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640章 卷土重来

顽贼 第640章 卷土重来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0:54

第640章 卷土重来

第640章 卷土重来

西安府城外,围城大营。

伴着起于山西河南的飞蝗群落地陕西,渭南县不攻自破,南居益等士绅终究还是降了。

刘承宗与南居益三番通信,最终定下了士绅献金免罪,田地没收六成,余下四成大族分户分地的收降方针。

在渭南,刘狮子罕见地在田地上比较宽容,因为献金免除罪责是南居益代城中士绅提的,数额也让陕北穷鬼出身的刘承宗比较满意。

南居益献银一万四千两,其族叔南仲企献银万两,另有南居业等有功名在身的杂七杂八的献银,全族加到一起拿出值银七万多两的黄金白银。

刘承宗对这个结果很高兴。

因为他能从南氏弄到的只有金银了,毕竟田地在城外,他击溃官军之后,就已经发兵丈地,把南氏族人的田地分了六成。

这一个大家族掌握的土地非常多,多到让刘承宗为之咂舌,山、林、田、池,一共八千余顷,单是种夏秋粮和菜地就有一四百顷。

刘狮子当时就一个想法,关中的好地是真多,一个县的好地都快赶上整个河湟了。

比起刻薄南氏,把这一族统统逼死,刘承宗更在意的是通过渭南奠定一个分豪族为小家的例子。

在压榨和怀柔之间博一个更容易让人捏着鼻子接受的度,以方便政策推行,使关中在明年秋天到来前安定下来。

如果刘承宗是一个起家于华北、华东平原的军阀,此时此刻看见的应该是西北水土流失、大型水利失修、关中凋敝难成大业的衰落现状。

但刘承宗偏偏是一个在边境线上活了二十多年的穷鬼,小小河湟都能成为他的起家之地。

如今进了关中,而且拿下关中除西安府城之外大部分土地。

初进河湟时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就是杂面陕北一石十两银,河湟一石一两的冲击,又来了。

刘承宗脑海中的价值观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年头,掌握华东的中原皇帝可能对水利失修的关中不够重视,但绝不会有任何一个草原大汗不稀罕关中的沃野千里。

这简直是一块天命之地!

不过刘狮子还没顾得上在渭南多看看可爱的田土,就将受降事宜交给了虎贲营的左光先部,转头带着高应登和马科奔回西安府城。

因为西安府城里的陈奇瑜动了,给他写了封信。

陈奇瑜写信并不是要投降,而是有事想求他帮忙——练国事死了。

“练国事怎么死了?”

刘承宗提起陕西巡抚的时候,语气中非常少见地带着厌恶。

让中军大营里坐着的礼部尚书张献忠为之侧目,一双又大又圆的贼眼在眼眶里滴溜溜地转。

整个元帅府最爱研究刘承宗的人,就是这个张献忠。

在张献忠的了解里,他家这个大帅的成分非常复杂,别说不能以常人度之了,就算按着不太正常的人去想,也想不明白。

至少老张觉得自己就不太正常,但比起刘大帅,他充其量也就是个健健康康的普通人。

就比如说当造反作乱这件事,在张献忠看来,就是一件泾渭分明的事,他们要跟大明的一切切割,大明的军兵、大明的官绅、大明的皇上,都得从物理上切开。

但他们大帅在行为上,展现出的思想,显然并非如此。

一片混沌,好像老天爷这个概念的具象化。

他能一本正经的说胡话。

就比如告诉敌军守将,你在地方上治理的好,我不打你,还要嘉奖你。

就在半个月前,大帅还让河湟的老太爷拟了今年的卓异嘉奖,一共是十个人,诸如西宁的杨鼎瑞、肃州的宋贤、庄浪的冯世林等,表彰其功绩,各赐貂裘一领、锦衣一袭、白银百两。

这十个人里,最古怪的就是有尚未投降的韩城知县左懋第,表彰也由郎官送至韩城。

张献忠是怎么如此清楚这件事呢?因为在制度上,礼部还要宴请荣获卓异嘉奖的官员。

但左懋第显然不打算来吃,所以帅爷一张嘴,咱老张就欠了别人一顿饭。

最近在西安府城外,张献忠也没少见刘承宗说胡话。

就比如刘承宗在打完仗之后,会让虎贲军官将塘报整理,然后放弃作为叛军魁首的觉悟,自己重写一个胡说八道版本的塘报,放箭射到西安府城的西门城楼上。

‘帅府本领参将高应登禀称:忽闻东哨传烽,有关门辽兵祖宽一部纵兵作乱劫掠兴平,随即统领千总唐通等,带领兵马驰至咸阳塬,奋勇与乱军对敌,全力拒之,乱兵自知干犯国法,未敢以一矢相加军心崩溃,遂拉扯往渭河南逃命去讫。’

‘战后查得,乱首祖宽人马共中七枪,登时毙命,首级已收殓封制,以待兵部吏员查验记功。’

‘郧抚卢象升阴怀怨望私通番苗,今野心已现实乃操莽之辈,竟私自越境提兵入陕,幸得帅府本领参将张天琳查得,以德行将之劝回,罪无可赦,望军门好生管教,贬其至青海牧马。’

说他是认真的,他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说他闹着玩,他却又真给不降的明廷官员举卓异。

就总会给张献忠带来一种错觉,别人造反是对天下深恨,要推翻一切;他们大帅造反则是对天下深爱,要武力继位。

这种长久研究,让张献忠自认天下第一懂大帅。

偏偏,这次刘承宗在提到练国事名字的时候,不自觉流露出的恨意,还是让张献忠有了新的认知。

大帅也不是对所有干得好的朝廷官员都带有好感的。

明显他对练国事就没啥好感,人都死了,厌恶感还在呢。

军帐中端坐在侧的王文秀听见刘承宗的话,不受控制地轻笑一声,这才对刘狮子抱拳行礼道:“回大帅,陈奇瑜说练国事是积劳成疾,不过末将以为,练国事是被大帅那几封塘报气死的。”

刘承宗面露不虞,摇头道:“此人死法不对,便宜他了。”

一旁硕果仅存的大营参将高应登闻言大笑:“大帅说的是,卑职以为就该用地雷把他炸死!”

高应登清楚刘承宗的恨意从何而来,当年元帅军渡过黄河攻打西固城,练国事的设伏万事俱备,岸边渡船的船舱填满火药,渡口岸边埋了踩上就炸的钢轮地雷,还派遣张应昌还在喇嘛岭以枪炮手设伏。

可以说那是刘承宗这辈子最危险的情形之一,差点被炸死。

全靠贺人龙标下的家丁头子贺勇密报传信,让刘承宗提前掌握岸边情况,才让军队像鬼一样从黄河里爬上岸,准确避过所有地雷阵,把巡抚标营围在喇嘛山上,平了西固城,大掠临洮府富家,优哉游哉地将粮草财货运回河湟。

“练国事死了就算了,不重要。”

刘承宗看向众将,摆手道:“重要的是如何借此事,攻破陈奇瑜的心智,他的请求,诸位兄长怎么看?”

陈奇瑜的请求很简单,希望刘承宗能准许西安府城开门,将练国事棺椁送出,由府城军校将之运回河南老家发丧。

对这事,王文秀、师襄、张献忠等人的意见几乎相同。

他们都同意让明军送棺椁进河南,不同之处在于,王文秀和师襄建议开棺验尸。

王文秀是为了确认练国事确实死了,师襄的脑回路要清奇一点,他担心打开棺材里头躺着一个活着的陈奇瑜。

张献忠对棺材不感兴趣,他是对开城门很感兴趣,起身道:“大帅,接应棺椁可叫西旅王自奇前去,趁其开门杀进城去,只要二十好手,足够拿下城防,撑到大军攻入城内!”

刘承宗对张献忠口中的王自奇,有印象。

此人本是边兵,张献忠起兵时带葭州宗族加入西营,成为张献忠的左膀右臂。

因此在收编西旅时,刘承宗本着分权的目的,把参将官职给了他弟弟王自羽,并未授予王自奇官职。

所以他一直作为马弓手跟在张献忠身边当护兵头子,确实是个能拼命的猛将。

围攻乾州,王自奇率敢死队第一个冲进城墙缺口。

宝鸡夜战,明将龙在田抓住战机,以战象冲开临洮旅张云起部军阵,同样也是这个王自奇提长刀上阵肉搏,斩断象鼻,迫使战象转头冲溃龙在田的滇兵。

两度立下战功,刘承宗能理解王自奇的求官心切,何况他也很欣赏这种狠人。

因此他笑道:“秉忠兄不必急着给王自奇揽活儿,我已传信兵衙,让一只手赵可变过来,军中需要录功的人成千上万,很快他就有独立领兵的机会了。”

“一只手?”

张献忠楞住:“他不是兵衙的河西清吏司郎中?”

刘狮子笑了一下,道:“多半军队的兵籍俱在河西,当然要河西的人来。”

制度永远是滞后的,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

而在版图上狂飙突进的元帅府更是如此。

他们募兵、练兵、选将甚至人事任命,都存在不配套的情况。

这套原始、简单的体系,已经成为刘承宗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

毕竟人力有穷尽之时,蛇吞象式的战争胜利,往往会带来急剧扩大的版图,以及激增的降将降军。

这涉及到人们为何会大规模投降——利益,固有的利益并未被完全破坏,甚至还有可能得到更大更多的利益。

攻略陕西,对元帅军来说就是蛇吞象式的胜利。

刘狮子已经无法紧攥所有权力不撒手,他必须把一分部权力下放到别人手中。

以前是他没办法熟悉每一名士兵,所以要把管理军队的权力交给参将,另设一营。

现在则是要把一部分人事任命权力交给兵衙,这也是兵衙吏衙或者兵部吏部存在的意义。

但放权没问题,尺度很重要。

毕竟任何东西都是给出去容易,拿回来难。

所以他说的兵衙给录功,其实就是句客套话,元帅府的兵衙并没有任命中级军官的权力。

张献忠也知道,在元帅府任命把总以下军官,兵衙还有点用。

但千总以上的军官任命,兵衙就是个玩具,完全靠刘承宗一言而决。

但大元帅既然睁着眼睛说胡话,表现出一副非常注重程序的样子,他能有什么办法,只好笑道:“那,不借此时机把西安府城攻下来?”

“不攻,攻他干嘛?”

刘承宗看着一脸热切的张献忠,又环视王文秀等人,道:“我知道诸位兄长立功心切,但眼下最重要的事是防蝗,府城就算这会投降,我也不会接受。”

“啊?”

这下不光张献忠,就连王文秀都愣在当场,开口道:“大帅,那城里有秦王府,若饿到一定程度,秦王受形势所迫,未必不会开仓助饷啊。”

意思很明显,秦王府的财货粮草,早就是元帅军的囊中之物,可舍不得让明军糟践。

刘承宗却道:“这府城,就由师、张两位兄长先围着,兄长当务之急是把标下杨承祖营调至宝鸡,把罗汝才那个营叫过来,配合虎贲营专办一件事。”

王文秀起身应命,这才道:“请大帅下令。”

“西安四卫旗军俱在城内,让他们在城里吃秦王的,罗汝才有在宝鸡备蝗的经验,叫他过来收拾蝗虫。”

“你带虎贲营一个千总部,专管清理军屯,把四卫两万四千顷军屯田收拾干净,占了军田的该撵的撵,该抓的抓,我就要两万四千顷军屯田。”

刘狮子此话一出,王文秀、师襄、张献忠都明白了。

大元帅是早就盯上这军屯田了,所以才不希望西安府城早投降,以为清理军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王文秀当即大喜领命。

他之前没想过西安三卫一护卫的军屯田,虽然谁都知道这四卫的额地是二百四十万亩屯地,但这养的是四卫旗军。

王文秀不可能想到,刘承宗压根就没打算收降西安四卫。

或者说即便收降,也没打算让他们继续做军户。

那这些田地就太重要了,毕竟都是熟地,如果重新设立军屯,依照元帅府的军屯制度,则至少能养活八个营。

这对最近一直琢磨兵粮、后勤之类事宜的王文秀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好消息。

王文秀抱拳问道:“那这西安府城,大帅是不打了?”

“打是不打,不过陈奇瑜……”刘承宗笑道:“还是要逗一逗,我给他写封回信。”

当天,一封信就被城外策马弯弓的羽林骑射到府城西门的城门楼上。

陈奇瑜展开书信,就见上面写着:“练公之才毕竟可惜,归乡发丧人之常情,晚辈可遣义子额哲带兵随行,护送棺椁至武关,不过关中既定,军门亦该自虑。”

“城外田地已尽分民家,府城外无援救内无兵粮,恐有哗变之虞,不若明日三更晚辈支开巡哨,军门缒城而出转进山西,督军四省,天下之事未尝不可卷土重来。”

晚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