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52章 只想给自己一耳光

迟春早:“怎么可能。”

“不可能吗,我觉得很有可能。”吴胜邦大声说:“老一辈作家谁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举个例子,我们最尊敬的茅盾先生,中短篇小说乃是现代文学的精品,他的《乡村三部曲》是文学的一座高峰。假如先生在世,下面推荐了他的作品,给不给奖?必须给吧。先生的散文也是好的,给不给奖?茅盾先生的文艺评论也是一绝,他评《水浒传》中林冲的思想转变过程,从误入白虎堂到风雪山神庙,再到逼上梁山,是在座各位搞文艺评论的必读书籍,给不给奖?同时茅盾先生还是翻译大家,他提出《直译与死译》的理论,大家应该都学过。先生两度翻译《简爱》,乃是国内《简爱》的最好译本之一,给个翻译奖应该吧。”

“可茅盾先生已经去世很多年了呀。”迟春早不服。

吴胜邦:“好,那我就说还没有去世的老作家,钱钟书先生的散文小说翻译论文都是国内一流的吧。即便是迟教授你的师兄汪曾淇也是什么题材都能写,对了,他的诗也不错,现代诗,旧体诗也是一绝。如果这些大家来参评,还把所有的奖项都报了个遍,怎么办?”

吴胜邦越说越激动:“最后,一个作家一口气拿了五六个鲁奖,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奖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如何保证?”

“这……”迟春早愣住。

下面众评委也是嗡一声骚动起来,这样的事情倒是不可不防。文坛上,全能型作家也不是没有,什么题材都能写,且能写的极好的也不鲜见,比如刚才吴书记举的茅盾先生这个例子,再比如远一点的鲁迅先生也是什么都能写。

当然,有此才情的作家基本都是大宗师,自重身份,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情。但凡事都怕例外,假如真有这么一个人一口气把所有项目都报了,且所有的题材都是精品,都有获奖潜力,那事情就难办了。

这事固然很不要脸,可像茅奖和鲁奖这种能够获取巨大声誉,且能够把声誉转化成实在利益的,谁经得起这种诱惑。

脸皮和兜里的铜子儿比起来,还是有人会选择后者的。

老作家或许不会干这种事,青年作家锐意进取,保不准不要脸面了。现在文坛上就有几位全能型青年作家,比如史铁森小说散文评论都写得不错,比如星星诗刊社的小叶叶编辑,诗歌、评论文章都是一流,散文也出了几本集子。

再比如今天会议上引起争议的孙三石,尼码严肃小说、通俗小说、散文每次都能引起洛阳纸贵的轰动。写的剧本《济公》还是当年收视率冠军。对了,他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好没有来参评,不然,你给不给奖……太折腾人了。

这人就是个捣蛋鬼。

他的手是被缪斯女神亲吻过的,那份才情,真的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吴胜邦:“其实这事我也是有责任的,是我在制订细则的时候没有想到这里面的漏洞,我向各位同志检讨。我没想到会有人这样不要脸一次送了两部作品上来,还都进入了复审。这个例子一开,后果是严重的。试想,如果人人都这么干,咱们以后的工作还如何开展?”

“今天他孙三石可以送两部作品,明天你是不是可以送四部五部,全面开花,总有一部能拿奖。这样一来,每到评奖的时候,大伙儿都在下面拉关系走后门,让各机构出版社杂志社推自己的作品,又是何等可怕的情形,对其他作家公平吗?而且,人人这么干,评委的工作量就会增加很多,大家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阅读上,还能做事吗?”

最后,吴胜邦道:“此风不可长,此例不可开,我们必须堵住这个漏洞,孙三石必须拿下一部作品。”

“同意。”

“同意。”

“同意。”

最后,几乎是全票通过了吴胜邦这个决议。

会议开了四个小时才结束,制定了新的细则,至此,本届鲁迅文学奖的初审胜利结束,选出了两百多部作品进入最后的复审。于是,初审评委会的工作圆满结束,吴书记对同志表示感谢后,就地解散。

前面说过,迟春早因为是沈先生和金先生的推荐,所以他是大奖赛终审委员会成员。按照流程,终审评委平时还担任和门类办公室的主任和副主任指导工作,但不用看所有的稿子,工作轻松了许多。

至此,第一届鲁奖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到开完会已经是下午下班时间,迟春早抱着碰运气的态度试着给孙朝阳办公室打了个电话。拜北京城市已经铺设完毕的通讯线路所赐,电话顺利接通。

迟春早大概说了一下今天会议的内容,道:“有两百部作品进入复审,最后各门类获奖作品加一起大约五十部,也就是说得奖比例是四比一,成功率很高。二万五千里只剩最后一里路。不过,最难的就是这一里。”

他又通知孙朝阳,《棋王》的参选资格他做主刷下去了,只保留《文化苦旅》一书去争散文奖。

迟春早说他是这样考虑的,《棋王》是寻根文学的鼻祖不假,在文学圈地位也高,但因为只是一部短篇小说,即便获奖也带不来多少好处,最多出版社出小说合集什么的收录进去,给个几十块钱稿费。

但《文化苦旅》不同,毕竟是一本书,一旦拿奖,可以冲一冲销量。每卖出去一本,你就实实在在地拿几毛钱版税,放进兜里的钱才实在。

而且,你和小花伞那边不是有真假美猴王那档子糟心事吗,所以,我就全力保《文化苦旅》。

孙朝阳忙谢道:“还是老迟你想得周全,这事以后还得靠你多做工作。”

迟春早却忧虑地说:“怕是做不了什么工作,我今天开会的时候当众挖苦吴胜邦没文化,触到他逆鳞了。朝阳,我也太尖酸刻薄了,属于职业习惯。后悔,就是后悔。”

他长叹道:“我是要努力给你争取,但有吴邦胜在,这事很难办。朝阳,你说我发什么神经嘲笑他啊,我现在只想给自己一记耳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