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239章 请客,吃饭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239章 请客,吃饭

作者:木屋城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6:27

第239章 请客,吃饭

第239章 请客,吃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的确。

生于天地间,谁都逃不过一个‘私’字,只是‘私’的对面,终究还是站着一个‘公’字。

天下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是私大于公,乃至只有私,即便如此,旁人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无非就是撞上的那一天,私心对私心,一切都按私心论而已……

除此之外。

极少数将民族大义、苍生大业置于身前的大‘公’之人,毫无疑问,他们值得钦佩。

但同时,他们也注定是万中无一、罕见的。

平常比较多见的,或许还是那些在追逐私利之际,能兼顾公心,乃至只是将‘公’稍微置于‘私’之前的人。

即便只有一丝丝。

这类人,在天下无数平凡人里,也能堪称不平凡的那一个了……

“臣,搜粟都尉王衡,拜见殿下!”

面容黢黑、皮肤粗糙,不像朝廷大员反倒像个农夫的男子大礼参拜,只是他的腰还未弯下去,刘据就赶忙伸手扶住:“同叔快快请起。”

农家门人,搜粟都尉,王衡,字同叔。

太子宫正殿内,刘据刚扶住这位,旁边一人也要下拜,“诶,子敬莫要再虚礼。”

鲁国史氏,搜粟都尉丞,史恭,字子敬。

刘据以前在心里调侃其为‘大舅哥’,但因为史良娣实为妾,并非妻,那句‘大舅哥’终究是调侃。

以刘据太子的身份,唤史恭的字,并无不妥,“今日孤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切莫多礼。”

“来!”

刘据笑容满面,引着二人一同入座。

时隔多年,王衡、史恭再次来到太子宫,礼遇如故,两人受宠若惊之余,心底也感激莫名。

去南方各郡奔波一趟,王衡身上那份小吏的畏缩消失不见,言谈举止间多了些厚重、大气。

变化的不止他一人。

当年史恭第一次入太子宫时,身上还带着明显的书生气,如今儒雅依旧,不过却多了几分朴实、干练。

“不错。”

交谈的同时,也细细打量两人的刘据颔首笑道:“看来南下一遭确实能历练人才,这几年辛苦你们了。”

王衡立马拱手接道:“全赖殿下栽培,我等能为百姓衣食添几分力,顺便学有所用,何谈辛苦二字?”

“正是。”

史恭也拱手一礼,诚恳道。

近些年两人带着搜粟都尉府的一大帮属吏,在南方各郡来回奔波,曲辕犁大面积普及自不用说。

之前南越国内附朝廷,王衡还命人远去交趾郡,弄来了高产水稻,于长江以南的郡县大面积播种。

推广新式农具、指导农耕、防御病虫害、普及良种等等等等,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一个比一个麻烦。

但也无法。

南方气候、水利适宜农耕,偏偏就是人口少,非常少。

想让南方成为宋明时期的经济中心,说句难听又直接点的话,就是:得来几次衣冠南渡……

言归正传。

殿内几人寒暄了一阵,刘据又详细问了他们在南边的成果,随即,他便提起了正事。

“孤这次传信你们回京,为了何事你们大概也猜到了,近期,就把手头事宜交接一下。”

“谢殿下!”

这一次刘据没有避,也没有辞让,他将王、史召回长安,自然是与近期朝廷变动有关。

“孤往宫里递了举荐奏疏,不日就会有答复,以你们多年的功劳,朝廷大概率不会驳回。”

王衡两人知道,太子说的是谦词,以他们的功劳,又加上太子的颜面,驳回了才有问题。

眼下。

刘据先看向史恭,正色道:“孤举荐你担任凉州刺史,秩俸虽然从千石降到了六百石,但刺史不同寻常官职。”

“位卑,权重,将来更易擢拔!”

史恭闻言,面露振奋,身体连忙前倾,施礼道:“臣知晓轻重,定不负殿下之恩!”

刘据微微颔首。

“你离京赴任前,可以去见一见同在京中的并州刺史义纵,他之前就在凉州为官,你们可以聊聊。”

义纵之前在酒泉郡政绩不错,本就要升迁,恰逢此次设立刺史州,刘据也就稍微提了一把。

让史恭去找义纵聊聊,正好可以未雨绸缪,对凉州官场提前有个了解,免得上任后抓瞎……

对于自己的‘大舅哥’,刘据算是掏心掏肺了。

“臣,谢殿下!”

短短几刻钟里,史恭说了许多遍感谢,言语已无法表达他此刻内心的激动,情难自抑之下,当即便要行跪拜大礼。

“诶。”

刘据挥手,示意身侧的魏小公公去扶住对方,“大礼就不必了,你刚回京,之后不久应该就要离京履职。”

“趁此机会,去见见良娣吧。”

魏胜一边扶住对方,一边挤出一个谄笑,史恭情绪激动,坚持拱手一礼,方才跟着小太监离去。

待他们走后。

刘据看向下首的王衡,“最近朝野会有些动荡,你拿着功劳回来,正好可以往前大跨一步。”

“孤准备让你入大农令府,担任大农令丞,你意下如何?”

王衡沉声应道:“全凭殿下吩咐!”

大农令,改制之后,全权管理朝廷财政赋税,权柄将会比以前更重,以王衡的资历、功劳,担任一个副职正合适。

合适归合适。

搜粟都尉回京后的几日,朝堂上喧嚣依旧,甚至愈演愈烈,终于,在第四日,哭诉、担忧的奏疏飞进了未央宫。

这一次。

不能用雪花形容了,质询奏章犹如决堤的洪水,一经起头,就连绵不绝、根本停不下来。

九卿属官都是京官,距离未央宫抬腿就到,上奏比一般的地方大员都方便,大臣们群情激愤,只有一个请求——

“陛下,九卿改不得啊!”

嗯。

效果很不错,皇帝和太子联手放出去的消息,惊出来不少人嘛。

有了奏疏,就有了名字,然后……

别误会。

肯定不是按着名字一个个抄家灭族,都是朝廷大员,岂能如此粗鲁?刘家父子俩是要按图索骥,然后先——

这日,风和日丽,微风徐徐。

未央宫,沧池湖畔。

“前些日子宗正去了丞相府上?”刘彻命人将自己案几上的肉糜赐给石庆,同时随口问道。

“回陛下,是来了。”

“哦,朕有些好奇,丞相跟他们说了什么?”

“老臣提点了几句。”

“唉。”

皇帝一展衣袖,身体往锦榻靠去,“看来丞相说话,他们也听不进去了,简直狗胆包天。”

“朕听说那日也有人去了御史大夫家里,你却连门都没有让他们进,未免太过失礼了吧?”

“呵呵呵。”

御史大夫卜式笑着接道:“陛下,丞相都劝不动的人,臣见不见,又有什么用呢?”

刘彻挑挑眉,点了点头,“御史大夫总能深得我意,朕心甚慰呀。”

“来人,赐酒!”

酒,是正经的宫廷御酒,没有毒。

皇帝夸卜式总能‘深得朕意’,也是实打实的夸赞,并非阴阳怪气的敲打。

纵观卜式的入仕升迁之路,朝廷征战,财政困难,号召天下豪富捐献,无人捐,只有卜式捐。

然后他升官。

移民徙边,国库消耗巨大,豪富无人捐钱助国,卜式捐,然后他再升官。

“我要跟我儿子一起参军,南下!”

“报效朝廷!”

从后续来看,参军是没有参军的,卜式再一次升官倒是事实……

说他善于投机也好,会揣摩上意也罢,总之,在‘曲意逢迎’这个领域,卜式很有几把刷子。

独领风骚的他,感知到此次九卿改制不对劲之际,大臣们登门的那一天,其实卜式还收了点手。

若非现在已是御史大夫,得留着点脸面,否则,按照以前的路数,那一天卜式怎么也得亲自出面堵门。

“滚!”

凉亭下。

等皇帝跟两位重臣谈完了心,一旁默默用膳的大将军才笑着插话道:“也不知太子那边谈的怎样?”

皇帝闻言,视线瞥向不远处的岸边,朝宦者令抬了抬下巴,“派人去听一嘴。”

“是……”

湖畔,岸边草地上。

屏风绕圈,软塌置地,列卿在座。

三公九卿里,三公,皇帝请去了,卿,在太子这儿。

此处之所以不再用‘九卿’描述,因为平常说九卿,泛指朝廷九个主要由卿主导的机构,但此处,得指卿的数量。

而列卿的数量,不止九个。

除了太常、郎中令、太仆、廷尉、大行令、宗正、大农令、少府、卫尉,这九个耳熟能详的外。

左内史、右内史、太子太傅、太子少傅也是卿,不过这些职位要么已经更改,要么无人担任,便不提。

官职变动后依旧是卿、也有人担任的,比如以前的中尉,既,现在的执金吾。

还有。

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将作大匠、大长秋……

诶,你没看错,大长秋虽然多数都是阉人担任的职位,可他依然是卿,是皇后的卿!

这么一算,今天陪着刘据一起野炊的人数可就不少了。

人多,成分也复杂。

纵然刘据特地选了一个悠闲的场地,也营造了喜闻乐见的谈话场景,奈何要谈的事情太严肃。

成分复杂的众人,一个个眼神乱瞟,拘着、装着,满嘴跑火车,没一句实诚话。

刘据盯着他们看了一会儿,索性轻笑道:“你们不必一直看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为表尊重,孤才让他们坐在左右,并非什么仰仗。”

坐在左手第一位的霍去病不说话,自顾自吃鱼。

坐于右手第一位的李广,眼睛看天,鼻孔看人。

很不错。

两人生动演绎了什么叫做——你们聊,我们就当你们不存在。

刘据又点向李敢、路博德,“他们是武职,此次改制不涉及他们,今天他们也不会说话,只是来赴宴。”

“如何?”

刘据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笑问道:“现在有没有人要开口咨询的?”

……依旧没有。

周仲居等人嘴巴紧闭,缄默不言。

“今天让你们来,特地选在这沧池边,而不是宣室殿,就是想当作一场闲谈。”

刘据笑容不改,“你们都是朝廷栋梁、重臣,你们不安宁,朝廷也就不安宁,放心,父皇没在这儿。”

“有什么话尽管说,孤保证事后不追究。”

此言一出。

尤其是最后那句话落地,几位列卿互相看了看,明显有意动之色,可依旧显得犹豫。

没办法。

如今朝堂上的公卿,在老刘的淫威下战战兢兢已久,昔日文景之时随意抨击时政的国策,现如今,早已名存实亡。

大家对小刘的路数还摸不清楚,谨慎很正常。

“娘的,磨磨唧唧!”

无人开口时,右手前列响起一道粗矿的声音,“殿下不让老夫在正事上插嘴,我说句题外话。”

“政见都不敢说,你们还占着高位干嘛?不如回家种地好了!”

“一群软蛋!”

话糙理不糙,可李广的话也太糙了。

场间立刻有人皱眉,恰在此时,东方朔突然说道:“殿下,大行令府的属官们担心改制后,自身的权力削减。”

“我等列卿也有此担忧。”

啧。

与他邻座的王温舒斜了东方朔一眼,我等?我们没有太子做靠山,可不敢跟你一等。

“既然殿下问了,那臣就说几句实诚话。”赵禹冷着脸道:“自臣升任九卿以来,不说夙兴夜寐,也是尽职尽责,为何要削减少府?”

“臣不解。”

赵禹朝着主位一拱手,一板一眼道:“请殿下解惑。”

话音刚落。

众人齐刷刷看向太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