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七百三十七章 水有多深?【八百零一】

第七百三十七章 水有多深?【八百零一】

对于《道德经》,或者老子的思想,我想大概只有道教界才最了解。

我不是否定《道德经》,也不是对《道德经》做什么评价。

近几年,有新闻说马王堆发现了汉帛书《道德经》。

至于里面内容怎么样,我更加不知道。

我只想说几点。

第一点,前面说了,老子是否周游列国?我不知道。但是周游列国需要大量的钱财。这是绝对不会错的。对,老子在周朝图书馆上班,那收入到底多少?至少肯定没有贵族,诸侯,一品,二品官员,也就是三公等高,这是一定的吧?我也不知道他老家是否有很多良田可以收租。我先说另外一个人,而不说孔子,知道为什么吗?算了,后面说吧,我要说的是扁鹊。那扁鹊是医生,周游列国,就是给贵族,诸侯瞧病,得到很多钱财,所以周游列国,不困难。就是这个道理。然而,老子要住宿,吃喝,可能途中还有生病要花钱,对吧?那已经是一大笔开销了。可别用现在的阳光,飞机,火车,自驾什么的,很快的。古代没有国道,高速,更没有飞机。很多时候,要绕道走。这都是花时间,多花钱的。更别说,传说老子是骑牛周游列国的。当然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骑牛了。这不是重点,而是牛的价格,当时很昂贵,很昂贵、而且就算是给牛打蹄铁,别说周游列国,单单一个诸侯国,一头牛都可能已经废了,倒下了。毕竟,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周游,并不是直线的,并不是哦,鲁国直接找哪一个贵族,诸侯。不是这个样子的。途中还要拜访什么人呢。肯定是当地出名的人。也就是时间,金钱这一块,老子本身并不是贵族,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他能这么多的钱,还骑着牛周游列国?恐怕有假。

第二点,不要说自己辞职不干。就是被罢官。有一个历史事实,恐怕很多人不会说,也不会说历史真相。你要知道 ,你当上官,哪怕是小官,稗官,都无所谓。至少不要让上司不高兴。上司让干嘛就得干嘛。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一旦被罢官,就意味你并不是自由人,普通人。还要根据罢官的原因,比如是否得罪贵族,诸侯,还是王,帝王,皇帝?那都不一样的。但是罢官了,你以为就完了,还能晃晃悠悠 ,到处游山玩水吗?那是扯淡。你住的地方,你的家,你的家人都会被监视,而且还有保长。里长之类专门来关心你。说的好听点,请先生保重,不要到处走动,外面不太平。说大白话:放聪明点,别不老实,别想逃跑,否则没好果子吃、你以为呢?所以,老子在罢官期间,能随便离开家乡?还跑诸侯国,跑到别的诸侯国?这是不太符合历史常识的。毕竟老子不是年老退休,不是皇帝批准的衣锦还乡。

第三点,我前面一直没说。先不说《道德经》就说按照百度,老子跟老师学的是周礼。注意哦,周礼跟周朝的神文化,而且我说周朝其实并没有真正废除祭祀,只是把祭司变成官员。用所谓的礼数来做祭祀的事情。当然了这不是重点,而是只有专门的行使国家祭典的人,才更懂神文化吧?礼,仅仅是礼节,礼数而已。老子的老师,老子自己都不是这个职务,都不是祭司。

第四点,我要说的,就是《道德经》的思想,既不是原有的祭司思想,也不是周朝的周礼,周朝的人神文化完全越过了三皇五帝,连提都没提,而且直接说了道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字词和思想。

第五点,也就是我们不说老子的道,或者《道德经》到底是哲学思想,还是一种有关道的原始宗教初始,启蒙思想?我不知道。这个地留个专业人士解答。我要说的重点就是中国最原始的是被认为是图腾的部落文明,对吧?然后在部落图腾基础上有了被认为是愚昧的祭祀其实祭祀并不是人们说的愚昧,或者巫术。巫术和祭祀不是一回事。祭祀既是从部落文明开始的,同时还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朝代帝王层面的一种礼仪,并不是人们理解的跳大神,咿咿呀呀,手舞足蹈,胡L跳,敲锣打鼓,还用什么虫子,什么东西塞进病人的嘴里,画在脸上,额头上。那都是不了解历史。祭祀不是那样的。。也就是我要说的重点是一个非祭司人员,他的经历里又没有提到他拜访过以前的被周朝废除的祭司。就单单学了周礼,就能写出道这样的文章?显然不太可能。

所以,历史,可能有人为了抬高老子就是老子因为周游列国,或者突然就开悟了,所以思想突然飞升了等等而隐藏了一些不能说的故事,事情,也就是老子的经历,或许跟古印度悉达多太子差不多,拜访过很多外道。也就是老子拜访了祭司,还有跟部落的一些人有接触,了解他们她们的文化,当然可能还有民间散落的某些高人,有学识,但是没有重用,或者被变成了奴隶,受罚等等的人,甚至有可能接触过一些巫术也说不定。再加上他当管理员期间,自己看了很多书的原因吧,可能。我只能说可能。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第六点,那就是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周朝,六国的情况等等,引发一些感悟。

这个感悟,在多数人眼里,或者绝大部分人眼里,含道教界人士,都认为《道德经》就是一种宗教意。讲的就是天道,人道是指修道,养身,养命。最后能求一个长生,帝王之道。

不过,因为《道德经》,很多人觉得就是跟敬神有关。

所以,又有人认为,不仅要修道,养性,养命,还要敬畏神明。

这就是绝大部分理解的《道德经》。

当然了,敬畏神明,修道,最后就想羽化飞升。

这就是从老子,从道,从《道德经》是如何变成最后出现五斗米教的原因。

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的巨大影响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