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 34、范缜创作《神灭论》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34、范缜创作《神灭论》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5:15

34、范缜创作《神灭论》

范缜创作《神灭论》

梁武帝好佛,全国上下大兴佛事,南梁俨然成了佛国。然而,有个人却勇敢地站了出来,公开反佛,他就是范缜。

范缜是南朝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杰出的无神论者。他的哲学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

《梁书》记载,范缜,是河南泌阳人,出身于破落的士族家庭。范缜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并以孝敬母亲而闻名。

范缜少年时,孤贫而好学,投拜名师,刻苦学习。范缜的同学中,有很多乘车跨马的贵族子弟。他们锦衣玉食,狂妄自大,范缜却是布衣草鞋,出入步行,但并未因此感到自卑,相反,他生性倔强耿直,不向权贵低头,而且敢于发表“危言高论”,同窗士友都畏他三分。

范缜成人后,精通儒学,对《周礼》、《仪礼》、《礼记》造诣颇深。由于北方战乱,范缜来到建康。他曾向当局提出过政治改革的建议,但未得到回应。在南朝宋时期,范缜怀才不遇,很不得志,以致于不到三十岁就有了白头发,遂写下《白发咏》、《伤暮诗》,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平。

萧道成建立南齐以后,为了巩固统治,起用了一批新人。范缜时来运转,踏入仕途,先担任宁蛮主簿,后升迁为尚书殿中郎。范缜的满腹才华,如今有了用武之地,很快就名声鹊起。

齐武帝继位后,很器重他,多次派他出使北魏,寻求与北魏通好。范缜渊博的知识和高雅风度折服了北魏,北魏朝野对他都很尊重,范缜为双方暂时息兵和好做出了重要贡献。

齐武帝的次子萧子良,爱好,广招天下名士。范缜经常应邀参加聚会,但他并不是“竟陵八友”之一。萧子良和萧衍、沈约等人,既喜欢,也爱好佛学,而范缜却对佛教嗤之一鼻,大唱反调,坚决不信因果报应那一套。

有一天,萧子良问范缜,说:“你不信因果报应,那人为什么会有富贵贫贱之分呢?”范缜答道:“人生就像树上的花一样,这些花同时开放,随风飘落,有的落到草茵上,有的掉进粪坑里。殿下就像草茵上的花,下官就像粪坑里的花,这都是随风飘落的缘故,哪里有什么因果报应呢?”萧子良听了,不以为然,但也驳不倒范缜。

范缜不信佛,不敬神灵。有个姓王的佛教徒嘲讽他说:“范先生,你竟然不知道祖先的神灵在哪里,真不孝啊!”范缜反唇相讥:“你既然知道祖先的神灵在哪里,却不肯自杀去侍奉他老人家,大不孝啊!”王姓教徒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范缜提出了“形存神存,形谢神灭”的无神论观点,认为灵魂是附在形体上的,人一死,化作腐土,灵魂也就没有了。范缜的神灭论,抓住了时弊,击中了佛教的痛处,许多佛教徒写文章,围攻范缜。范缜毫不畏惧,更不屈服,一一予以驳斥,双方展开论战。范缜认为,有必要把自己的观点,进行系统整理和阐述,于是,开始创作《神灭论》。

在南齐晚期,范缜出任地方长官,担任宜都(今湖北宜都市一带)太守。当时宜都境内有三神庙、胡里神庙等诸多庙宇,祭神活动十分频繁,百姓负担很重。范缜在任期间,坚持无神论,下令断其香火,不准搞祭祀活动。

萧衍灭齐建立南梁后,因与范缜有旧情,任命他为晋安太守。后来,范缜又入朝担任尚书左丞、中书郎、国子博士等职。范缜为官清廉,恪尽职守,但仍然坚持神灭论观点,并将《神灭论》充实完善,修订成稿,在亲戚朋友中间传播。

《神灭论》坚持物质第一性原则,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指出人的神与形,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形亡则神灭,根本不会存在“神不灭”。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神学的谎言,与佛教格格不入,针锋相对。

当时,南梁佛教盛行,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范缜针砭时弊,大声疾呼,要求禁止佛事。他说:“佛教妨害国家政事,和尚败坏社会风俗,我痛心这种弊害,想把人们从这种弊害的深渊里挽救出来。为什么人们宁愿倾家荡产去求僧拜佛,而不肯救济贫穷人呢?是因为佛教用渺茫的谎言迷惑人,用地狱的痛苦吓唬人,用荒诞的言词欺骗人,用天堂的快乐引诱人。所以,人们脱下儒者的服装,披上僧人的袈裟,人人抛弃亲情,家家断绝后嗣,以致于军队缺少士兵,田间没有农夫,粮食被僧人吃光,财物被寺庙耗尽。所以,佛教的流行如不加以制止,它的祸害就没有止境。”

范缜的《神灭论》一面世,犹如石破天惊,社会上议论纷纷。佛教徒们视为洪水猛兽,纷纷进行声讨。梁武帝萧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不能容忍范缜对佛教的不敬,专门颁发了《敕答臣下神灭论》,对无神论观点进行驳斥,要求范缜“改邪归正”。

大文豪沈约,秉承梁武帝旨意,组织大批文人,写了七十多篇文章,围剿《神灭论》,他自己也亲自写了《神不灭论》。那个与亲侄女胡搞的萧宏,也起劲地攻击范缜。这样的人渣也信佛,岂不是对佛教的绝妙讽刺?

范缜蒙受巨大压力,但他毫不屈服,将《神灭论》改写成宾主问答体,共有三十一个问答,据理反驳。这样,双方开展了一场大论战。在论战中,范缜“辩摧众口,日服千人”,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战斗精神。

梁武帝下令禁止《神灭论》流行,但是,真理怎么能禁止得住呢?《神灭论》得到许多人的认同和支持,一直流传到现在,千百年来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成为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范缜得罪了权贵,自然断送了仕途,而且被流放到了广州,晚年历经坎坷,只担任一个闲职。但范缜无怨无悔,始终坚持真理不动摇。

公元515年,范缜病逝,寿约六十五岁。

范缜虽然死了,但他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和为捍卫真理坚贞不屈的精神,永远不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