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670章 事情搞大了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670章 事情搞大了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一听到值钱,郝真信急忙插嘴:“老何,有多值钱?”

何水生回答道:“我女婿在东京的时候,据他说,高档豪华馆子里就有这道菜。小鬼子喜欢吃得很。也就五六片肉,两三钱重,就敢问你要两千日元。”

众村干部也不知道日元汇率,民兵队长问:“老何,两千日元值多少钱?”

何水生:“也就一百块钱吧。”

“什么?”众人极为震惊。

五六片鱼肉就值一百块人名币,相当于城里干部一个月的工资了。刚才听何水生说,一条虹鳟起码三四斤重,值老钱了。

如果养鱼场办起来,也不用太多,几百条就足以让全村老小脱贫致富。

郝真信更是激动,端起酒碗:“老何,当初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就知道你是个大人物,说不定是我村命里的贵人。没什么好说的,你我干了这碗酒。”

“我不太爱喝白酒。”何水生道:“小时候,家里也喝酒的,不过却是黄酒。要放在炉子上煮一煮,里面还得搁进去冰糖红枣枸杞杭白菊,那才有些滋味。煮的时候,最好是十六七岁豆蔻年华的少女,少女身上带着自然的体香,但一结婚,那就是体臭逼人,万万不能煮酒的。所谓,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孙永富听得不耐烦,抢过他面前的酒碗:“你这人啰里吧嗦,不就是想躲酒吗,郝队长,我陪你喝一碗,咱们袍哥人家绝对不拉稀摆带。”

何水生嘀咕:“我什么时候说过不喝了?”便给自己斟了一牛眼睛杯子,喝干。

村里的酒都是从镇子上买的,杂质多,酒精度数高。以前都是要掺水的,但老板惹不起郝真信,今天的酒却是格外醇厚。

他这一杯下去,竟有点上头。

众村干部还在兴奋地说,这虹鳟鱼简直就是黄金打造的,想不到这么贵,养,必须养,养他个几十万尾,咱们也过过城里大干部的生活。

说着说着,大家竟然还畅想起在村里建座楼房,建影剧院,建灯光球场,建游泳池什么的,反正电视里外国大城市里有什么,什么东西最灯红酒绿最堕落就建什么。

何水生道:“各位,各位,账也不是这么算的。首先养虹鳟得有成本,养殖出口还有各项开销。另外,馆子里卖的菜和刚养出的鱼的价格差别也大。一条鱼能赚个几块钱就算是不错的了。”

郝真信:“管他呢,反正比种地赚多了。”他接着说出一句有哲理的话:“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年头,老老实实种地,就得一辈子受穷,还是要大着胆子折腾,折腾才有出路,事物都是在运动中发展壮大的。老何,老孙,你们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全力配合。”

孙永富:“养鱼需要地盘。”

何水生点头,让人拿来纸笔,在众人面前画起地图,描述着未来的建设计划。

在他的计划中,先是要弄一片三十四亩的平地,建十来块池塘。里面也不单养虹鳟,还要养鲟鱼。鲟鱼你们知道吧,没听说过?鱼子酱总知道吧,就是鲟鱼的蛋,取出来,用盐腌制好,那味道,好吃极了。小时候我在上海滩,家父带我去和平饭店吃饭,就用面包夹鱼子酱。那些鱼子酱是用天平称重的,还让隔壁老外看到了。

另外,鸭嘴鱼也可以养一点。

顺义山里的水好,正是养冷水鱼的好地方。

何水生继续说到,虹鳟、鲟鱼养殖场,自然要建房子,亭台楼阁都要建一建,搞成一个公园。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等周末,可以来这里旅游,钓钓鱼,吃吃饭吗,不又是一笔收入。

郝真信兴奋得不住跺脚,对手下喝道:“都过来敬老何老孙的酒。”

一通酒下去,二老已是醉了。

郝队长说:“地好办,溪流那边的地我作主都用来养鱼和建养殖场。老何,老孙,打铁趁热,咱们今天就写个合同。”

何水生歪斜着醉眼:“写写写,队长,我有点醉,你弄吧,弄好我签字就行。”

于是,众人村干部合计了一番,弄出个合同来。大约意思是,队里拿出一块地来和孙何二人合股建冷水鱼养殖基地,为期二十年。队里出地盘出人力,占百分之三十股份。

孙何二人出资金技术,负责销售,占七成股份。

写完,郝真信让何水生过目,看有没有问题。

何水生醉得不行,他又是贵公子脾气,大笑:“老郝,我是绝对相信你的,多大点事。”

就提笔写了自己名字。

轮到孙永富的时候,孙永富眼睛都醉得睁不开了,握笔的手不住抖,根本写不了字。

何水生不耐烦,拿起割鱼线的电工刀在自己拇指上划了一条小口,将血抹亲家手指上,盖了指纹。

一台大酒喝到半夜方散。

次日早晨六点,二人就醒了,老年人瞌睡少,那也是没有办法。

他们就在村子里散步,孙永富记起昨夜的情形,失惊:“老何,我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咱们本来是到这里来包水库,自己随便养点鱼儿钓着玩的。养上一年,让鱼贩子来把鱼捉了卖掉就万事大吉。你可好,竟然要弄冷水鱼养殖场,还养虹鳟和鲟鱼,问题是咱们会养吗?这么贵的鱼,估计要用高科技了吧。”

何水生:“老孙,这事也简单,不懂就学嘛。咱们回北京后,让朝阳联系一下这方面的专家,请他们来指导就是。管理什么的,请人就是,难道还能让咱们做老板的亲力亲为?”

“老孙,我跟你说,虹鳟钓起来有意思得很。你不是喜欢路亚吗?”

“是的,我最喜欢路亚钓,不过,基本上都是空军。”孙永富点头。

何水生:“等虹鳟养起来,你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不是,包水库养鱼自己玩是好主意,单总花费也不多,几千块就能弄好。”孙永富忧心忡忡:“可你现在这架势,又是亭台楼阁,又是弄成公园,那是要大干一场。看架势没有几万块下不来,说不定更多。”

何水生:“不就是钱吗,算不得什么。你我私房钱一两万还是拿得出来的,实在不行,问孩子们要点。朝阳和情情在东京那边赚了不少,据说都好几千万上亿了,就算咱们再这里投进去十来万,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孙永富:“孩子们的钱是他们自己赚的,咱们瞎糟蹋是不对的。”

何水生嗤之以鼻:“你也就这点见识,谁说是糟蹋钱,依我看来,这个项目是极好的,说不定还能赚很多。我跟你说,在咱们浙江,这些年就有不少个体户在养鳗鱼。”

鳗鱼在小日子非常受欢迎,鳗鱼饭是那边最喜欢的美食。不过,这种鱼没办法人工育种。于是,渔民每年都会去马里亚纳海沟那边捕捉幼苗,带回养殖场养成后,出口东京大阪,几年下来,就创造了一大批千万富翁,这比办工厂赚多了。

改革开放十年,沿海地区百万富翁很常见,现在更是出现千万大佬。那边又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十万不算富,百万才起步,千万才是富。

何水生笑道:“老孙,你以为我昨天是张口乱说吗?其实,我对这个项目是关注已久了,家父以前就是富商,我从小受到熏陶,基本的商业眼光还是有的。这个养殖场弄好,退一万步说,就算不赚钱,就算每年扔进去几万块又算得了什么呢?这里山清水秀,大热天又凉快的很。以后咱们每年带着老婆孩子和孙女过来住几天不美吗?”

孙永富抓抓头:“这里却是不错,挺凉快的,昨天晚上我就睡得不错。”

何水生:“好了,虹鳟和路亚钓的事情说完,我再说说鲟鱼。那鱼大得很,成年后,有三百多斤重。老孙,你难道不想钓钓这样大大鱼?”

“多少?”孙永富骇然,自言自语:“三百多斤的鱼,那钓起来得多过瘾啊,干,这件事咱们干了。”

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老何,你我都是退休老人了,现在创业,是不是晚了点,身体受得了吗?”

确实,二人都六十来岁,黄土都埋到胸口,再折腾就怕精力不济。

何水生笑骂:“胡说八道,怎么就晚了,甘罗十二拜相,姜子牙八十出山。我看新闻报道,你们四川的着名个体户杨义中,就是杨百万,一九一四年生人,他都七十二岁的人,现在不也在卖蚊帐,不也在工作?至于身体,老孙,你是不是不行了?”

孙永富吃不了他激,骂道:“放你的狗臭屁,我现在能吃能睡,能挑两百斤的担子,什么活儿干不了。这事我干了,咱也当一回资本家。”

其实,只要有钱,养殖场办起来挺容易的。其中最大的难点是技术上的,虹鳟和鲟鱼的育苗和养殖需要技术。

二人正琢磨着赶回京城,让孙朝阳联络一下那方面的专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不想,吃过午饭,正要开车离开,郝真信就急冲冲跑过来说,县长要见见他们。

孙永富一辈子见过最大的官是砖瓦厂的书记和厂长,一听说县长要见他们,有点畏惧。

但何水生却是见多识广的,去了县城,见到县长后,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一派江浙儒商风采。

说来也巧,县长以前竟然是学水产养殖专业的,他大学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是草鱼养殖。来顺义后,一直琢磨着怎么发展养殖业,带领县里老百姓致富。

一大早听到公社打电话过来汇报有人来投资,立即让把人请进城去。

听说孙何二人这个担心,他笑道,导师现在正有意引进国外鱼种,以后可以在这里搞个实习基地研究所什么的,所以,技术上可以得到保障,就是资金方面……

何水生点头:“资金上你们可以放心,我们先期可以投入十万块,如果不够,后续陆续增加。”

孙永富瞪大眼睛,心道:这事越搞越大了。

县长很高兴,握住二人的手,不住说:“感谢你们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实在太感谢了。”

八十年代,顺义县隔北京市区挺远的,有四五十公里。要到下世纪城市扩容的时候,双方的距离才拉到三十公里。

环北京贫困带且不说,实际上,二十一世纪的时候,顺义颇富。但这个时候因为国家经济刚起步,大都市还辐射不到这里。所以,顺义的日子也不好过。

当时,顺义的Gdp也就几个亿,到二零年代,竟达到惊人的一千六百多亿,真是沧海桑田。

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县长日思夜想就是如果让大伙儿富裕起来,看两了两个投资商,如何能不兴奋莫名。

至于何水生和孙永富在养殖技术上担心,县长心道:技术上根本就不是问题,只要你们带钱过来就好。

他也是干练,当下就开始给以前的导师打电话联系。

当天,二人和县里相关单位领导见了面,又签了几份让孙永富搞不明白的合同,算是把这件事给做成了。

招商引资是县里的大事,县电视台的记者也来拍摄报道。

县长哈哈笑着对对广播电视局的同志们说道:“你现场采访未免太简单了些,得把尊贵的客人请去台里专访啊。走,咱们一起去。”

这么多领导大驾光临,台里的工作人员都很紧张,同样紧张的还有孙永富,说话都不囫囵了。还好何水生是见过大世面的,温文尔雅,举手投足尽显儒商本色。

节目录制好后,县长和台里领导就带着大家参观。

就因为太紧张,播报新闻的两个播音出事故了。

女主播一紧张,杯子里的水倒在稿子上,完全不能用。

今晚上直播,这事儿闹大了。

还好男主播机灵,在倒数的时候把自己的稿子递给女主播让她年。

女主播:“今天县三小组织了一场暑假夏令营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处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男主播:“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

女主播:“一九八六年,顺义民营企业进校园专场活动举行,为待业青年提供了一百个工作岗位。”

……

男主播:“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女主播:“昨天上午,来我县投资的浙商一行人与我县县长及相关单位领导进行热烈的交流.”

男主播:“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

老何老孙大赞:“人才啊!”

县长笑起来,指着那个男主播对台长说:“这个小同志很机灵,不错,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