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391章 断水流大师兄

孙朝阳以为打电话过来的是陈西米,说实话他还真有点犯怵,因为过年的时候他和史铁森喝了一台大酒,把大史给灌醉了。

当时西米不在,铁森获得自由,不知道多开心,立即召集了京城的好朋友聚餐。

说起来大伙儿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见面,聊得上劲,不觉就喝多了。喝多了就开始胡闹,孙朝阳让史铁森脑袋上顶颗苹果,说自己最近看了《加里森敢死队》武艺大进,现场侍候各位爷一出飞刀表演。

史铁森不肯,说大伙儿打扑克吧,打跑得快,不带彩,贴纸条。

孙朝阳对打牌没多大兴趣,技术也差,最后一张脸被大史贴成了木乃伊。

闹完回家没两天,西米就写信给孙朝阳,题目是《与孙朝阳绝交书》,信中对着孙三石就是一通大骂,说你不知道铁森身体不好吗,肾病治了一年多才治好,还灌他酒?刁德一,你有什么鬼心肠?

孙朝阳很尴尬“这个小陈一点面子也不讲。”他心中也是后悔,喝酒误事,老铁身体真有什么好歹自己罪过可就大了。

拿起电话机听筒的时候,手竟然有点颤抖,平生第一次怕一个人呀。

不料电话那边却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朝阳,是我,周昌一。”

“啊,周主编您好,请问有何指示?”原来,打来电话的是西米的顶头上司,《当代》社的主编周昌一。

老周先是感谢孙朝阳的春晚赠票,让他全家度过了一个欢乐的除夕之夜,又问孙朝阳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作,记得投他那里去。

二人寒暄了片刻,周昌一问:“朝阳,鲁迅文学奖的事情听说了没有?”

孙朝阳:“刚听说,其实我也很意外,想不到竟然搞成了,我本以为这事还得拖个十年八年的。”

周昌一:“朝阳,你是否还记得前年春节我对你说过的话。”

孙朝阳:“啥话?”

正在这个时候,迟春早吃完午饭进来,坐在办公室里抽烟喝茶。

周昌一:“首先,我要向你道歉。当初我在你那里撂下豪言,说要给你的书争取很多奖项,但一年过去了,我这里却没有动静,未免食言而肥。”

孙朝阳:“周主编不要这么说,其实我这个人嘛比较俗,人生的目标只为搞钱。我的《暗算》还是你推荐到人民文学出版社那边出版的,我很感激。至于奖不奖什么的,倒不要紧,反正没几个奖金。”

“不,不是的。”周昌一道:“我是这么考虑的,《暗算》是一部优秀作品,普通小奖配不上,要拿就得拿有份量的大奖。而且,去年的各类文学奖少那是有原因的。首先,前面才颁发了茅盾文学奖,作协这边又在筹备鲁迅文学奖,所有的工作都在围绕这事展开。因此,去年时各类文学奖的空白年。但今年不同了。”

“朝阳,我打算推荐你的短篇小说《棋王》参评鲁迅文学奖。”

孙朝阳一惊起,下意识说:“啊……别。”

周昌一:“鲁迅文学奖只评中篇和短篇小说,因此只能推荐《棋王》。怎么,看不上鲁迅文学奖,还是怕拿不了大奖,来一个陪太子读书,丢了脸面?首先,你这个年龄,是拿不了茅盾奖的,我也没办法帮忙,但鲁迅奖却好说。不用担心,我们当代社在文学界还是有份量的,四朵金花嘛。”

孙朝阳:“不是,《棋王》发表在四川的《青年作家》,就算推荐也该是那边推荐才对,你当代社的人横插一杠子算怎么回事?”

“青年作家,他们那边推荐上去能保证拿奖吗?”周昌一颇为不屑:“我打算通过北京作协这边给你报上去的。”

周昌一现在既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是北京作家协会的,在北京协会他还挂了个职务。

老周的意思是,他打算推荐了孙朝阳,以其当代主编的影响力,让孙朝阳过审读小组那关不难。至于终审,他也可以做做工作。《棋王》的质量极高,又是寻根文学开山之作,大概能有一个好结果。

孙朝阳忙道:“老周,我这里有点特殊情况。”

他就把天津那边要推自己的《文化苦旅》一事给周昌一大概说了一遍,苦笑道,一下子推了两部作品,这不是撞车了吗?而且,别人都是推一部作品,你孙朝阳直接干两本,你什么意思?

这难免引起物议,让评委反感。

周昌一也没想到情变成这样,霸道地说:“桨多打烂船,确实不好,天津那边别申请了。我答应过你要为你申请各类奖项,现在是实现承诺的时候了。就这样吧,你等着我的好消息,挂了!”

说完,就结束了通话,不给孙朝阳废话的机会。

老周霸道,孙同志有点没奈何。

刚挂电话,成都那边又有电话打过来,是《青年作家》编辑部肖轻云打来的,她笑嘻嘻地说昨天接到当代社周昌一主编的电话,说了推荐《棋王》参加评审的事情,社里很重视,决定做做工作。另外,还请了周克勤同志帮忙打听消息。

孙朝阳心叫了一声“卧槽!”

肖轻云笑道:“青年作家和周昌一编辑对此事都很上心,还有周克勤帮忙,另外,王火同志也知道了,这才是‘时来天地皆协力。’你孙三石如果最后拿不到鲁奖,自己去跳府南河吧。”

孙朝阳顿时说不出话来,心道:我这才是运去英雄不自由,不对,我运气挺好的,大伙儿都在替我攒劲。可是,我只想让《文化苦旅》拿奖。文化苦旅关系到销量,关系到大笔的收入啊!

老周挺霸道,未来在文学界地位颇高。肖轻云是自己出道时的伯乐,拒绝的话如何说得出口?

迟春早在旁边听完电话,忍不住笑出声来:“朝阳,手心手背都是肉,两部作品都要推荐上报,难以取舍。”

孙朝阳:“老迟你还在啊,蹭完午饭你还想蹭我晚饭吗?”

迟春早叹息:“怎么进评委会这事,我没有主意,心里有点乱,这不是想跟你商量一下吗?我进了评委,无论你送审的作品是《棋王》还是《文化苦旅》反正那一票肯定给你,我还可以帮你拉几票,如此,你鲁奖不就有了吗。”

“你跟我商量什么,我也没辙啊。”孙朝阳心中也乱,扔了一包万宝路香烟给老迟,自己则捧着一杯正山小种,边喝边和他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孙朝阳突然把杯子一放:“老迟,我有个主意,也不知道行不行。如果搞成了,说不定你还真能进评委会。”

迟春早身体一直:“愿闻其详。”

孙朝阳:“老迟,你听我分析。能够进评委会的,要么是文学界的大作家,要么是大评论家,要么是全国第一流的大专家大学者。你的水平是有,可离大还是有点点距离。如果能进评委,对你以后的事业确实有很大的帮助。这届鲁迅文学奖,我个人意见是让《文化苦旅》拿奖。有你在,得奖的几率也高了许多。那么,怎么才能让你进评委呢?一般来说,评委都是中协领导定的,你我人微言轻,在那边也说不上话。不过,咱们是不是可以让一位文学大家,文化大宗师推荐你呢?只要有这么一位大师推荐,你进评委的事情不就妥了。”

“好主意。”迟春早激动:“朝阳,你不会是去找巴金巴老吧?”

孙朝阳:“想什么呢,我能见到巴老吗?再说,老先生为人正直,神仙一样的人物,才不管这种事。我厚着脸皮去上海,最后的结果是被教育一通,灰溜溜回来。”

迟春早神色一动:“你不会是请冰心谢先生推荐我吧?”

“也不可能。”孙朝阳:“谢先生退休很多年了,门生弟子也少,影响不到那边去。”

迟春早:“那你说找谁吧?”

孙朝阳:“沈从汶沈先生?”

迟春早眼睛大亮,击节叫好:“对,只要沈先生能推荐,这事肯定成功。可因为莽流的事情,大家再见面难免尴尬,沈先生也没有理由推荐我呀?”

要说在文学界的影响力和能量,巴金推荐自然是最好的。不过,老先生不会开这个后门的。沈从汶的影响力也不小。他从三十年代开始就做大学教授,后来又进社会科学院做学问,带了一辈子学生,门生弟子遍天下,跨好几个文化行业。文学、历史、考古。

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沈从汶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各大学都有相关的研究机构。没办法,人家弟子多,且个个能打,颇有红学的架势。

不过,沈从汶研究还是比不上红学。在后来,官方民间的红学研究机构达到惊人的上万之巨,简直就是骇人听闻。孙朝阳死活也弄不明白这么多人研究《红楼梦》意义何在,又得靡费多少公帑?真可谓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国家也没有办法。

孙朝阳的意思是,现在既然还没有人搞沈从汶研究,那么,迟春早可以先行一步,搞个课题,把这个新赛道给抢了。

“啊!”迟春早手上的烟头落到地上,激动得颤抖起来。搞过学术研究,尤其是文科学术的人都知道,弄课题其实很简单。不外就是那些老生常谈的话儿,写几篇论文,发表到有分量的刊物上,齐活儿。

难就难在另起炉灶,搞一套全新的类别。

沈从汶研究国内还没有人搞,自己这不是开宗立派吗?到时候,项目研究经费那可是海了去,又涉及到多少现实的利益。

最后,自己这么一开宗立派,变相就成为沈学的断水流大师兄,地位尊崇。

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个沈从汶研究要从何开始,又该怎么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