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七零之我靠纸扎手艺混的风生水起 > 第1050章 亩产

在期盼丰收的时候,日子过的还是很快的,李弘文去农场看了一次父母后,就迎来了收获的日子。

水田里的水在准备收割前几天,就开始把水排出去,让水田能够在收割的时候方便人下去。

当有风吹过的时候,沉甸甸的稻穗会随风摆动,形成一股股的稻浪,很是壮观。

袁平也在收获前坐火车来到了靠山屯,还是赵大山李弘文还有向前进坐牛车去火车站接的他。

“现在我宣布,靠山顿今年的水稻收割正式开始!开镰!!!”

在袁平与向前进两人确定可以开始收割后,赵大山带着所有村民,在地头非常兴奋的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开镰仪式。

而因为这个时候原先当地种的其他农作物都不是收割或者农忙的时节,所以附近很多村子都有好多人来到靠山屯参观起了靠山屯收割。

可以说这半年时间里,所有周边的村子讨论最多的就是靠山屯种水稻的这个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唱衰,觉得靠山屯的村民都是脑子有问题,放着小麦这些稳定的农作物不种,去种一个以前没种过的水稻。

尽管靠山屯的人还有那个农科院来的技术员说这个水稻能亩产四百公斤以上,但是这些人就是不相信,觉得不可能,觉得就是胡吹出来的。

但是当水稻开始结穗后,很多人就闭嘴了,风向也开始转变成了羡慕,因为做为种了多年地的老农民,虽然水稻与小麦不同,可光看那谷穗就能知道,这产量低不了。

所以此时知道靠山屯收割,各村都派人过来看了。

他们都想知道,这个水稻到底能亩产多少斤。

甚至有的外村的人,还主动下场帮靠山屯割起了水稻,为的就是多跟靠山屯的人套套话,学学知识。

他们可都听说,靠山屯的村民现在每天都会去大队部学习种水稻的知识,是农科院的技术员亲自讲的,现在每个靠山屯的村民都是种水稻的好手。

而且他们帮忙还有个心思,就是想尽快知道这个水稻到底亩产能达到多少。

袁平向前进他们也确实很想尽早的知道这靠山屯的水稻产量,所以在害了一亩稻子后,就把这些稻子运到打麦场上进行了晾晒,希望能尽快进行脱粒然后尽快得到亩产数据。

当然,这个数据并不能只取一个,他们一共取了三亩地,这三亩地的位置是分开的,有靠边缘地带的,有靠最中间的,反正就是尽可能的多一些不同环境不同样本。

水稻在经过晾晒之后,就可以进行脱粒了,不过因为村里没有脱粒机,所以只能采用手工脱粒,手工脱粒就是拿着晾晒好的水稻用力击打在较硬的地面上,或者用棍棒击打稻穗,将稻粒打出来。

当然,有袁平这个专家在,也不可能就让村里人这样生弄,提出几个打谷子用的工具后,赵大栓兄弟加班加点帮着制作出来几个,比如打斗的半斗,木刷等。

这些工具让手工脱粒变得容易了不少。

等挑出来的三亩水稻都脱粒成功,不管是靠山屯的还是别村的人,都一脸焦急的围在打麦场,看着赵大山几人在那称重。

他们都想知道,这一亩水稻到底能够产出多少斤的粮食。

“第一亩,产出水稻一共是八百九十五斤,折合四百四十七点五公斤!”

当第一处亩产数据报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沸腾了,不管是靠山屯的人还是外村的。

八百九十五斤!!!

这可是惊天的数字啊!

他们最好的小麦一年亩产也就才二百斤,就算小麦收完还能够种点玉米豆子之类的,但这些东西的亩产更低,满打满算一亩地一年能有三百斤的亩产就是老天爷赏饭,村里人勤快了。

可是这边,虽然一年只能种一茬,可是关键这一茬顶三亩地呀!!!

这要是自己村里也都种上这个水稻,那保证村里所有人都能年年吃饱饭,顿顿大白米饭啊!!

更重要的是,之前靠山屯的人说了,大米比麦子要贵一些,可以把大米麦了换成小麦,这样算下来,一亩的产量还要高出不少。

“第二亩,产出水稻一共九百八十斤!折合公斤为四百九十公斤!”

而第二亩靠近最好位置的水稻产量报出来更是创了新高,九百八十斤,都快亩产千斤了!

种!!

明年说什么也要种这个水稻!!

这是所有外村人此刻心里最大的念头,不管是之前相信的还是不相信的,此刻就这一个念头。

“第三亩,产出水稻一共九百斤,折合公斤为四百五十公斤。”

三亩挑出来的亩数产量,报出来后,已经没有一个外村人有一点点的犹豫了,都围在了袁平向前进以及赵大山跟前,表示明年也想让自己村子里种上这个水稻。

找袁平和向前进是因为知道这两人是农科院的,特别是袁平,是能够决定村子能不能成为试点的人物。

而找赵大山,则是有些人看袁平那里人太多,想着不管袁平那边同意不同意,自己先找赵大山,让他给自己村子里留一些种子,这样明年就能够直接种上。

这个时候种地可不像后世,种子都只能靠去种子公司买,现在多数都是用的前一年留的种。

基本上都是知道哪个村的产量高了,就去那个村换点种子。

现在知道这个靠山屯可以亩产九百多斤,他们心想就算种子第二年没有这一年好,有个亩产七百八斤他们也愿意。

“这个事情,我现在一个人也不能做的了主,这个事情是需要我回到院里跟院里领导申请汇报才能决定的。

当然,现在靠山屯这边产量这么好,在附近扩大试点规模这个事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大家也不要心急,毕竟这个事情最快种也得到明年开过年。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趁着冬天,大家可以想想要是种水稻的话,水的怎么解决。

靠山屯有水渠能够接过来,你们村有没有什么办法,有没有更便利的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