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白与黑45度爱 > 第2章 童养媳(2)

白与黑45度爱 第2章 童养媳(2)

作者:涂鸦姐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2:59:20

第2章 童养媳(2)

阿花的爸因父亲之死耿耿于怀,非要报复打死父亲的“参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阿牛的娘理解阿花的爸,帮他参谋,并帮他摸准了参头经常走的路线,了解到了参头单独外出的时间。

摸准这一切后,阿牛的娘又做了安排,自己和阿花的娘带两个孩子先走两天,阿花的爸爸拿着阿牛家的祖传锋利匕首去刺杀参头,速战速决,然后去追他们。

天佑阿花的爸爸,不仅顺利刺杀了参头,还顺利逃脱了追捕,并追上了阿花娘一行。令人遗憾的是,还没到虎林,阿花的娘就病死了。

走了一个多月,阿花的爸、阿牛的娘带着两个孩子,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虎林。打听很久之后,阿牛的娘也没打听到自己的表哥。好在,虎林作为一个有洋夷混居的中国边陲小镇,年富力壮的人在这里还是很容易寻个工作,混口饭吃的。

首先是解决居住问题。这里靠着完达山,有的是木头和苫草,在阿花爸爸的努力下,很快架起几个“马架子”:用三根木杆做支撑,搭成尖顶的居所,然后用树枝和苫草做墙。其中两个距离较远的分别由两家人居住,另有几间做杂物间。厨房则是搭起简单棚子。

看看阿花爸爸的杰作,阿牛的娘赞不绝口。阿花爸爸也很自豪,但仍谦虚地说:“咱们暂时住着,等稳定后,俺再给你家挖个地窨子,冬暖夏凉。”

阿花的爸说的“地窨子”,和黄土高原的窑洞差不多,属于半地穴居所。在向阳坡挖掘四方穴,搭顶培土,与山坡一体,朝阳面有面墙,设板窗木门。这是汉族人来后,逐渐兴起的居所。

对于当地的赫哲族人来说,他们一般住“鱼亮子”,这是一种依江而建的木质结构小屋,以茅草苫顶,配有晾网桅杆、晒鱼架子和柳编鱼圈,用石头或木板搭建的船埠等设施。

当地的俄罗斯人则喜欢住“木克楞”,这也是赫哲族人的一种古老建筑,木质榫式结构,四脚高出地面,楼顶苫草。这种建筑牢固可靠,但因建造复杂,一般平民阶层是住不起的。

在这里工作就更好找了,阿花爸爸有的是力气,可帮人打鱼、砍柴,还不时有日本人来招工挖各种工地,可以轻松混口饭吃。

阿牛的娘则在一户俄罗斯家庭找到份帮人养奶牛、挤奶的工作。奶牛场女主人叫尼娜诺娃,年轻时就随着身为沙俄底层小官吏的丈夫来到了这里,她虽曾是一个漂亮的俄罗斯美女,但现在早已成为一个有水桶腰的大妈。

俄罗斯人虽然很早就进入东北黑土地,但仍不习惯中国的饮食,他们依然保持着喝牛奶、吃面包的饮食习惯。虎林正好位于北纬40°47°,这个纬度是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这里的水土极好,十分适合养奶牛,所以尼娜诺娃家奶牛场的奶不光供给虎林的俄罗斯人,还卖给乌苏里江对面的俄罗斯居民。现在,连一些居住在虎林的日本人也来这里买牛奶。生意可谓不错。

尼娜诺娃给阿牛娘的报酬也比较丰厚。但是,这时的中国人还很少喝牛奶,所以在阿牛的娘看来,养奶牛终究不是一份正经工作,所以她还天天为儿子的未来和前程奔走,一有空就去打听表哥的消息。

阿牛呢,一般在家照看阿花,在妈妈忙不过来时,会带着阿花一起帮忙。两个孩子,一大一小,很快掌握了养奶牛、挤奶等工作流程。

小阿花一双机灵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嘴巴也甜,很惹人喜爱。小阿牛虽然黑瘦,比较内向,但心地善良,小小年纪干活不偷懒,所以很招人喜欢。他自小就知道护着阿花,总是抢着帮小阿花干活。小阿花一句甜甜的“谢谢阿牛哥哥啦”,让小阿牛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

如果不是阿花的爸爸突然染上了瘟疫,两家人有望翻身过上幸福的好生活。

然而,有时候老天就是这样残忍。阿花的爸爸意识到自己染上瘟疫后,立马把房间门顶好,然后喊在外玩耍的阿牛。他从门缝里看见阿牛和阿花过来后,就让他们远远地站住,高喊:“阿牛,叔有点儿很急的事,你

快点儿带着阿花把你娘喊来!”

阿牛带着小阿花气喘吁吁赶到奶牛场时,阿牛的娘刚刚喂完奶牛。她见儿子喊得急,也不知道阿花的爸爸出了什么事,急急地赶回来。

阿花的爸爸看到阿牛的娘过来时,从屋里大声喊道:“他大娘,你离屋远点儿站着,千万别过来!”然后又凄然地大声补充说:“俺得了瘟疫,怕活不了两天了!”

阿牛娘的脑袋顿时一轰,站住脚,稳了稳大声说:“他叔,你胡说啥哩!”

阿花的爸爸凄声地说:“他大娘,俺没骗你哩。防疫官给俺一块钱,让俺把得了瘟疫的老毛子拖出去埋了,俺虽然做了防护,但还是染上了瘟疫。现在俺浑身难受,已经不行了。你好好地站在远处听俺说,这个家是不能住人了,你要想其他办法了。俺死了没关系,就是阿花还小,得托付给你了。俺想了,叫你白养阿花也说不过去。阿牛是个好孩子,长大了总要娶媳妇,就让俺阿花给你当儿媳妇吧。你该打的就打,该教育的就教育,让她长大做个好儿媳妇。”

阿牛的娘已稳定情绪,她知道阿花的爸爸所言非虚,于是连忙说:“他叔,都依你。你别急,你等俺去叫防疫官过来!

这时,阿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小阿花更不懂,两个小家伙气喘吁吁地跑来后就要往屋里去,阿牛的娘一把抓住,对阿牛说:“娘刚来得匆忙,奶牛场的门忘关了,你快带阿花去奶牛场看着。娘不回去,你俩都不许回来。要是奶牛场出了事,娘就打断你的腿!”

阿牛点了点头,带阿花走了。

阿花爸爸大声说:“他大娘,先听俺说,你千万不能去叫防疫官。你一去,大家就都知道俺们这边有瘟疫,这样老毛子肯定不敢用你了,说不定整个镇上的人都要赶你走哩。你答应阿花给你做儿媳妇,俺就放心了。只是这个家不能住人了,俺屋里的东西也都不能要了,往后可要苦了你了。”

阿牛娘说:“俺们有手有脚,没工作不怕,但瘟疫这事大,还得靠防疫官安排!”

阿花的爸爸大声说:“他大娘,你这次一定得听俺的,咱这里的那个防疫官不是好人,咱不能信他。当然,俺也不会害任何人,俺这屋正好离其他屋远,离其他人家也远,俺已经准备好柴草和洋火了,俺一把火把自己烧了,就一了百了了。记住,就借着家里发生火灾的由头,在外多住些日子。最好不要再回到这里来住了。还有,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俺得了瘟疫,否则你和阿牛阿花就会被赶走,这样就没有落脚地了!

阿牛的娘还想说些什么,这时,阿花的爸爸已经点燃屋子。由于他事先已经堆了不少木柴,火势立即大起,等阿牛娘反应过来时,大火已经烧到房屋顶。

阿牛娘忍住内心的悲痛,想想阿花爸说得也对,既然已经如此,也没更好的办法。她见烧得差不多了,才大声哭喊救火。由于阿花爸搭建的房屋较为偏僻,加上大多数人或上山狩猎,或深山寻参,或下河凿冰捕鱼去了,镇上人不多,过了很久才来了十几个人。此时房屋早已烧毁,阿花的爸爸也早已烧化。

在阿花的爸爸**的时候,东三省防疫总医官伍连德上书朝廷,请皇帝下旨焚尸的圣旨也已颁布。那些已被埋或遗留路边的患了瘟疫的尸体,圣旨一到,全部被集中到一起,浇上煤油,付之一炬。

随后,俄国和日本在中国东北的防疫部门也效仿中方的做法,把辖区内无论是新近死去的还是已经腐烂的染疫尸体,全部火葬。

因为焚烧死尸,切断了鼠疫传播,一场鼠疫在伍连德总医官的带领下被成功灭掉了。除了阿牛的娘,没有谁知道阿花的爸爸也染上了瘟疫。

虎林镇又恢复了寻常,而阿花的身份已发生变化——从此,她便是阿牛的未婚妻。不过,虽然阿花没了亲人,但是阿牛的娘比以前更加爱护她和心疼她,对她比亲闺女还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