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二百二十七章 阵前请教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第二百二十七章 阵前请教

作者:何子易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9:01

第二百二十七章 阵前请教

两日后,何白与公孙瓒领兵来到东武城西面二十里外扎下营盘。斥侯回报,观袁军旗帜,麹义部已增至两万人。而且安平信都方向还不断的有军队汇合,似乎是高干、审配所部的败兵。

麹义将大军分成两部,缺少士气的驻守城内,自领一万大军驻扎城北三里外,与东武城作掎角之状。观其营寨,虽是匆匆立下,但防御力却也不差。

是仪、吕虔等参谋人员按斥侯所报,于主帐之中立下了一个巨大的东武城附近地图,这令公孙军将领叹为观之。青州军行事就是有榜有眼,简单的一副战场形势图都做得如此的细致。看来公孙瓒军之前却是太过粗糙了。

是仪拜道:“袁军三路齐败,士气正衰。东武城虽坚,但麹义部营寨却易攻打。主公,公孙将军,我以为,可乘胜主攻麹义部营寨,东武城只需派遣少许的兵马看守,就可令东武城兵不敢出援。我方大军分东、西、北三面齐攻,无需两日就可破敌。唯一能战的麹义部既败,东武城敌也将不战自溃矣。”

何白问道:“东武城守兵是以谁人为主?”

吕虔一翻情报,拜道:“崔巨业大败,城中已不见他的将旗,有新的将旗高氏,应当是新至的高干了。”

何白说道:“高干虽然有些能力,但也多凭与袁绍之亲,才得到一军主将之职。不过高干的参军审配却是一个难缠的家伙,有审配相助其守城,这东武城守兵的士气虽低,却也不能大意。”又转问公孙瓒道:“不知兄长如何考虑战事?”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公孙瓒也点头道:“与袁军对战,的确不能大意,不然定会吃亏。我军士气尚未回复,袁军也属新败。此两相警惕畏惧也。天明也曾说过,此战以我部所据有的郡县占优,宜缓战不宜速战。目前田楷已去四处平叛去了,单经也还在前来的路上。这东武城之战,就拖着好了。且看谁耐不住主动求战。”

第二日一早,何白想亲眼见见被公孙瓒所畏惧的袁氏悍将麹义。因为听间谍回报,麹义在袁军之中并不受欢迎,如有可能,何白还想着拉拢劝降的念头。因此,何白领了二十骑,由关羽、张飞侍从,向麹义大营而去。

麹义在大营之中闻报青州何白来访,希望能与自已在营前会谈一番。麹义不由大吃一惊,思及自已与何白从无交集之处,怎得两军交战之际,会轻身前来会谈?

.Tтkan.co

麹义思虑许久也不得要解,更没想过派兵突袭何白。一是麹义为人不屑为之,有信心在正面交战中把何白击败。二是何白既然敢来,如何没有防护手段。于是麹义也只领了数十骑部曲出营,来会何白。

不多时,何白就望见一个四旬左右的中年武将,乘着一匹红色黑鬃的西凉大马,与数十名扈从出营了。举目望去,其人身高七尺过半,与何白差不多的身高。国字脸,面容粗犷,一双细长目,鼻梁挺直有节,一张厚实的阔口紧闭不言,根根钢须倒竖,模样严肃。身披玄色的鳞甲,并没有带头盔。

就在何白打量麹义之时,一路奔来的麹义也一直打量着何白,不由对何白的年青而感震惊。自已四十余岁了,才一战成名。而何白才二十余岁,就已经天下闻名。这人的际遇相差也太远了些。

双方在二十丈外停住,何白含笑拱手道:“零陵郡营道人何白何天明,见过麹将军。”

麹义也拱手拜道:“平原郡厌次人麹义麹仲宣,见过何使君。不知何使君唤某前来,有何要事商谈?某向来口拙,只恐与何使君谈不了什么。”

何白笑道:“有口皆能谈,不能谈者,不过是话不投机,或者是没有谈到自已所擅长的事罢了。”

麹义默然不语,只是呆呆看着何白,何白尴尬一笑,只得说道:“近闻袁车骑有令,擒杀何白者,封万户侯,赐钱万金,并永镇青州。能得袁车骑的如此重视,让我深表容幸。然而袁军将士之中大多庸碌难言,不是有勇无谋,便是有谋无勇,绝难对我产生危害。想来能得此赏的,必是麹将军无疑了。”

麹义面有得色,认为何白所说不差。只是何白迟迟不入正题,却让麹义十分不耐,于是开口又问道:“不知何使君唤我前来,究竟有何要事?”

何白见麹义不耐,这才言语简炼,正式说道:“何白自领青州刺史以来,州内三百万人皆望着我如何施政,然我年青识浅,半年多来,每每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难以让青州三百万百姓安居乐业,免受饥寒之苦。我欲求擅长治政之才相助于我,但四处不可求得。近闻袁车骑之令,不免有些好奇,若麹将军日后得掌青州事,又该如何的治政?”

“麹将军乃是平原国人,想必对如何治理好家乡,有着极多的想法与见解。还望麹将军不吝赐教,我若能以麹将军之法治理青州,但有成效,麹将军在接手时,想必也会就驾轻熟,不至因为改弦更张,而使百姓无所适从。若有不适民情之处,也可再向麹将军请教更改,勿使治政成为害民之法。麹将军,拜托了。”

麹义不由一愣,从来没有想过,世上还会有人向敌军大将求教治政之法的。不思如何战胜敌军,反向敌军大将名为请教,实为托求,还不是为私事托求,这何白确也古怪。

麹义手抚倒须,陷入沉思之中。虽然自已有意青州刺史之位,只是好像还从来没有想过要如何的去治理青州。难道到时也要像何白一般向他人请教?或者是全权委任他人?可如此一来,那不是权柄予人,这跟做不做青州刺史有什么差别。

麹义思索了好一阵,似乎都没有什么头绪。却见何白笑盈盈的一脸肯求请教之色,不由问道:“某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说起。却不知何使君此时又是如何治政的?但请说来听听,某可以从中指点错漏,好让何使君改过。”

何白于是朝麹义拜了一拜,说道:“我的施政理念,是以阴阳五行之道为基,仁爱宽恕为骨,严防监察胥吏为要,以百姓共同富足为最终目标。”接着,何白冲着麹义侃侃而谈,细说青州近年来的政策变化。

虽然何白自信后世的政治先进,但在一千八百年前,未必样样适合。也许水土不服的会有很多,但张昭等吏员因为身份原因,有时不能直面指出其中的不适之政,但是麹义这类对敌的旁人倒是可以专察漏洞。

其实何白更想向沮授、田丰这等专才请教,只是他们鬼精鬼精的,未必会说真话。搞不好还会被他们反学了去,帮助袁绍治政去了。反倒是麹义这种不受信任之人,就算自已与他细说,袁绍也不会认真倾听,更不会委派他去治政。说了也是白说,而且,指不定会有反间之效。

一直过了许久,何白所期盼的出现了。崔巨业因为绎幕之败后,被麹义强行夺了兵权,禁止参与军议。参军逢纪与郭图也做壁上观,就差没有落井下石了。崔巨业身为待罪之身,还没有接到袁绍处制的命令,因此尚算自由的。

这日崔巨业登上东武城城墙,一边散心,一边远眺,思想着在没有外人帮腔的情况下,要如何说服往昔的密友袁绍轻罚饶恕自已。无意中转到北城,却见到麹义大营前方里许之外,有两伙人在静静地对峙着,不像都是已军的人马。

而为首的两人,不见交战,却越走越近,最后更下马肩并肩的站到一处。亲密之意,不像初见,反倒像是多年未见的密友,此时聚在一起共述衷情。

“崔通。”因为距离太远,任崔巨业如何眺望,也分辨不清那两人是谁。只是隐隐的感觉到,那两人之事必与自已如何脱罪,有着莫大的关系。于是大声叫道:“你速速出城,看看那两人是谁。”

一直紧紧跟随家主,深恐家主一时想不开,跳城自尽,以全颜面的崔通,不禁一怔,看了一眼城外后说道:“没什么好看的,想来是敌军给麹中郎将下战书,准备明日的作战时间与地点吧。”

崔巨业大怒,恶狠狠的叫道:“怎么?家主待罪,你这贱奴也敢不听家主的命令了,是吗?”

崔通心内一寒,连忙惊慌的跪下拜道:“不敢不敢,奴这就去,这就去。”说完,连滚带趴的逃下了城墙。又千求万求,这才求得守城兵开城,让他出城哨探。

崔巨业在城头上,看着崔通一步一步向着目标行去,深恐目标就此分离了。谁知目标不但没有分离,反而又坐下来更加欢快的畅谈了。崔巨业隐隐露出喜色,已然猜到了那两人是谁了,只是不敢肯定罢了。

一刻时后,崔巨业终于看到崔通探察完毕,向着城内飞奔回来。而崔通的举动,却引起了那两方人的注意,有了分离之意。

崔通进城之后,崔巨业慌不急的抓住他问道:“可是麹义那贼子与青州的何白?”

崔通一口气没跟上来,差点没被憋死。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才在崔巨业恼怒的目光中说道:“是麹中郎将,但另一人,奴不认识。不过观其风姿年纪,与扈从们的威势,当是青州何白无疑。”

崔巨业一把推开崔通,一时间得意的大笑起来,“天不绝我,天不绝我。麹义狗贼,看我崔巨业怎生的收拾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