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331章 孙小小的社会实践

孙朝阳外婆忽然感慨:“你对你妹妹真好,不像隔壁黄二娃。”

隔壁黄二娃前天刚跟他三妹打了一架,一样是因为妹妹回娘家拿东西贴补夫家。

八十年代大伙儿都不富裕,孩子又多。成都平原虽然富庶,但农民人均耕地只有七分半,每到年底家里粮食吃光,日子过得就恼火了。

黄三妹也穷得不行,跑娘家来求援。黄母趁黄二娃不在,把家里大米装了一麻袋,让老三快跑,别让你哥逮到。

谁料黄三妹刚走到村口,迎面就碰到黄二娃,兄妹俩就吵了起来。

然后,黄二娃就把黄三妹摁地上捶了一顿,气得他们母亲到现在还躺在床上哭,两天水米不进。

孙朝阳舅舅道;“妈你这不是废话吗,我和妹妹都是你肚子里落下来的肉,真正的血脉至亲,她要什么我能不给。她挨饿,咱陪着就是,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贫穷让亲情都变得淡漠,但这点在他们之间并不存在。

舅舅:“老这么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当过兵,有了见识。现在是民兵连长,又有力气,家里还有些积蓄。我琢磨着咱们山里头不是有页岩矿吗,那可是烧砖的好材料。永福和月娥都是砖厂的老工人,熟悉这活儿。听月娥说永福腰出了问题,心脏也肥大,以后估计上不了班。要不,我弄个小砖厂,让他们过来指导指导?”

外婆:“他们在厂子里都是干体力活的,懂什么烧砖?”

舅舅:“他们不懂可以让厂子里的工程师什么的来指导指导啊,该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咱也不亏待他们。”

孙朝阳外婆跟儿子抬杠:“人家好好的国营单位工程师,为什么要指点你,那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吗?再说了,政策一时一变,就拿我们生产队这几十年来说吧。今天说分土地了,明天又搞集体农庄,后天又包产到户,谁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妈心里害怕啊。”

老太太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确实很担心。

舅舅心中也没有底,想了想,道:“我明天进县城给孙朝阳打个电话,问问国家政策,再让他给我寄点烧砖技术的书回来。他有文化,北京又是大地方,应该比我懂。”

打电话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尤其是长途电话。

舅舅也就是抱着碰运气的想法去试试,如果打不通就写信。

孙朝阳每月会给舅舅和外婆写封信,寄点老人家爱吃的零食,信中留了通讯地址,还有一个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是音乐公司的。

孙朝阳舅舅等了不到半个小时,竟然通了,而且孙朝阳竟然就在电话那头。

对于舅舅要办砖厂的事情,他感到很高兴。在上一世,舅舅八十年代也有过这个打算,筹划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却改了主意。当时,生产队的某人在成都建筑工地干活,每月二十多块工钱。工地上缺人,于是他就跑回村把舅子老表弟兄都叫过去了,很不幸舅舅也在队伍当中。于是,本来要成为像《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那样的企业家的舅舅就此错过了一场财富机遇。

孙朝阳急忙对舅舅说,现在国家鼓励私营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一种补充,你大可不必担心。现在的政策是越来越松,再过两年就会全面开放。不信你上街看看,街上那么多做小生意的,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多大方便,难道把他们都给抓了,大家在退回去过以前的苦日子,那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舅舅连声道,朝阳你是大作家,又是国家干部,比我懂政策,你说能干,那我就干起来。

孙朝阳说,开砖厂的书我托人给你买,我爸爸妈妈一把年纪,他们又不懂技术,能帮你什么忙,再说了,过两年我还打算接他们到北京养老,一家人团聚呢!至于技术人员,舅舅你忘记了,我也是砖厂出来的,到时候我给你一个名单,你去请他们兼职。对,都是技术好的,而且又缺钱的那种。

舅舅:“这年头,谁不缺钱呢?”

孙朝阳又听舅舅说到父亲的腰椎间盘突出,心脏也有问题,大惊,忙说,好好好,我知道了,过年的时候我抽时间带他去医院看看。算了,我现在就去打听,舅舅,不说了,不说了,等我写信给你。

又过得十几日,元旦刚过,北京的信来了。

是孙朝阳的,随信还有四本机砖厂的技术资料。另外,还有一张汇款单,汇过来五千块钱。

看到汇款单,孙朝阳舅舅脑壳嗡嗡的,手心脚心全是冷汗,这可是城里工人十年的收入。

他又给孙朝阳打电话,电话奇迹般地通了,外甥很巧地就在电话那头。

舅舅说:“怎么寄这么多钱,我有钱,够开个砖窑的。我不要你的钱,等会儿就给你汇过去。”

孙朝阳:“既然要干,就干个大的。弄什么小砖窑,直接拉电线,上机器。咱们亲兄弟明算账,钱不是给你的,是入股。”

舅舅唾了一口:“什么亲兄弟,我是你舅舅,孙朝阳你没大没小。”

孙朝阳压住笑声:“对了,入股的不是我,是小小,要谢你谢小小吧。”

舅舅一呆:“小小怎么了?”

孙朝阳:“这事我跟小小聊过,她是成年人,家里的事情也应该参与。她不是喜欢理工科吗,寄回来的书籍都是她帮忙找的。小丫头片子对办厂也有兴趣,这几天正在看相关资料呢!说是等明年暑假就到你厂子里实地考察。小丫头志向可大了,说以后大学要学电子,将来还要办无线电厂。我说,好,办厂搞实业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咱们就从小处干起。舅舅,你别推辞,帮小小弄厂,也算是她的社会实践。以后有什么问题,你和小小书信联络吧。”

孙朝阳舅舅喃喃道:“拿五千块钱办厂,搞社会实践,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

孙朝阳现在很有钱,他也有意为妹妹孙小小置办家产。人蒋见生的儿子蒋小强,小小年纪,就坐拥十几套上海房子,三十多万存款,二妹可不能输。

不过,每当孙朝阳提起要给孙小小买房的时候,二妹就说,物质上的东西我自己以后能挣,不要你的东西,孙朝阳同志,你太俗气!

孙朝阳倒有点郁闷了,现在的年轻人志向真远大啊,给财产都不要,不愧是最后的理想主义者。

孙小小既然说俗气,咱就整点不俗的。

于是,孙朝阳就用孙小小的名义让她给舅舅投资。

这下,孙小小倒是接受了,觉得这是一个观察社会,锻炼自己能力的好机会。

孙朝阳心中装着无数个投资的项目,在未来都是可以赚大钱的。不过,他倒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干商业的料,自带赔本buff,就打定主意,在未来十多年时间,不断投资妹妹,让她在搞科学研究的同时继续社会实践下去,比如几年后的乡镇企业,九二年的股票,二十一世的地产、互联网什么的……

现在,一切刚开始。

孙朝阳的兴趣不在商业上,他还是搞他的文学。

孙朝阳舅舅从邮局取了五千块现金,回到村里,立即召集了民兵们来家里商议。

门窗都紧闭着,院门口还让孙朝阳外婆和舅妈放哨。

舅妈也是女民兵,手握钢枪,飒爽英姿不让须眉,谁敢不听阻拦闯会场,她就敢搂火。

二十多个民兵齐聚堂屋,桌子上摆满了碗,里面斟满了美酒。

舅舅“当”地把黄鳝尾小插子钉在桌上,森然道:“刚才我说的话已经很清楚了,愿意跟我干的,就喝了这碗酒。以后就是革命战友,可以把后背交给他的老表弟兄。放心好了,我会带上大伙儿过上好日子。不愿意干的,现在可以走了,以后我杨某人还当你是朋友。毕竟,做这种生意,那是担这血海干系,说不定那天政策变了,就要进去吃牢饭。大家都是有家有口,不愿意冒风险,我能理解。但是,如果出去了敢乱说话,就别怪我刀下见真章。”

说着,他端起碗。

一个青年农民走上前来,端起碗,道:“我穷怕了,我也不管将来怎么样,但凡今天能吃一口饱饭,就算明天被枪毙也值了。”

“对,值了!”又有一个人上前端碗:“地里种的那点粮食,每年除了交公粮,根本就剩不了几个,遇到年景不好,还倒找补,这日脚我是过腻了。哪怕能过一天好日子,咱就敢玩命。”

第三个人:“给钱,我什么都做。”

大家陆续站起来端碗。

忽然,一人大哭:“我太穷了,我摇裤烂得露出鸟儿来了,都没有出门穿的裤子。大家都是人,凭什么我这么穷,我不服,我不服!”

他是村里的老鳏夫,父母兄弟皆亡,天煞孤星一个。

现在是包产到户了,可因为没劳动力,穷得要命,实在是没辙了。

他抓起插在桌上的匕首,朝手掌心一划,鲜血淋在酒中。

这是歃血为盟。

“干了!”

咣——

二十多口碗摔在地上。

院门口,孙朝阳外婆摇头:“好好儿的怎么摔碗了,咱们明天拿啥吃饭啊?“

舅舅这边商量开砖瓦厂的事情不表,孙朝阳父母在家里开始包粽子,打算粽子一包好就去北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