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二十六章 豁然开朗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二十六章 豁然开朗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二十六章 豁然开朗

在绎幕休整了三日后,等公孙瓒的两万大军一到,何白立即挥军直向东武城而去。

按公孙瓒的要求,袁绍麾下独麹义最擅长以步敌骑。若能将其斩杀,袁绍麾下诸将,虽勇且悍,但统兵作战皆不算有多厉害,擅用骑兵的公孙瓒不会将他们放在眼里。因此何白才应公孙瓒之请,先围杀了麹义再说。

对于麹义,何白只记得他在界桥之战中,被赵云一枪刺死了。不想在现实之中,却是如此厉害的人物,几乎是袁绍麾下的第一悍将了。比那什么有勇无谋的颜良文丑,后期发力的张颌,早亡不知所踪的高览还要更加高明。

看来《三国演义》只是一本重视武将武勇、单挑的小说而已,那些武力值不高,但是更擅长统兵作战的帅才们,却不被详细记录其中。加上如今天下形势大变,因此其中的具体描述,不能作为自已的重要依据,只能供已参考而已。

之前绎幕南的胜利,只是没有遇见麹义亲自领兵,这才胜得如此之容易。若是由麹义亲自统兵,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也。所以何白对公孙瓒的要求,万分赞同。乘其病,先要其命。

此次出兵,何白军留下管统、刘询的两千辅兵,与徐干、杨原的三千辎重兵看守俘虏,照料伤员。自领四千骑兵、三千五百步卒与一千工匠兵、医护兵配合公孙瓒军出战。

袁军缺少战马,麹义没有派兵沿线阻截青幽联军,只能远远的看着哨探。袁绍此时虽得到了败讯,但好像有些蒙了。明明三路齐胜的大好局面,却在短短数日之间就全面败退,连缓和的机会都没有,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办了。

所幸张颌、高览二将在东郡相助曹操攻击陶谦的徐州军进展顺利,陶谦已经向徐州方向败退而走。刘岱与周昂顺利的在陈留阻止了袁术的北进,总算是给了袁绍不少的安慰。

甘陵,袁绍发愁的拍打着双股问道:“诸位,三路大军齐败,战线较之战前退后不少,安平一国更全部落入敌手。公孙瓒携何白气势汹汹再度南下,我军当如何抵挡才是?”

原本袁绍是有信心一举击败公孙瓒,全部收复冀州的,所以暂时放弃北部大量的郡县,诱使公孙瓒南来。不料何白横插一手,顿使形势大变。若无妙法,只恐冀北数郡将彻底失去矣。

如今的冀州九郡国,渤海国、河间国、中山国、安平国全部落入到公孙瓒手里,巨鹿郡与清河国也有小半在其手中。加上赵国半国与常山半国在黑山贼的手中,连常山相孔融的政令都是废纸一张,袁绍就更不用多说了。

袁绍目前能掌控的,仅仅只有魏郡一郡,巨鹿、清河、赵国只有大半。而且魏郡之内还有于毒的黑山贼肆虐,怎么看来,袁绍的处境都相当不妙。

沮授叹道:“青州三面环海,西南有群山、西北有大河,此乃天赐立业固守之基也。自何白讨董返回青州后,南和陶谦,北联公孙,首先便就立于不败之地。进可争霸天下,退可固守已待天时,难怪会早早的露出其一统天下之志。看来之前是我等太过小觑何白,此子若不早除,只恐其志变假成真矣。”

田丰双眉紧皱,说道:“话虽如此,然而何白此子手段老道,不但迅速的掌控了州中军政要事。还骗取了卢国相,蔡郎中,郑康成等名士大儒的信任。使得青州士人对其十分认同,再施以仁政,急切之间很难动摇他的根基。子远,友若,平原、东莱的事物进行的怎样了?”

荀湛双手一摊苦恼的说道:“原本平原的诸列侯、士豪已经同意了我等的计策,见机起事。只是我军如今一败,只恐他们又退缩矣。至于东莱之事,主公是交由臧子源去办的,距离太远,细节吾并不清楚。”

许攸若有所思的说道:“既然我军一时奈何不得公路,公路也奈何不得我军。或者将是我军与公路暂停纷争,联手成事之时了……”

众人一怔,迟疑的问道:“子远是说……”

许攸终于肯定的击掌说道:“何白此子虽野心勃勃,但其所言也并非全是妄言。如今关东南北两分之势已成,主公已早早的在邺城立足,想必公路在南阳亦会想着早据秣陵为基吧。我等若想达成天下三分之势,那何白这欲要一统天下之人就需早些诛除才行。”

“公路身在南阳太远,不便出手,那就由我军出手,想必公路也会乐见其成吧。豫州若无公路的牵制,那我军便可聚集冀州、兖州近二十万大军东征青州。我倒要看看何白这自命不凡的小子,是否能挡住我军二十万大军的讨伐。”

袁绍抚掌大笑,道:“妙妙妙。公路虽与我不甚友善,但先行剿除何白、董卓的立场却是相同的。何白既去,再诛董卓。这天下的最终归属,就由我二袁相争了。想必公路定会赞同吧。”

“子远,你去南阳找公路纷说,豫州之地我两家平分,我只要陈留、梁国、鲁国。以南之地,尽由公路自取之。至于扬州的陈温,我亦可不再支持他,任由公路攻略。数年之后,我二袁可在中原一较高下,以定天下的归属。”

田丰眉眼一挑,拜道:“既能说袁术,何不再遣使说幽州刘大司马,请其进攻公孙瓒之后。公孙瓒恐后路断绝,主力必会退回幽州,如此冀州之地可尽数夺回矣。”

“就是那徐州陶谦,想必其对何白也会有些忌惮不已,也可遣使说之。纵不与我联合,也可借其琅邪一国道路攻打青州。如此我军可从冀、兖、徐三个方向一起发动进攻,重现战国五国伐齐之役。”

……

东莱黄县,已不见当年黄巾围城时的乱像了。经过卢植的治理,东莱已向转危为安之势发展。现今又有新的东莱相郑玄治理,东莱国也逐渐向着复兴的方向而大步前进。

郑玄治政,既搬照了何白在北海的发展成果,又通过自已对世事的理解,对东莱的治理也算别具一格。经过半年时间的观察,效果看来还不错。郑玄顿时兴致勃勃的四处乘车巡察,看看自已的方法有无改进之处。因此对黄县的事物不免疏忽了。

黄县之内,一座新建而成的东莱王宫,正屹立在县城的最北面。这是何白与东莱国共同出资两亿钱,专为东莱王刘辨新建而成的一座新王宫。王宫东西六百步,南北八百步,几乎与之前的黄县同等长宽。

卢植为了安置下新王宫,特意将北面的城墙拆毁,南面的宫墙以原城墙为界,北面的宫墙向外沿伸。因此,目前的东莱黄县,就成为东西六百步,南北一千五百余步的明显长形城池了。

东莱王宫的宫城四面,也分别开有四门,以四象为名。如此,东莱王欲要出宫游乐,可有三面不用与百姓交汇,只有南面的朱雀门可以面向百姓。

东莱王刘辨自来东莱之后,因无权责在身,只需吃喝玩乐,因此日子过得十分快活。每日不是在宫中听乐观舞,就是出朱雀门与民同乐,或者是出玄武门至海边戏水,或者至阳丘山登山远眺。

这日,刘辨又领着王妃唐姬出宫去海边游乐去了,东莱王太后何氏立于玄武门之上,看着远去的东莱王,不禁恨恨的跺脚怒斥,道:“真是个不求上进的愚蠢东西,这般就满足了?白白生养你如此之大,没有半点志向。”

一旁一个侍卫打扮的人拱手拜道:“不知何太后是否考虑的清楚?可愿意下诏命冀州牧袁本初、兖州刺史刘公山等关东诸侯兴兵讨伐奸贼何白。”

何氏迟疑道:“何白,乃是我南阳何氏族侄,也算是从董贼之手将我母子二人救出之恩人。如此背恩忘义之事,哀家实难决断。”

那侍卫拜道:“当断则断,不然必受其乱。何太后难道忘记了十常侍之旧故乎?若非何太后当日顾念十常侍的旧恩,何大将军与何车骑又岂会先后丧生?若非两位将军同时丧生,何太后与东莱王此时尚在雒阳城中南面称尊矣。如何会远来东莱国这僻土救活?”

“如今天下大乱,汉室飘摇,万民哀泣。这一切皆是何太后当初太过顾念恩情之故啊。遥想高祖当年,为了汉家天下的太平,杀韩信,诛彭越,斩英布,这才有了大汉四百年的太平江山。何太后一念之仁,却害得大汉江山几欲崩亡。何太后日后面见灵帝陛下时,尚有何颜面可言?”

何氏不禁玉牙紧咬,泪流满面,双手死死的抓着衣襟,心中悔恨无比。良久方才说道:“子源你说得对。我乃孝灵陛下之故后,刘氏之儿妇也。这天下既是在我手中变乱的,也将在我手中复安。只是……袁绍真的可信吗?”

那侍卫摇摇头道:“袁绍外表谦和,内心桀骜,其同样野心勃勃,绝不可信。”

何氏一怔,问道:“那你为何……“

那侍卫拜道:“袁绍不可相信,但东郡太守曹孟德、济北相鲍允诚二人却是忠义之士,太后足可凭持。”

何氏忙问道:“那曹孟德可是昔日大长秋曹腾曹季兴之后,前太尉曹嵩曹巨高之子曹操?”

那侍卫应道:“正是,时李膺之子李瓒言道:‘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梁国乔玄亦道:‘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亦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许劭以知人著称,亦曾言说:‘君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众有识人之能的名士们皆如此盛赞孟德,足见孟德真忠臣也。”

“当年曹孟德大义刺杀董卓未成,接着又号召天下英雄起兵讨伐董卓。他人皆作壁上观,唯有孟德数度西征董卓,为国尽忠。只可惜力有未逮,屡次失败矣。如今孟德身为东郡太守,麾下有精兵万人。济北相鲍允诚亦有精兵万余人,此二人深得袁绍的信任,等袁绍击灭奸贼何白之日,再令二人乘机诛杀袁绍逆党。则河北可定也。”

“到时,孟德、允诚与我,再复立东莱王为帝。效仿光武皇帝,聚集河北五州之兵,西讨董贼,南伐袁术,如此数年时间,汉室可重兴矣。”

何氏听后,不由大为心动,问道:“我当如何去做?”

那侍卫拜道:“我于不其县崂山已聚集了东莱诸列侯、士豪三千兵马,太后可惑东莱王畅游崂山。彼时我军可护送太后、东莱王逃离东莱,遁入琅邪国中。泰山太守应劭会在盖县接应。应劭乃袁绍心腹,必会护送太后与东莱王至冀。到时可暂时与袁绍虚以伪蛇,下诏号令关东诸侯讨伐何白。何白既灭,就将是袁绍授首,东莱王复立为帝之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