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 35、刘勰撰写《文心雕龙》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35、刘勰撰写《文心雕龙》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5:15

35、刘勰撰写《文心雕龙》

刘勰撰写《文心雕龙》

南梁文化繁荣,批评也开始活跃起来,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就诞生在南梁,作者名叫刘勰。

《梁书》记载,刘勰,是山东莒县人。刘勰家庭生活十分不幸,他从小死了父亲,成为孤儿。史书没有记载他有母亲和其他亲人,只说他无家可归,只好在定林寺栖身,与僧人一起生活了多年,因而他对佛教十分熟悉。由于家贫,刘勰一生都没有结婚。

刘勰虽然家境贫寒,孤苦伶仃,却很有志向,自幼喜欢读书,勤奋好学。他不仅读了许多佛教经义,而且读了大量作品,使他的功底十分深厚。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学习经历,但根据他的条件,肯定是请不起老师的,只能依靠自学,或者由有文化的僧人教授他。

刘勰读书的最大特点,是善于思考,他对发展和诸多作品,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于是,他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开始撰写理论专著,取名叫《文心雕龙》。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刘勰在序言中说:“‘文心’,是指写文章一定要用心,就像涓子写《琴心》、王孙写《巧心》一样,必须心无旁骛;‘雕龙’,是指修饰文章的语言,要像雕刻龙纹一样,必须细致入微。所以,取名叫《文心雕龙》”。这番解释,把刘勰对待做学问精益求精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勰在定林寺,一边与僧人做佛事,一边精心撰写文稿,多数时间是在晚上。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僧人们都进入梦乡,刘勰却在微弱的灯光下,苦苦思索,进行创作,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经过五年的呕心沥血,刘勰终于完成了不朽之作《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分上下两编,共五十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总序”五部分。其中,“批评论”最为精彩,它从不同的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和作家的成就,比较恰当地提出了批评,并对批评的方法作了研究和探讨。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精密的批评。

《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理论专著,它系统论述了的形式和内容,探讨了继承与革新的关系,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总结了南朝以前的成果,探索了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规律。《文心雕龙》字数并不太多,只有三万七千多字,却耗费了刘勰五年的心血。

《文心雕龙》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范文澜先生评价道:“系统全面深入地讨论,《文心雕龙》实是唯一的一部大著作”。这部大著作,是由当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在偏僻的寺庙里完成的,更显得伟大而独特。

刘勰完成《文心雕龙》以后,并没有被当地名流所认可。刘勰不甘心,想得到大文豪沈约的支持,可是,他这个小人物,是见不到沈约的。刘勰想了个办法,他背着书,在沈约府前等侯,等到沈约出来时,刘勰乘机把书送给了他。沈约看后,大加赞赏,并推荐给别人,《文心雕龙》才开始流行起来。

刘勰写了《文心雕龙》,开始有了名气,便步入仕途做官。他先后担任奉朝请、车骑仓曹参军、太末县令,后入朝担任东宫通事舍人,官职都不显赫。

刘勰在任东宫通事舍人的时候,抓住一个机会,得到升迁。当时,梁武帝下诏,要求祭祀的供品,由牛羊猪改为水果蔬菜。祭祀祖庙的供品,已经改过来了,但祭祀天地、社稷却仍用牲畜。刘勰觉得不妥,上书建议说,祭祀祖庙和祭祀天地的供品,应该一样,都用水果和蔬菜。梁武帝很赞成,下诏执行,并提升刘勰为步兵校尉。这是刘勰一生当中,担任的最高官职。当然,这个官职也不是很高。

刘勰从小在寺庙长大,阅读了大量佛经,因而他最擅长的,是写作有关佛学的文章。当时,都城里寺院、佛塔、名僧的碑文和墓志铭,都请刘勰来写,刘勰也喜欢写这一类的文章,总是有求必应。

刘勰晚年时,思念他从小长大的地方,要求回定林寺去,梁武帝同意了。于是,刘勰重回故地,在定林寺与慧震和尚一起,修订寺里的佛经,佛经修订好了,刘勰便请求出家当和尚。为了表示决心,刘勰把头发胡子都烧掉了。梁武帝下诏同意,刘勰就换掉官服,改穿僧衣,改名慧地,在定林寺正式出家了。一年后,刘勰病逝,享年大约在六十岁左右。

刘勰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然而,他却凭着自己的辛勤创作和不懈努力,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批评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创造了奇迹。

可见,只要肯付出努力和心血,许多人都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