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51章 二人辩论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451章 二人辩论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吴胜邦:“迟春早同志你有什么意见?”

迟春早:“我认为,《棋王》直接引发了寻根文学的热潮,是开创之作。而鲁迅文学奖创办的宗旨乃是对现阶段国内文学创作的一次总结。如果没有这部代表性的作品,也违背了大奖创立时定下的公平、公开、全面的宗旨。”

下面的众评委纷纷点头,就有人小声交流起来。

确实,《棋王》刚发表的时候,读者也仅仅是将其当成一本知青小说,朝伤痕文学上靠。可仔细一读,却发现故事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一群下乡知青,在广阔天地吹牛打屁,聊美食,看电影,下象棋,抓蛇炖鸡,活脱脱一副春服既成的少年游。

作家竟将插队生活写得盎然有趣,让人读了,忍不住捧腹大笑。

但专业的文学工作者却在这本所谓的伤痕文学中读到了不同的东西,读到传统的中国文化,道家的棋,儒家的君子有所为,士大夫出世入世的人生态度。

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永远不能舍弃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都融化到我们的血液里面。

于是,很多作家都开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以一城一地独特的人文风俗入手。如今,寻根文学已经成为一大流派。在作家们笔下有瑰丽神秘的乡湘西,有富春江上游的打鱼人,有东北的潜水员,有山东高密的红高粱,有冈底斯的诱惑……一群寻根派的青年作家正冉冉升起,有成为未来文坛中坚架势。

如果这样一本开宗立派的作品都不能进复评,确实不能服众。

不料,吴胜邦却反问:“迟春早,我问你,开创一个流派的作品就必定是好的,是优秀的吗?”

迟春早:“我认为是。”

吴胜邦摇头:“我从事的是文学工作,你也是国内最着名的青年文艺理论家,在座的要么是从事了一辈子文艺工作的老同志,要么是学术界专家,那咱们就心平气和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所谓开创,就是写出一个前人从未触及过的题材,采取了前人从未使用过的写作手法。但作家在写出一部开创性拓荒性作品的时候,正处于摸索阶段,技巧和思想上尚未成熟,作品的质量未必就高。”

“小说中,现在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刚开始的时候质量也不行,就拿《尤尼西斯》这本书来看,其中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直到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意识流才算大成。”

“诗歌也同样如此,现在诗坛上谈得最多的是朦胧诗,朦胧诗又是怎么来的,就其根子则是美国以艾兹拉庞德为代表的意向派。庞德在世界诗坛的成就伟大吧,但他意识流开创之作《地铁车站》,恕我直言,是很粗糙,很经不起推敲的。”

“‘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湿漉漉的树干上花瓣朵朵。’写的是个啥?但就因为是开创性的作品,后人研究意象派诗歌的时候就绕不过去,仅此而已。”

吴胜邦又道:“还有,他的另外一首意向派开创性的作品《雾》,原文是这样,雾来了,在小猫的脚上。这是诗吗,你觉得有意思吗?所以,开创的东西并不是最好的,就好象后人提到演义小说都回想起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谁又知道第一个在茶馆里说三国故事的说书先生,那个说书先生难道不是开创?”

迟春早不服:“吴书记,你举的这些例子的前提是,那些开创性的文学作品质量不高。但孙三石的《棋王》写得如何,大家有目共睹。那部小说可是获得过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难道没有资格进复审?”

众人又都点头,说,是啊,《棋王》确实写得好,无论是从题材,写作手法还是思想上来看,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吴书记的的意见有偏颇。

迟春早又笑着说:“吴书记,我想问一下,您英语怎么样?”

吴胜邦:“学过一些。”

迟春早笑道:“刚您举例的那首意象派小诗《雾》其实在英语文学中是名作。Fog es on little cat feet.这句的精华在on,可以翻译成在上面,可以翻译成附着,也可以翻译成像。在语境中表示轻盈飘渺无声柔软,没有一定的英文读写能力,体会不到其中的好处,就好象是一个外国人理解不了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中的烈除了表示风大,还代表着肃杀之气。另外,诗作者不是庞德,而是桑德堡。所以,开创性的东西大多是好的,不然也谈不上引领一个文学潮流。我认为,吴书记对孙三石小说的看法是不客观的,有偏差的。”

在座的众人都是大学者,刚才听吴胜邦的一番言论时已经觉得不对劲,此刻被迟教授揭破这点,都忍不住抿嘴默笑,心道:这吴胜邦其实就是个官僚,没什么水平。

吴胜邦顿时涨红了脸,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中青年干部因为时代的关系,没有系统接受过教育,和在座的一群老专家老学者谈文学理论,很轻易就被打败。

他不禁恼羞成怒:“好,我承认孙三石的《棋王》质量不错,毕竟是拿过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大奖的作品。但是,我想问大家,这次鲁奖评选,孙三石有一本小说和一本散文集同时送审,合适吗?”

初春早:“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不合适的,送什么作品参选是各省市自治区、行业作协,以及各杂志社出版社自己的事情,只要作品符合规定,符合程序就好。难不成,我们还要跟人说能送什么,不能送什么?”

“笑话。”吴胜邦打断他:“今天孙朝阳可以送两部作品参评,明天他李朝阳是不是可以送三部作品过来?后天,王重阳是不是可以送五部,反正不违规。”

他愤怒至极,连孙三石的真名都爆出来了。

吴胜邦:“遇到那种知名老作家,创作了几十年,着作等身,刚才所有的项目都报,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集、杂文集、评论集、翻译作品、报告文学,都轮一遍,来个全面开花,反正总有一项能获奖,主打的就是一个十项全能,各位评委又该如何自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