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719章 我心情不好话多

孙朝阳接着道:“主角从村里开了逃荒证明后,听说去西面有活路。于是一路乘着火车西行,到了奎屯,我们四川话叫奎墩儿。这个时候,恰好当地省份缺人,好多单位都在这里来招人,主角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看看,恰好石河子有个小学要招老师。学校出题考试,题目却非常简单,比如四大洋是哪四大洋,五大洲是哪五大洲。主角顺利过关,让他明天过来上车一起去学校上班。更令人主角惊喜的是,那边还解决粮食户口问题,如此一来,他不但实现了农转非的改编,还成为体制内人士,吃上公家饭。”

“小说看到这里,读者或许认为,作家接下来会写他去学校上班,遇到了什么人什么事。但文学上有一句话说得好,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个时候,出意外了。主角心地善良,在逃荒的过程中,收留了两个姑娘。听说他被招工之后,两个姑娘动了心思,偷偷跑去找学校,说她们和主角是一起过来的,也是高中文化,结果大字不识一个。这激怒了校方,认为主角带着两个姑娘到处跑,道德品质有问题。于是,主角改变人生命运的机遇就这么错过了。”

“还其他人是主角,只怕此刻已经勃然大怒,对那两个姑娘恶语相加。不过,主角还是无奈地原谅了两位姑娘,还给了她们钱和粮票,让她们自谋生路。这一幕被主角未来的师父看在眼里,很欣赏小伙子的个人品质,收他为徒弟,在兵团做司机。如此,主角这才安顿下来。”

孙朝阳说到这里,感叹:“这么多故事就发生在两个章节里,总字数不多两千多字,得多凝练啊。”

“这个开篇确实先声夺人,牢牢地让读者为主角的命运转折所吸引。急于看到他在当司机的时候,又会发生些什么?”

“接着,师父给主角介绍一个逃荒而来的女孩子,结婚成家。可结婚后,主人公却发现妻子对他不冷不热,还偷偷背着他在一旁抹眼泪。同时,单位里也传来他老婆不贞的流言蜚语&”

说了这么多话,眼见着到了午饭时间,孙朝阳就带着林淘沙和冉云去伙食团,让老丁给三人一人下了一碗爆鱼面。不得不说,老丁的苏式面条做得不错,虽然不麻不辣,却很合林淘沙的胃口。

孙朝阳一边比划着,一边分析《肖尔布拉克》这篇小说,很快身边就聚集了不少编辑,都说孙副总编讲得真好。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文学理论,直接跟你说小说该怎么写,故事该怎么推进,都设计出一个模型出来。咱们按照这个套路把人物装进去,立即就是一篇七十分以上的作品。

孙三石同志接着说小说后面的部分,说道主角发现妻子在逃难来石河子之前,在老家原来还有一个恋人。是饥荒岁月使得二人分开,为了一口饭吃,不得已嫁给了他。

这事或许是妻子的错,但何尝不是时代的悲剧。

主角还是选择了离婚,放妻子自由。

故事到这里用了一个章节,主人公婚姻失败,很颓废。但好人肯定有一个好的结局。下一章开始,主角在出车的路上,看到一个女知青抱着发高烧的儿子焦急地在戈壁滩上拦车。

善良的主角决定帮助他们,可女知青以前是受到过坏人伤害的,害怕主角。主角用赤诚之心感动了她,并把孩子送进了医院,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孙朝阳:“这篇小说很短,可信息量极大丰富。有六零年自然灾害的、奎屯招工、知青返城等好几个历史事件。有灾年人们的生存状况,长途汽车司机的生活,知青的日常生活,西域的风土人情,都压缩在几千字的篇幅里。主角在肆意挥霍自己的才华和生活积累,这才有了这部完美的作品。如果换成是我,为了多拿稿费,怎么也得拉成一部长篇。打个比方,写短篇,就好像是组装手表,务必要做到精美精致,一个地方写得不对,整部作品就转不起来了,也就是说没有一丝一毫的容错率。所以,自打写了《棋王》后,我就不碰短篇小说。还是长篇过瘾,想到什么写什么,根本不用考虑结构、手法、写作风格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一气写下去,自己也过瘾。”

说完这句话,他朝林淘沙笑了笑,意思是:短篇小说难写,稿费又少,一不小心还容易砸自己招牌,你就别为难我了。

《肖尔布拉克》的电影前几年放过,单位的编辑们大多看过,惊叹于戈壁滩苍茫的风光,感叹周里京的英俊和女儿国王朱琳的美丽。但小说很多人都没读过,就算读过也没仔细琢磨。

此刻听到孙朝阳把这部作品掰碎了喂到自己嘴里,众人都默默点头,感觉收获不小。

林淘沙的眉头却皱起来,哼了一声:“孙朝阳,你说这么多话,就不是不给我面子了?”

这话很无礼,尤其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孙朝阳有点尴尬:“林大少,我是真的对短篇小说有点怕,你就放过我吧。”

林大少正要发作,小玉就跑过来:“孙哥,各位同志吃好了没有,高顾问和周宗阳临时通知开会,他们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快去快去!”

孙朝阳忙起身:“还让不让人安心吃饭了,麻烦!”

林大少听出是孙朝阳在阴阳自己,面上更难看,冉云柔柔道:“师父,我的稿子您看了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林大少笑眯眯看着她:“写得很好 。”

冉云满面惊喜:“真的吗,其实,我个人觉得还有很多地方不足。”

“没有不足,很完美。”林大少语含讽刺:“全是胜笔,没有败笔。”

话说到这份儿上,就算再笨的人也知道林大少这是在挖苦自己,更何况冉云挺聪明一个女孩儿,顿时红脸:“师父,我我我……我……”

林大少:“要不,我们去办公室里谈吧,今天我心情不好,话多。”

老高和周宗阳午休的时候召集大家开会,说的就是这次征文的事情。

孙朝阳说,这次征文已经过去半年,也到了最后遴选的阶段。从发表公告之日开始,作家们积极响应,共计收到投稿一万零三百四十二份。在老高同志的关心下,我刊专门拿出版面做为征文的大展,共计发表作品二十四篇……在评选过程中,各位编辑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走到了哈达铺,终于要功德圆满了……云云。

说到这里,孙朝阳一阵恍惚。半年时间,总共收到上万的征文稿,结果在二十四篇得到发表。再加上下一期还有三到四篇,总数也超不过三十个,这成功率也太低了。

文学这种东西,入门很容易,只要你会写字就能尝试一下,好像没有什么门槛。但入门后,真正的门槛在里面,能够发表作品是第一步,能够靠这个赚钱吃饭才是真的难。

因为成功率低,加上商品经济时代来临,但凡有点才华的青年,只要胆子够大,随便干点什么,都能发家致富,也没有必要挤在文学这条拥挤的赛道上面。

渐渐地,文学人才要开始断档了。

八七年终于到了文学黄金时代的顶峰,从明年开始就要急速下坠,黑铁时代的到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文学时代的过去,除了是因为特殊年代过后,大家除了看书,没有别的娱乐方式。只要能够打发间,哪怕是伤痕文学这种莫名其妙的虐文,也能将就着看上几眼。

正因为文学的繁荣,让很多作家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自己怎么写都有人看。所以,有一个时期,作家们写虐文,写悲剧。更有人之间玩意识流现代派反情节那一套,最终的结果是把读者都赶跑了。

还有就是随着物质紧缺时代过去,更多更新更现代化的娱乐手段进入普通人的家庭。比如电视,比如录像,比如街上的游戏机,甚至是麻将扑克,不比看主流文学杂志上那些看不懂和看了让人心中郁闷的文学作品开心?

文学时代的落幕,除了文学工作者自己作死的缘故,还有就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文学说到底就是说故事,作为影视等各种文化产品的上流原材料。

孙朝阳心中一阵唏嘘,又庆幸自己重生后赶上了文学的黄金时代,实现了个人财务自由。弄完这个征文,他也会调去文联。现在站好最后一班岗吧。

说完这席话,大家开始讨论这次最后入选的作品。

此次征文的的要求是写生活中的乐趣、感动的瞬间、饮食男女的人间烟火气,这也是孙朝阳办刊以来所要求的。

于是,各编辑就自己所选的稿子进行介绍,以及获奖理由。

每念完一篇,孙朝阳就点点头:“可以,老高你的意见是?”

悲夫:“几位同志说得不错,这篇文学确实已经达到获奖标准,过!”

这次征文除了考虑作品本身的质量外,还有场外因素需要考虑到。简单来说,就是塞进来的关系户,你总得腾出一两个名额出来。

现在国内的文学奖奖项并不多,不像后来的二十一世纪,只要资金到位,一个大的文化企业自己就能搞一个,至于权威性,我只要给够茶水,让记者在报纸和网站上一通轰炸,不就有了?

后世的文学奖太多太泛滥,作家们心目中也分出了个三六九等。首先最重要的奖项自然是国家级的,比如矛盾奖,比如五个一。再次一级的则是省部级。再下面,就是企业级,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不过,八十年代的文学奖项还是很有分量的,因为实在太少了,能拿一个实在不容易。

最顶尖的奖项自然是矛盾,是中文文学皇冠上的宝石。接下来就是鲁迅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什么的。

但大部分的文学奖都是颁发给小说,毕竟小说才能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至于其他文学品类,奖项更是少得可怜。比如现代诗,《诗刊》每年会办一个青春诗会,《星星》会弄一个诗赛,下来就没有了。

报告文学则只有一个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后来九十年代末期,为了纪念写出了《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的徐迟,才设立了一个徐迟文学奖。

说起报告文学,虽然现在文学的黄金时代快要过去,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读者都不爱看了。但报告文学却异军突起,出了很多优秀作品。

前一段时间孙朝阳和刘新武喝酒的时候,听他唠过,现在《人民文学》中最受读者欢迎的是每期一篇的短篇报告文学。那些作品以新奇的角度,极致的专业性,狠狠地推动了一把杂志的销量。

孙朝阳下来找了几期《人民文学》,把自己代入到普通读者的角度看了看。杂志上刊载的小说和散文诗歌,他是一点也读不下去,但报告文学却让他大呼过瘾。

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有两篇,第一篇的名字叫《覆盖,覆盖》,说的是两山轮战的炮兵战斗。其中有一段故事说的是,我军炮兵官兵为了配合大部队总攻,为了最大的发挥大炮的威力,把155大炮拆成零件,悄悄地拉到高地上组装起来,出其不意地对敌进行猛烈轰炸,取得了漂亮的战果。

里面还有很多专业性的内容,比如当时我军刚装备了从法国进口的反炮兵系统。敌人的大炮刚朝老山阵地发射十几秒,我军利用这个系统就瞬间计算出敌人炮兵阵地的方位……这东西对当时的读者实在是太新鲜了,不比去读那些折磨人的意识流小说过瘾?

另外一篇报告文学说的是西海固地区的扶贫,作家掌握了翔实的数据,从当地的年降水量、庄稼亩产粮食多少开始说起。

这应该是国内第一有人报道西海固地区吧。

不得不说,《人民文学》的同行们干得真不错,不愧是国家级的大刊物。

孙朝阳甚至还琢磨过是不是也在《中国散文》上弄个报告文学专栏,报告文学也属于大散文。不过,杂志如果要刊载报告文学,流程手续很复杂,需要向上级报备。毕竟现在的报告文学大多针砭时弊,一不小心就会产生后果,需要有上级背书。

另外,作家写报告文学想要发表也很麻烦。稿件写完后,要征求被采访者同意,要在受采访地申请出证明文书,有的时候还得去公安机关盖章。

这个流程想想就让人头秃,孙朝阳琢磨几天就放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