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151章 小老乡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151章 小老乡

作者:水下五米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3:45

巴金出生于一九零四年,到现在已经是七十九岁高龄。如今的他已是满头白发一脸皱纹。

他在建国前就是创作力惊人的作家,迄今已有几百万字作品问世,可谓着作等身。加上大量的社会工作,已经戕害了他的身体。尤其是在七二年妻子着名作家萧珊去世后,精神上受到极大打击,从那时起就处于退休养病的状态。他虽然兼任《收获》主编,却不负责具体事务。

巴老笑完,又道:“朝阳你的处女作是发表在《青年作家》上的吧?”

孙朝阳恭敬地回答:“是的,也就是这次的获奖作品《棋王》,青年作家创刊号上还刊载了先生的文章,后辈能够把小说发表在那期,排在先生后面,诚惶诚恐。”

巴金:“你的小说我看了,很有趣,写得好。那种诙谐幽默,以及骨子里的乐观是咱们四川人特有的。四川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不安逸。即便生活再困难,也要想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意思。正所谓,只要死不了,就得涮坛子。”

孙朝阳和巴金的秘书都同时笑起来。

巴金又道,他眼睛不好,尤其是五十岁以后老花得厉害,读书看报很吃力,又长期躺在医院病床上,很是烦闷。咱们文人,一天不读书,就好像菜里没放朝天椒,总觉得少了些滋味,不吃辣椒就不懂得革命。

他的两个娃娃都生在上海长在上海,饮食习惯和上海人一样,自己却跟他们吃不一块儿去。

娃娃们说,现在的小说都写得挺苦,怕他读了心里难过,影响休息。

“但不看书也不行啊,于是娃娃就拿了些轻松的书给我看。”巴金说:“其中就有你这个小老乡的《棋王》。”

孙朝阳:“惭愧,那书是我乱写的,入不得先生法眼。”

巴金:“咱们作家,进行艺术创作,首先就别想我一定要表达什么宣传什么控诉什么,不要一开始就想要塞给读者你的价值观。文章,最重要的是可读性,至于你的观点,不过是附带。读者读了你的书,觉得好了,才会潜移默化接受你的观点。就好象我当初创作家春秋的时候,仅仅是想写爱情,写当时候年轻人对新生活的向往。”

孙朝阳:“对对对,小说首先要好看。如果一本故事书不好看,那就太搞笑了。”

巴金问:“刚才你和其他作家在观念上有分歧,我个人认为,西方文学还是有好的值得学习的地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孙朝阳忙说是是是,又鼓起勇气道,先生,后辈觉得,中国作家首先要写的是是中国自己的故事,写中国自己的故事给中国人看。中国小说起源于《搜神记》《唐传奇》经过民间口口相传,又经过茶馆说书先生二次创作,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演绎形式,这才有四大名着。新文化运动固然引进西方的一套创作方法,但骨子里还是传统的一套东西。西方意识流也好、魔幻现实主义也好,后现代主义也好,对我们来说好像很摩登,好像很潮流,其实演绎的也是他们传统文化里的东西。比如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以马尔克斯为代表,他们的作品中有大量的西方神话、美洲土着人文风俗,从某种意义上也是非常古典的。况且,加西亚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霍乱流行时的爱情》可是一本标准的现实题材小说,也是他影响力最大一本。

现在很多青年作家盲目追求西方潮流,以为那才是最先进,最时髦的,却不知道,那些所谓的西方流派对欧美人来说,也是传统的一部分。若强要去学,就是画虎不成。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作家,还是要从传统中找到自己的根,用最简单朴素的语言写出人民群众乐意去看且看得懂的故事。

后辈在平时读书学习的时候,专一挑老作家们的作品阅读,每每都有不小的收获。《水浒》是后辈案头必备书籍,孙梨先生的白洋淀系列,老舍先生的所有小说,茅盾先生的乡村三部曲,都是我最爱的作品。

孙朝阳最后道:“在后辈看来,这几位先生的艺术成就,并不输于西方的所谓文学大师,输于那什么诺贝尔奖作家。我们这一代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的青年作家因为历史原因,被突然涌入的大量信息弄蒙了,心乱了,甚至对欧美纳头便拜,后辈深为不齿。我以为,咱们应该有文化上的自信,思想上的自信。”

他在说话的时候,巴金点了一支烟,默默听着。

等孙朝阳说完,巴金微微颔首:“创作要允许年轻人勇敢探索,但也要允许作家守卫传统,最后不也是为了繁荣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殊途同归。”

二人谈话中,巴金的秘书一直拿着笔记本和钢笔在旁边记录,听到这话,忙记下来。

巴金递了支烟给孙朝阳,孙三石同志忙说自己不会。巴老又让秘书拿了糖果过来,笑着说自己血压高,儿女都不许他吃糖,但还是忍不住偷偷藏了一些。

四川人嘛,爱吃,会吃,但吃得却不讲究。

接下来,巴金也不跟孙朝阳谈文学,就问他现在成都的情形,问大慈寺现在怎么样,银杏树还好吗?孙朝阳回答,大慈寺在特殊时期受到过冲击,现在已经恢复了,银杏长得好,每到冬天,黄叶落了一地,很好看。对了,东城根街的白果树也长得好,就是环卫工人不解风情,每天一大早就把叶子扫走。

巴金哈哈大笑,说,确实可恼。

他又问新津那边现在是什么样子了,他小的时候有个同学是那里人,每年夏天都要过去玩一趟。孙朝阳回答说,新津的通济渠已经修复成宋朝时的模样,最近江上好多打渔人打了河鱼去市场卖,抓了几次抓不干净,也就罢了。

巴金说,那江里出产黄辣丁,滋味绝美,当年天天吃。黄辣丁在江南又叫昂刺鱼,可惜就是多了股泥腥味,不如新津的鲜甜。

说到这里,老先生的眼睛里突然有些湿润,竟走了神。好像正在回忆少年时的成都,回忆大慈寺、青羊宫、武侯祠,回忆岷江的渚青沙白,水鸟翔集,锦鳞游泳,回忆那悠闲的蜀中岁月。

少不入川,有志者终归要走出去。他去了上海,去了南京,去了法国,故终究是回不去了。

在二人拉家常期间,巴金在秘书的搀扶下去了趟厕所。此刻,见他动了感情,秘书忙提醒道:“巴老,时间已经很晚了,您该休息了。”

孙朝阳忙站起来:“先生,后辈很荣幸聆听您的教诲,打搅了,先行告退。”

巴金说了很久的话,已是满脸疲态,他伸手和孙朝阳握了握,道:“谢谢小老乡来陪我这个老头说话,以后如果有机会去上海,如果你有空闲,咱们再摆摆龙门阵。小黄,送送我的小老乡。”

秘书姓黄,他送孙朝阳下了楼,用责备的语气低声道:“孙三石同志,老先生身体不是太好,你汇报的时间长了点。”

孙朝阳有点不好意思:“四川人话多,一摆起龙门阵就收不住。”

小黄一笑:“看得出来,领导也挺喜欢跟你唠。对了,刚才老先生上厕所的时候,委托我给你写一封推荐信,推荐你进中协做创作员,随便把会入了。另外,他老人家还说了,孙三石现在拿得出手的就一部短篇小说,分量不够,还得多创作。四川人爱安逸,但安逸和工作中得找到个平衡。”

孙朝阳听得心中一阵狂喜的同时,又很惭愧。

刚才晚饭的时候,为了替史铁森助拳,他已经把中协那群小领导和几位作家得罪了个遍,痛快是痛快了,但入中协,做创作员的事情估计也黄了。

不过,现在有巴金出面推荐,谁敢反对?

说起中国现代文学,有四个宗师级大人物,郭沫若、鲁迅、茅盾、巴金,被人称之为郭鲁茅巴。如今,前三位已经驾鹤西去,只剩巴老一人。

巴金就是国宝,他说一句话,比谁都好使。

显然,孙朝阳刚才的应答很得老人家的心,观点被其认同了。

还有就是,巴金现在可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作协是群众团体,领导这一团体的是书记处,也就是光未然。

负责日常事务的则是专职副主席。

至于主席,一般来说都是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镇场子,平时并不管事的。只重大场合的时候出席一下,比如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颁奖仪式和接下来的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

但推荐孙朝阳入会,做创作员,却在他的职责范围内。

如今巴老是四川文学界的一面旗帜,关照一下孙朝阳这个小老乡也很正常。

孙朝阳自然狂喜,但他还是觉得羞愧。羞愧的是,自己如今拿得出手的就《棋王》这部小说,确实分量显得有点不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