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 36、“江郎才尽”是聪明之举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36、“江郎才尽”是聪明之举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5:15

36、“江郎才尽”是聪明之举

“江郎才尽”是聪明之举

有个著名成语,叫做“江郎才尽”,比喻一个人的文才用尽了,才华由盛而衰。

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梁时期的江淹。江淹年轻时才华出众,做了高官以后,却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了。他自己说是才华用尽了,其实,江淹是绝顶聪明之人,他是故意把才华掩盖起来,不想再出名招风了。

《梁书》记载,江淹,是河南民权人。他从小丧父,家境贫寒,却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常仰慕司马相如、梁鸿的为人,倾心于诗赋文章,长大后才华横溢,远近闻名。

江淹成年后,被举荐为秀才,步入仕途,担任南徐州从事,不久转任奉朝请。建平王刘景素喜欢有才学的人,招聘江淹做他的幕僚。刘景素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孙子,他喜好,礼贤下士,胸有大志,名声颇佳。刘昱即位后,昏庸无能,朝政混乱,刘景素想趁乱起兵,夺取皇位。他身边的幕僚为求富贵,纷纷赞同,唯有江淹表示反对。

江淹劝刘景素说:“应该接受历史上管叔、蔡叔和七国之乱的教训,您不求国家安危,而听信左右的计谋,是很容易招致灾祸的。”刘景素不听,与几个心腹日夜谋划造反。江淹心中着急,便一连写了十五首诗劝谏他,刘景素仍然不听。

江淹感到灾祸即将来临,只好想办法寻求自保。江淹故意惹怒刘景素,让刘景素把他贬为吴应县令。后来,刘景素果然兵败遭祸,他和身边的慕僚全被杀了,江淹远在外地,安然无恙。

萧道成执政以后,知道江淹有才干,提升他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不久,荆州刺史沈攸之起兵作乱,萧道成问江淹怎么办。江淹说:“过去,项羽强,刘邦弱;袁绍兵多,曹操兵少。然而,项羽和袁绍都失败了,这说明有德行就有天下,您何必忧虑呢?”

萧道成觉得江淹说得太笼统,让他细说一下。江淹分析道:“您有五胜,一是勇敢有奇谋,二是宽容仁厚,三是人们愿意为您效力,四是天下人心都向着您,五是以朝廷讨伐叛逆,符合大义。而沈攸之有五败,一是志大而器量小,二是有权威但无恩服,三是士卒无心作战,四是人心背离,五是兵力分散。所以,即便有十万叛军,也必败无疑。”后来情况果然如此,叛乱很快被平息了。这表明,江淹是很有智谋的,看问题高人一筹。

江淹在南齐官运享通,先后任中书侍郎、庐陵内史、骁骑将军、尚书左丞、御史中丞等职。江淹为官清廉,处事公正,朝廷内外都对他很恭敬。齐明帝萧鸾夸赞他说:“自刘宋以来,从没有过严格清明的中丞,你是仅有的一个。”

公元500年,平西将军崔景慧发兵围攻京城,城内许多官员争相去和崔景慧联系,而江淹却料定崔景慧不能成功,在家里装病不出门,结果崔景慧很快兵败被杀。过了不久,萧衍起兵,到达新林,许多人对他并不看好,很少有人与他联系,而江淹却一反常态,脱去官服,换上百姓衣服,出城投靠了萧衍。许多人都说,江淹料事如神,有先见之明。

萧衍建立南梁后,很器重江淹,先后任命他为秘书监、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相国右长史,最后,江淹顺风顺水,一直升到吏部尚书、左卫将军的高位,而且还被封为醴陵侯。萧衍利用江淹的名气和影响力,网罗了一批人才。江淹也发挥聪明才智,为南梁尽心尽力。

江淹身居高位,位极人臣,并没有洋洋得意,反而感到高处不胜寒。他常对家人说:“我出身寒门,能得到这样的高位,实在是不敢想的。俗话说,知足者长乐。人生只要平安快乐,何必追求富贵呢?现在我功成名就,很想回家过平常人的日子。”

于是,江淹多次请求辞职,梁武帝总是不批准。江淹又以生病为由,要求辞去吏部尚书等实职,梁武帝只好改任他为金紫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地位很高,但没有实权,不致于招风惹祸,这正是江淹所希望的。

江淹头脑清醒,在政治旋涡中一帆风顺,在方面也成就非凡。他是南朝著名家,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赋文章,现存诗歌一百四十二首、辞赋二十八篇。江淹的诗赋,富有新意,在题材、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都独树一帜,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受到人们推崇。

可是,江淹到晚年时,当了朝廷高官,却再也写不出好作品来了。《梁书》说,江淹年轻时,因文章写得好而出名,但到了晚年,才思有所减退,人们都说他的才华已经用尽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江淹的才华用尽了呢?《梁书》没有说。

《南史》对此却有记载,据江淹自己说,他做了两个梦,一个是梦见大学者郭璞对他说:“我有一枝笔,放在你那里多年,现在要还给我。”江淹就把一枝五彩笔还给了他。另一个梦是,江淹梦见西晋家张协对他说:“从前把一匹锦寄放在你那里,现在要还给我。”江淹也还给了他。从此,江淹就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江郎才尽”的成语也流传开来。至于江淹说的梦,到底是真是假,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其实,江淹的“江郎才尽”,原因很简单,他身居高位,功成名就,就不想再出名了,免得树大招风。特别是,梁武帝萧衍也是很有成就的家,如果江淹的文章写得比他好,能是好事吗?沈约的才华高于梁武帝,却在比赛讲栗子典故时,故意少说了三条。可惜,沈约仍然没有摆脱文人的高傲,向别人说出了实情,惹得梁武帝大怒。江淹比沈约聪明多了,他假装做梦,说自己才尽,把才华掩饰起来,以求平安自保。这个办法够绝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南梁政治上的黑暗和官场的险恶。

公元505年,江淹病逝,享年六十二岁。梁武帝十分悲痛,为他穿白衣致哀,并赐家属钱三万、布五十匹。江淹谥号为“宪”,比沈约的谥号好多了。

“江郎才尽”,其实是一种高超的处世之道。人世间是复杂的,锋芒毕露,出尽风头,未必是好事。江淹是有大智慧的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才“江郎才尽”了。

对江淹的处世之道,今天的人们,是否可以领悟和借鉴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