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52章 基层,绝对的基层

今年是首届茅盾文学奖,在这一奖项设立之前,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是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短篇小说一直是中国文学的强项,就孙朝阳看来,其写作手法,其文学观念,都非常先进,比西方文学要强上许多。

西方文学强在长篇,没办法,市场经济,书越长才越卖钱。巴尔扎克常年个人财务危机,一辈子都靠长篇小说稿费撑着。为了多赚钱,那位老先生的小说中,光客厅里一盏台灯罩上的花纹就敢写三百个单词,客厅布置写一千个单词,房屋墙壁上攀附的常青藤再给你来上一千个单词,水得丧心病狂,乃是水文的老祖宗。

如果巴尔扎克去写不赚钱的短篇小说,早不知道饿死多少次了。

欧洲十八十九世纪也不是没有人写短篇小说,比如莫泊桑,比如契柯夫,不过人家有钱,不靠写作生活,短篇只算是休闲之作。至于二十世纪的短篇大家海明威,他功成名就靠的也是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他的主业也不是作家,而是记者和战士。

中国的现代文学从一开始似乎就受到古典文学《唐传奇》明清笔记体小说的影响,天生就喜欢短篇小说这一文体,也擅长写这玩意儿。就算是四大名着,除了《红楼梦》,其他三本的章回体真拆开了,也是一个个短篇小说故事儿。

有这种传承,短篇小说已经被现代作家们玩出花儿来,每年都有无数精彩的作品问世。另外,中国当代作家还在短篇小说中创造出中篇小说这一新门类。

按照西方的小说分类法,三万字以下都都归类为短篇小说,三万以上则是长篇小说。中国作家发明的中篇小说在三万字到十万字之间,兼顾了短篇小说的意味和长篇小说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的故事,详实的时代背景,算是文学中的一大创举。

次日下午两点,孙朝阳参加短篇小说颁奖典礼,地点就在宾馆会议大厅。各文化部门都有人与会,还来了许多记者。

先是作协主席巴金同志致辞,接着是作协书记处书记光未然同志致辞。

这两位长者都是作家们心目中的偶像,大伙儿鼓掌把手都拍红了。

再接着是获奖作家代表发言。

在真实历史上,发言人是着名作家蒋子龙。蒋子龙是工业题材作家,作品叙事宏大,紧扣时代脉搏,被改编了好几部电影,声名远扬,是最近几年的获奖专业户。

不过,今年有励志典范史铁森在,却抢了蒋先生些许风采。获奖作家代表变成了老铁。

史铁森很激动,上台大概说了一下自己在创作路上的心路历程,感谢各位领导,感谢自己的责任编辑,感谢文学路上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最应该感谢的是他去世的母亲,母亲在世的时候,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可惜妈妈却看不到今天这一幕了。

大家听得心中一阵唏嘘。

孙朝阳一向是个没心没肺的,但看到台上史铁森眼睛里的泪光,自己的眼睛也红了。

史铁森最后说,他绝不辜负领导和朋友们的期许,今后会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讲完话,就是颁奖仪式了,二十多个获奖作者陆续上台,从巴金和光未然手里接过奖状和证书。

然后合影,散会。

说是散会,其实大家根本走不了,因为要接受记者的采访。另外,出版社那边还要给大家出书,需要作家们签字确认。

巴金联系了上海文艺出版社,要给获奖作品出个合集。另外,他和光未然刚才的讲话也要刊载在上面。稿费嘛,也就那回事,一部短篇小说十几块钱的样子。

但影视改编那块的钱就多了。

已经有电影公司的负责人来到现场,拉住作家们攀谈。和真实历史上一样,梁晓声的《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航鹰的《明姑娘》喻杉的《女大学生宿舍》因为题材适合影视化,受到各大电影厂追捧,开出不菲的版权费。

但幸运儿毕竟是少数,获奖作品中绝大多数并不适合改编。

孙朝阳倒觉得无妨,别说自己,就连已经有好几部作品拍成电影的铁凝铁主席的《哦,香雪》不也没人买。

史铁森的散文化写作的小说也天生不适合改编,但他今天出尽了风头,从头到尾都被记者包围着。刚开始的时候还很激动,后来就有点烦了,急得满头是汗。

还好,作协的一位领导给他解了围:“各位记者同志散了吧,铁森同志还要赶今天晚上的火车下基层采风,再耽搁就要晚点了。”他又朝孙朝阳招手:“孙三石同志,你跟我来。”

孙朝阳大喜,上前推着史铁森的轮椅就走:“老铁,想不到咱们竟然做了一路,缘分啊!”

作协领导:“你和史铁森不是一批的,他参加的是群众团体坐火车去秦皇岛,你是预备党员要去西苑乘飞机。”

孙朝阳顿时明白,史铁森应该是去风景区参加中协的笔会,顺便旅游。而自己大约应该是去艰苦地区党建。

咦,不对,旅游乘火车,我去党建却乘飞机,这不符合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啊!

自从穿越到八十年代以来,孙朝阳北京四川来回跑了两趟,被漫长的旅程折腾得够呛,无比怀念二十一世纪的飞机。

又听说这个时代的飞机上可以抽烟,可以喝酒,喝的还是茅台,座位还宽敞,比头等舱还头等舱,顿时悠然神往。

当下,就和史铁森挥手作别,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去了西苑。

当他看到自己所乘的飞机的时候,一丝不妙涌上心头,这玩意儿外表傻大黑粗到处都是铆钉,看起来要散架的样子,不像客机啊!

机舱里也非常简陋,全是冰冷的金属,只靠舱臂的地方一条长椅,相当的赛博朋克。

椅子上坐了好多人,看孙朝阳到,都点了点头,示意他找个位置坐下,

孙朝阳身边是个三十出头的青年,身材板正,一看就是军人出身,他很麻利给孙朝阳挂上安全带,叮嘱:“等下起飞的时候你应该很难受,如果耳鸣,就做吞咽动作缓解。”

孙朝阳:“这似乎是一架军机。”

“对,安22,雄鸡,军用运输机啊。你是下基层的作家吗,贵姓?”青年伸手跟孙朝阳握了握手:“李存保,济南部队的创作员。”

孙朝阳:“孙三石,啊,是你……咱们这是要去……”

李存保:“去老山,下基层。”

“啊,我靠,是够基层的。”孙朝阳大惊,心道:妈的,被中协那几个小领导整了。苍天啊大地啊,我想去秦皇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