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七零之我靠纸扎手艺混的风生水起 > 第1051章 亩产2

袁平也非常的开心,因为这次靠山屯亩产的出炉,让他明白自己的杂交水稻是真的成功了,而且不单单是在湘省那一种环境,在寒冷的北三省也同样成功了,这预示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他相信这个数据报回农科院之后,一定会让整个杂交水稻研制小组沸腾的。

所以尽管周边围的人非常的多,大家也是七嘴八舌的在跟他说着这个那个,但他依然是面带笑容。

他的话很中肯,这些想要找他说第二年试点的村民以及大队长也明白他说的在理,所以一个个也都慢慢的安静下来,寻思着回村里该怎么把村里给弄一弄,有水的开始挖水渠,没水的想办法从什么地方弄水过来,毕竟种水稻是需要大面积水田的,没有水一切都是虚谈。

“那如果说弄试点的话,到时候会不会也派技术员过来,毕竟我们也是头一年,弄这个没有技术员的话,我们心里也不踏实!”

“如果试点下来肯定会派技术员,但是肯定不会像这次一个村一个技术员。

毕竟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员可以派出来,但我可以保证,肯定有技术员会到各村进行指导,到时候我觉得可以向靠山屯的这个办法学习,晚上大家到一个固定的地方,让技术员给所有村民讲讲种水稻的知识,让大家能够尽快的熟悉起来。

在这个冬天我觉得你们也可以派人来靠山屯学习一下,毕竟他们已经学了一年,而且有了一年的种植经验,相比于你们懂得多一些。”

试点的事情虽然说袁平不敢百分百保证,但是基本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有靠山屯这个成功案例,扩大试点规模的话,一定会优先将靠山屯周边的这些村子划到范围之内,甚至很有可能会跟这边的青山县进行合作,让整个青山县都进行试点,也未尝没有可能。

但是技术员这个事情肯定不可能像靠山屯一样,一个村一个,他们农科院本来就没有太多人,这次能够派向前进来靠山屯,已经算是力排众议了,想要再多派几个人比较困难,只能说如果说试点扩大到全县的话,可能会派两三个技术员,但如果只是几个村的话,大概率还是只有一个技术员的。

所以袁平觉得这些村子想要明年种植水稻的话,可以趁着冬天猫冬的时候,来靠山屯找靠山屯这些已经有一年种植经验的村民进行学习。

说实话,对于高山屯他真的觉得挺不错的,各方面都比其他的村子其他的地方要积极。

在没有达成种植水稻试点之前,他们就自发地开始学习,而且是全村学习,在向前进入住之后又让向前进每天晚上去给他们讲各种知识,这样的态度,反正他没有见过。

就像今天旁边这些开口找他想要加入试点的村子,他也没听说有村子提前学习的,光是观望了,并没有真真正正把心思下在这里的。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我们准备这两天就安排村里的骨干来靠山屯这边学习!”

之前所有人都是观望,虽然看着地里的水稻都觉得收成肯定不会低,但是没有具体看到数据,没谁真的下狠功夫。

现在确定靠山屯水稻亩产能够达到小一千斤,所有人都疯了,没有哪个村子能够不眼红,所以此时安排人来学习已经是所有人所有村子的共同想法,必须把这个种植水稻的技术学到手,这是关乎着村子明年能不能吃饱肚子吃好的问题。

简单聊完以后,这些外村来的人基本上都回去了,他们之前帮忙,之前在这边就是为了想要确定一下水稻的亩产现在有了具体的数据,他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回村子里,发动全村的人开村民大会,把这个事情透露一下,然后选出要来这边学习的骨干。

这两天靠山屯在收割水稻,别的村基本上没有太多农忙的事情要做,所以他们决定先派一些人来学习收割以及打稻子的技术,等所有的收割完成之后,他们会再派人到靠山屯学习如何种植的事情。

所以随后几天,靠山屯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村子的人在收水稻,而是一附近很多村子都派了不少人过来帮忙。

对于这些人靠山屯当然是欢迎的,毕竟人家是免费来帮自己干活的。

甚至于赵大山还表示这些人来村里干活,不能让这些人自带干粮,他们来干活这几天的饭靠山屯管了。

说实话,靠山屯这两年生活确实好了不少,所以虽然在平时好像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真当跟外村一对比还是能够对比出来的,最直观的就是在中午吃的饭上,现在靠山屯觉得这些饭都是正常,但是对于外村来说,他们觉得靠山屯的人真的是不错,知道他们来还特意做了好的,而且是顿顿都是好的,这让他们更是对靠山屯赞不绝口,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饭其实已经是靠山村普通村民的正常餐食。

而这些人以及靠山屯这些村民也第一次体验到了什么叫粮食堆成山。

靠山屯地处北三省,北三省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地广人稀,所以村民们虽然不多,但是地很多,之前说过靠山屯有六百亩地。

一亩地产量在九百斤左右,那么六百亩地下来能有多少斤呢?

这个数字是靠山屯所有人都没有想过的一个数字,包括李弘文,他之前知道这个亩产能够达到多少斤,但是并没有想过六百亩地打下来之后能够有多少斤的粮食。

五十五万两千斤。

这是最后所有粮食收割完晾晒,打完之后得出的数字平均每亩地的收成才九百二十斤,也就是四百六十公斤。

达到了之前袁平说的杂交水稻的上限。

这是平均值,有的亩产能够超过四百六十公斤,有的会低一些,但是整体拉平之后,达到了袁平说的亩产四百六十公斤的上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