大小的核。

这些核在放大到这个程度后就不再是光滑的球状了,已经可以看到有凹凸不平的地方,这些地方应该就是一个个中子和质子聚集而形成的弧形凸起和凹陷了。

既然已经可以通过放大的方法来分辨铀的同位素,那么提纯铀235将变简单很多。

到时将提取的铀一个个放大,再做个参照尺,就可以挑选出纯的铀235了,就是不知道效率怎么样。

目前正在提取元素,也不好分出太多精力来做分离提纯工作,等回到婺源基地再做也不迟。

从海水中提取目标元素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每过一个小时王建昆就把船往外海再开1海里,因为一直原地转圈,提取的数量会降低很多。

海水虽然是流动的,但是还是跟不上提取的速度,所以必须不断的换位置,就跟小时候放牛时要隔一段时间去把固定牛绳的木桩换个地方一样。

提取了4个多小时,时间已经是半夜2点了,王建昆清点了下提取的元素数量,其中铀已经有了4公斤,有4个铅罐已经装满了。

然后其他元素多多少少都有了20~40升的样子,玻璃罐子用了60多个。

为了防止精神力过度消耗,王建昆没有再研究分离提纯铀235,而是坐到驾驶舱的躺椅上假寐。

只留下一丝注意力在提取海水中的铀元素上,其他元素就不再提取,因为回去用于做实验和制造小批量的产品已经够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迷迷糊糊间听到船上的告警器响起了嘟嘟声。

王建昆还想着这外海大半夜的怎么会有船靠这么近,自己挑选的这位置也不在航道上。

刚才往外移动1海里后还特地看了下雷达屏幕,30海里内应该没什么船会经过这片海域。

还非常困的王建昆本不想搭理,但是嘟嘟声一直不停,过了一会居然变成尖利的警报声,于是赶紧从座椅上跳起来。

来到驾驶台看了下雷达屏幕,发现居然有艘船靠近到了1海里,而且还在不断往这个方向靠近,看速度和大小,肯定不是货轮或者邮轮,说不定是军舰。

于是赶紧停下了提取铀元素的工作,拿起望远镜往来船的方向看去。

幸好今晚的月亮很圆,也没有云朵遮挡,王建昆可以看到1海里远的那艘船。

船上挂的旗子是星条旗,看大小和船型应该是一艘美利坚的驱逐舰。

按道理这里在上海外海,离开中国领海范围也就30多海里,不应该有军舰靠这么近的。

王建昆不知道的是这里离美军的冲绳军事基地很近,基地的空中巡逻机会时常巡逻,偶尔还会靠近中国领海抵近侦察,其中上海,舟山等地更是侦查重点。

虽然这几年中美两国的关系正常化了,而且为了对抗北方大国的军事威胁,在一些领域还展开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其中南方那场战争就可以算是合作的开始。

虽然已经开始了密切合作,但是侦查监视也不会停止。

所以王建昆这艘200吨的船在上海外海用20节的航速高速转圈,被在空中侦查的飞机发现,以为是中国海军在试验什么新军舰,所以赶紧派了一艘4千吨级的驱逐舰过来查看。

王建昆看到这艘船在慢慢减速,但前方的炮口没有变化,知道暂时还是安全的。但他也不敢降低航速,还是让船转圈,手上已经关闭了自动驾驶系统,还趁机检查了下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

驱逐舰靠近500米后,速度比王建昆的船稍快一些,所以还在慢慢靠近。

舰上的高音喇叭在用英语喊话,意思是让王建昆停船检查。

王建昆当然没那么傻,保持速度不变,并且做好随时跑路的准备。

还临时制造了个高音喇叭朝着这艘美利坚的不速之客喊话道:“这里是公海,你无权要求我停船检查。”

驱逐舰上的人听王建昆用标准的美国ABC广播的语音回复,愣了一会,口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喊话道:“请问你是哪国船只,为什么在这里一直绕圈徘徊。”

王建昆心想你们美国人管得真宽,回答道:“我在公海迷航了,夜晚找不到进入长江口的航道,打算天亮了再进入中国的长江,请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王建昆边问边调整航向,与这艘美国驱逐舰慢慢靠近。

而这艘美**舰也不觉得小了一个数量级的K200型有什么威胁。

从驱逐舰的舰岛上往下看王建昆这艘船可是一览无余,船上并没有武器系统和武装人员,还只看到一个人在驾驶,以为是一艘私人的游轮。

船型也不是任何一款已知的中国船舶,看船舷还是写的K200,以为这真的是一艘其他国家的船在这迷航了。

但是来都来了,看到这么特殊的船肯定要查看一番,不然不好写报告。

于是打定主意等接舷后就派出武装力量上船检查一下,如果确实是其他国家的船,到时就说误会。

现在除了北极熊的船不能碰,其他欧美国家都在美国的羽翼之下瑟瑟发抖中,口头道个歉就完事了,谅这艘船的老板和所在国家的领导不敢说什么。

如果是中国船只,那也没关系,到时候让外交部发个误会声明就好,反正情报搞到手就行。

王建昆主动靠近这艘驱逐舰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为了用超能力把这艘船投射到脑海里,获取这艘船只的结构和各装备的情报。

另一个就是要搞破坏,不把这艘船弄出故障,自己绝对跑不了。

看这些美国海军傲慢的样子,肯定要登船检查,到时发现那些铅罐绝对会控制船只并抢走物品,而他自己也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当接近到50米时,王建昆就不再靠近这艘驱逐舰,而是并排航行了一会。

王建昆从船尾到船头把这艘驱逐舰投射到了脑海里,期间让智子赶紧帮忙分析要破坏哪些部位可以瘫痪这艘驱逐舰几个小时但是又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坏。

智子仔细查看了一番这艘驱逐舰的内部结构,建议破坏两个地方可以让这艘船失去攻击能力和行动能力。

一个是电力系统的配电箱,可以制造一些碳纤维丝到配电箱里制造出短路假象再移除掉碳元素,事后美军也只能是认定是电力故障而不了了之。

破坏电力只能是造成船上电力设备不能工作,但是动力系统有独立的控制电路。

所以得在螺旋桨前方制造一些缆绳缠住它,让这艘驱逐舰瘫痪在海面之上不能动弹,只能等他们派人下海去割断缠绕的缆绳才能恢复行动能力,那时候王建昆已经跑进长江了。

说干就干,王建昆也不是怕事的人,要不是怕把船弄出大事影响两国关系,王建昆还想把船直接搞成几节直接沉入海底。

此时驱逐舰上已经有一队武装人员在待命了,而且舰长还在指挥军舰靠上来。

王建昆发动超能力调集碳元素形成碳纤维到驱逐舰的中央配电箱,配电箱瞬间因大电流短路冒起火花,全舰的灯光都瞬间灭了,全舰陷入一片黑暗,只有安全指示灯亮着指引逃跑方向和损管方向。

雷达设备,通信系统,高音喇叭等都不能工作,舰长和各级军官大喊着让全舰进入战斗状态,声嘶力竭的声音让王建昆都隐约听到了一点。

趁着对方陷入短暂的混乱,王建昆赶紧把驱逐舰上的一部分缆绳和部分纤维结构分解,再在螺旋桨前方重组成缆绳。

缆绳在螺旋桨转动造成的吸力下包裹住传动轴,缠绕10几圈后传动轴就卡住转不动了,驱逐舰速度瞬间下降。

正在准备战斗和损管的人员大部分都摔个大马趴,王建昆看着脑海里的人影倒地的撞头的摔断胳膊大腿的,只觉得心情舒畅。

自己本来要在这里提取满10个小时,争取多提取些铀元素去做实验的。

这些美国佬多管闲事非要来找茬,要不是心有顾忌,这些人统统都得去海底喂鱼。

这次就小小惩戒一番,让他们吃个哑巴亏,看他们今后还敢这么靠近不。

看着舰上的人员又稳定了下来,开始损管和打开备用电源准备联系外界了,还有武装人员拿起枪对准王建昆这艘船。

王建昆赶紧驾驶船只远离这艘军舰,加速到30节的最高速,往海岸线方向驶去。

为了迷惑敌人,王建昆先控制船只斜向西南方向开了2小时,在靠近近海10海里左右进入中国领海后再往北开了1小时进入长江。

期间王建昆一边提取路过海域的铀元素,一边研究刚才投射到脑海里的军舰。

从船上的资料里王建昆知道这是美军服役没多久的一款驱逐舰,名称是佩里级驱逐舰(Perry-class Frigates)。

性能参数是:排水量约4200吨,长度135米,最高航速29节,搭载40个反舰导弹发射器。

这艘军舰主要用于反舰,对海雷达是目前服役的驱逐舰中最新进的。

整艘军舰就像一个巨大的城堡,里面放着许多工业宝藏等着王建昆去取出来发挥作用。

所以这波算是赚大了,等回去好好研究一番。

有些武器装备可以改造一番给小舅去测试使用,一些机电设备和电子设备自己可以提取并参照其中的技术应用到今后制造的机器设备上。

进入长江后王建昆终于放下心来,之前一直提心吊胆的怕美国佬不按常理,发射导弹把自己送入海底。

此时天已经微微亮起,在昆山县的码头停靠并加满汽油。

在码头处的流动摊子上吃了一碗水饺后上船休息了3个小时后,王建昆才缓过劲。

通宵提取元素又遇到了那么危险刺激的事情,身上都有股味道了。

起床后到船上的淋浴间洗了个热水澡,用超能力把衣服上的脏东西清理干净后再穿上,神清气爽的驾驶K200往家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