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353章 名将云集

初唐:砥砺前行 第353章 名将云集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353章 名将云集

第353章 名将云集

陈青兕跟着程务挺迎着辽西风雪,踏进了营州柳城。

柳城并不算繁华,尤其是在这寒冬腊月,整条街上几乎看不见人影。只有他们一行人走过时,传出的“嘎吱,嘎吱”鞋子摩擦积雪的声音。

但这里是唐王朝控制东北地区的前沿重镇,这里爆发过无数战争,有着历史的厚重。

从雄伟的城墙与街道的布局就能够看得出来,深谙军事用途,适合进行巷战。

陈青兕左顾右盼,结合着一路来的见闻,对着刘仁轨道:“如我们所想一样,辽西之地苦寒,这里不太适合耕种,生活以畜牧为上。从屋舍布局可见,人口严重不足。”

听到了陈青兕的话,在前面领路的程务挺急切说道:“辽东、辽西情况不同,此地昔年在中原南北动乱之际为高句丽夺取。他们窃据辽东、辽西三四百年,直到太宗皇帝东征,方才回归我大唐。经过高句丽三四百年的统治,两地百姓早已改说高句丽语,学习高句丽的历史,只有少部分知道自己祖上是汉家后裔。当初太宗皇帝平定辽东之后,境内百姓一度敌视我方,将我等视为入侵者。直到近年,情况才恢复过来。”

“这辽东、辽西本就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当地百姓又不友善,只不会有外人迁入。除了部分当地百姓以外,城里居住的多是兵卒家眷。”

陈青兕听出了弦外之音。

程名振这位营州都督兼东夷都护职权与陈青兕相仿,都是军政一手抓。

营州民生凋敝,与程名振也是有关系的。

程务挺这是在为自己父亲解释。

即便是程务挺都听说过陈青兕的事迹,深知他的人脉手段。

如程名振这样的边帅,在地方上有生杀之权,等同土皇帝。然最忌惮深得帝心的文臣,一旦遭受重伤,因权力过大,很容易就受到猜忌。

“程将军误会了!”

这一路上除了闲聊,陈青兕、刘仁轨没少围绕治理百济展开讨论。

两人意见一致,指望朝廷的支持跨海运输是无法解决燃眉之急的,必须开启新的渠道。

这个时代的航海造船技术不足以支持跨海行商:面对的风险太大。

在大海上一旦出现危险,人货两失,收益风险,不成正比。

辽东辽西县的商道就尤为可贵了。

恰好辽东、辽西缺乏生产人口,生产力低下,这里又聚集了不少军队,是有物资需求的。

百济人口有七十六万户近四百万百姓,除去老弱,有足够的生产力,可以弥补辽东辽西生产力不足的问题。

由百济生产物资,销售于辽东、辽西。

陈青兕解释道:“此去百济,本督一路在想,如何开拓往来商道。见辽东辽西,人口不丰,便有了一些想法。辽东辽西的情况,本督自是知晓,昔年隋炀帝两征高句丽,百万大军过境,一地狼藉。多亏薛、张、程三督的治理疏导,有现在的情形已是不易。”

杨广攻打高句丽本没有错,错就错在他大输特输。

两次征伐,都打到了高句丽腹地,然后如丧家之犬一样给驱赶回去,将之前占领的地方都吐了出来。

这些吐出来的地方,自然是满目疮痍,对于中原自然是恨之入骨,给后来的唐朝统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所以李世民当年东征的时候,辽东百姓都将唐军视为生死大敌。

直至今日,方才好转。

陈青兕口中的薛、张、程三督,是大唐立国之后的三位边帅,薛是薛万淑,张是张俭,两人是营州都督兼护东夷校尉,当时辽东还未收复。程自然是程名振,因辽东收复,程名振同为营州都督,但他兼的是东夷都护。

程务挺听到这里也放心了,他现在还小,只是跟着自己父亲磨炼军事能力,还没有接触行政事务,并不太能理解百济与辽东、辽西怎么往来,只是见他真没有纠自己父亲的错,这才放心。

“前面就是都督府了!”

程务挺大松了口气之余,指向前方,风雪深处,几道身影,若隐若现。

他看了一阵,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说道:“是父帅,父帅出府迎接大都督了。”

陈青兕只看见黑黑的影子,辨别不出谁是谁,忙道:“那快些迎上去,莫要让程都督久候了。”

陈青兕眼眸中闪过一丝古怪,但联想到程务挺先前的态度,心中又是恍然。

原来如此。

他自己此次来得突然,目的是为百济与辽东、辽西的互通。

程名振却不敢如此想,他这些年出征辽西辽东,军政大权一把抓,在此地威望极高。

陈青兕这位皇帝跟前的红人突然造访,多想一些,也无可厚非。

快马来到近处,陈青兕提前下马步行而上。

一位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老将迎面而来。

老将已是花甲之龄,灰须白发,但身体在寒风中挺直而立,顾盼之际,威风凛凛,大有黄忠、廉颇的气概。

他就是程名振……

那位六旬高龄,孤军强渡辽水,在辽水之畔,大破高句丽的英雄人物。

那一仗,唐军完全违背军事常识。

孤军深入,被半渡而击,人数劣势,三大劣势集为一处。

结果程名振、苏定方、程务挺几人无视一切兵法道理,取得了胜利。

不得不说,李世民留下来的老将是真的强悍,程名振、苏定方都是花甲老将,还能如此凶悍。

“程都督!”

“陈大都督!”

程名振加了一个大字。

陈青兕的地位是比不上程名振的,但百济当前的战略价值高,是大都督府。

“果然年少有为!”

程名振年轻的时候就在窦建德手下担任普乐县令,受其器重。武将出身不假,可当了四十多年的官,官场奉承寒暄之言,却也是信手而来。

陈青兕更是深谙商业互吹之法。

寒暄一阵,各自介绍。

程名振指着身后的一位将军很随意的说道:“这位是左武卫将军薛礼……”

陈青兕看着程名振手指的白袍将军,大有一种终于得见的感觉。

薛仁贵,新一辈中堪称传奇的大将。

来到大唐这些年,陈青兕有好几次会面的机会,最后都是阴差阳错,未能见到。

面前的薛仁贵远没有电视里演得那么帅气,一张方形大脸,留着一圈寸许漆黑漂亮的髭须,身量极高,手脚长而粗大,显得雄壮异常。

“薛将军一招擒拿铁勒第一勇士比粟毒,单枪匹马,让数百铁勒精锐叩首,让人敬仰。”

薛仁贵颔首道:“是仗了大都督的势,鲜有大都督以弱克强,方才有末将侥幸捡功。”

陈青兕有些遗憾,但不好言明。

如果不是自己,铁勒五姓的叛乱,将会在未来苏定方平定百济之后,强攻高句丽的时候发生。

届时薛仁贵三箭定天山,拉开了自己传奇一生的序幕。但因自己的出现,三箭定天山没有了。

薛仁贵少了一个晋升扬名的机会,现在依旧是左武卫将军。

“这位是左骁卫翊卫中郎将李谨行……”

陈青兕眼中又是一亮,这李谨行也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粟末靺鞨族,蓍国公突地稽之子。

历史上自程名振病故之后,连续两任营州都督都无法镇住契丹、高句丽,直到李谨行继任之后,为契丹、高句丽所忌惮。后来击败了新罗,彻底稳住海东局面。最终调往西线地域吐蕃,曾以空城计吓退论钦陵,又多次击败吐蕃,战功丝毫不逊色薛仁贵,只因是蕃将的缘故,名气比不上薛仁贵。

陈青兕瞄了一眼,薛仁贵、李谨行,还是程务挺。

妈的,酸了。

辽东军这么可怕的?

有个程名振这样的主帅便罢了,还有薛仁贵、李谨行、程务挺这些拎出去就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想想自己,刘仁轨、黑齿常之、赵持满、程伯献,似乎也不差。

略微平衡了一些。

程名振又介绍了其他的几位将军,如李玄正、熊彦良都颇有名望,但跟薛仁贵、李谨行、程务挺比起来,要逊色许多。

一行人也进入都督府大堂。

程名振也备上酒肉款待。

陈青兕见程名振言谈举止颇为小心,便知自己之前猜测不差,当下也表明来意,免得对方多想。

“程都督,我观辽西辽东人口稀少,我汉人多为兵卒,余下室韦、奚、契丹等蕃人多以畜牧为业,从事手工等事务极少,生活所需物资都从河北等地运送而来。”

程名振颔首道:“确实如此。辽东辽西离不开幽燕支援。只是从幽燕地至辽西辽东,沿途极为险峻。春夏恐大雨,涝道阻塞,秋冬又恐大雪,积雪封路。常有物资,未能及时运达的情况。”

陈青兕道:“在下出镇百济,百济有民百万,可以为辽东、辽西提供一定的物资。如此缓解辽东辽西资源压力。”

程名振将手中酒杯放在案几上,说道:“这可太好了,我辽西尚好,且有水路物资运达。辽东的士卒却常受物资短缺之苦,若能为其填补空缺,那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某替前线将士,谢过大都督。”

陈青兕摇头道:“都督说谢太早,现在有一情况。百济离辽东确实近,走水路不过一日工夫。但彼此之间,终究隔着高句丽。想要为此航道安全,得将高句丽的水军给压下去才是。这也是在下的来意,却不知程都督是否能够出力,与熊津州府的水师,一并护卫海上航线。”

程名振明显松了口气,但也为陈青兕的提议勾起了兴趣。

辽东辽西最大的问题就是汉人人数不足,经过高句丽数百年的统治,原先的本土汉人已经高句丽化了,加上各族人混杂。人不少,真正懂得手工业的却是不多。

陈青兕的提议正好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只是一思量,便知这是互利之局,当即说道:“此事双方利好,焉有不应之理。至于护卫航道一事,就先由某一力承当。待百济稳定之后,再行商讨如何护航。”

见有便宜占,陈青兕颇为欢喜,脸上却迟疑道:“这不妥吧。”

程名振说道:“没有什么不妥的,大都督且看好了。就高句丽,那群乌龟,敢出头,便是我等手上功绩。”

他这话一说,宴席上的诸位都一并笑了起来。

陈青兕也不再多言,想想也对,有这么一群狠人,自己真没什么好担忧的。

事实也是如此,这些年与高句丽的对决中,高句丽就没有在野战中从唐军手上讨得任何便宜。

哪怕在各种不利的局面之下,唐军都能取胜。

高句丽真正让唐军头疼的唯有一点,龟壳太硬。

他们善于防守,长于建筑,依山建城,真就让唐军拿他们没有办法。

因说成了一件大事,又少了不安,程名振更是高兴,看着陈青兕越发顺眼,不住劝酒。

陈青兕也是来者不拒,放开来喝。

这些年培养出来的酒量也有了用武之地,与诸多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名将喝了一个尽兴。

第二日,陈青兕摇了摇有些昏沉的脑袋,找上了程名振,提出了想要参观营州军的想法。

“程都督,我麾下有一位大将叫黑齿常之,他是百济人。此次想要平定百济内部的动乱,他是否愿意相助,将取得决定性的作用。这一路来,某让他感受到了我大唐的壮丽,让他对我大唐生出了一定的向往。不过还得震他一震,让他知道,大唐的劲旅是何等威武。也让在下开开眼界,见一见久经战阵的辽东劲卒。”

大唐有三支劲旅,其中关中府兵、东北辽东军、西域安西军。

但关中府兵长久不经战阵,战斗力已经比不上太宗时期,不过凭借兵器战甲的优势,还是能够让天下敬畏的。

辽东军、安西军那真就是铁血百战劲旅,每一个兵都是打磨出来的。

既然到了这里,陈青兕少不了想见识一下,大唐辽东军的威势,也给黑齿常之开开眼。

程名振道:“这算什么?无须特别安排,大都督随我逛一趟便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