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七零之我靠纸扎手艺混的风生水起 > 第1052章 亩产3

“这也太多了吧!!!”

“靠山屯这次真的发了呀!!”

“五十多万斤粮食,这以前做梦都没敢想过呀!”

“明年我们村能不能也有这样的收成呢?我现在迫切的想让时间赶紧快一点,立马能到第二年我们也种上这样高产的粮食!”

所有人都惊呆了,没有人能够在面对这么多粮食的时候能够保持淡定。

靠山屯以前收成最好的时候,小麦也就不过十二万斤,这已经是按最高亩产两百斤算了,通常是达不到这样的亩产的,正常应该是十万斤左右。

这其中有百分之二十是要交公粮的,而且这百分之二十必须是最干净最好的。

也就是说一亩地按能收成三百斤算的话,将近要交六十斤的公粮。

靠山屯一年就按最好收成一亩地,能够有个三百斤,算上杂粮,整体下来一年收成能够达到十八万斤的标准,这已经是最富裕的年,其中六十万是需要交上去的,剩下能够有十二万斤的粮食。

十二万斤,听数字好像非常的多。

但这其中小麦。就能够有百分之六十多,就是大概在八万斤左右。

小麦的食用是需要将小麦磨成面粉,但是因为加工技术的原因,一斤小麦产生的面粉通常在零点六五到零点七五左右。

取一个中间值也就是说这个数量还要减去三成,只能有个七成。

就剩下五万六千斤的面粉。

这还没有刨一年的各种其他的费用,单单是小麦留下的,再刨出一些费用还会消去一大部分。

听上去五万六千斤好像还是挺多的,但是这个村子能有多少人呢?

不到一千人,大概九百人左右。

五万六千斤除以九百,每个人能够到手的也就在六十二斤左右,六十二再除以十二个月,每个人每个月也就五斤左右的口粮。

这已经是按照最好的年景,没有刨除其他费用的产量来计算了,可通常是达不到这样产量的。

所以其实以前靠山屯每个人每个月的口粮是达不到五斤的,甚至说多数时候连一半都达不到。

要不是还有玉米和红薯这些杂粮,真的很难活下去。

而换算到现在的大米的话,一个月每个人的口粮能够达到二十八二十九斤左右。

就算是刨出一些费用,最少也得在二十斤出头。

这对于所有人来说,真的是一个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数字。

一家要是有个五口的话,一个月就能够有一百多斤的口粮。

“现在我们粮食入库了,我们要准备交公粮了,之前别的村交公粮的时候,因为咱们的水稻还没有收割,所以没办法去交。

现在咱们丰收了,必须第一时间把这个公粮给交上去,所有老少爷们儿都把家里的能送东西的车推出来,这次咱们要让全乡都知道,我们靠山屯不一样了,我们一年交的粮食比他们一年产的都要多!”

周会计迅速算了一下要交公粮的数字,然后报给了赵大山,赵大山一看数字,立马一脸兴奋的拿着数字的纸条站到了高处,对着所有人大声的喊了起来。

这个时代在交公粮这个数上也是有攀比的,交的多证明这个村子今年产的多,收成好,会过一个富余年,但是以前靠山屯在周边的村子里算是地少的,所以交的数量一直都是倒数。

每回到这个时候,赵大山都不愿意跟其他村的大队长们见面,因为一打听他基本上都是倒数的,没有说进到前面过。

前两年因为村子里养猪和养鸡鸭,虽然日子好了点,但是这个东西是不能拿到明面上去说的,只能自己私底下得意得意罢了,明面上肯定是不行的,而这一年的水稻收成则是实打实的,可以拿到明面上跟所有人去显摆去说的事情。

他必须要去乡里好好露露脸,要敲锣打鼓,要戴上红花,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靠山屯不一样了,他赵大山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好!!!”

这个事情不单是赵大山一个人觉得憋屈,每年去乡里粮站送公粮的时候,村子里也觉得憋屈,因为跟别的村子一比,他们总是少的,总觉得好像低人一等,现在终于能够扬眉吐气,所有老少爷们也都是非常的兴奋。

“知道我们今年要交多少公粮数吗?十一万零四百斤!平均下来我们一亩地要交一百八十四斤的公粮,这是别的村子一年一亩地的产出。”

赵大山兴奋的对着所有人继续喊道。

说实话,他们以前一年的产量都没有这么多,而现在他们光交的公粮数都有这么多了,由不得他不兴奋。

“这次靠山屯是真的扬眉吐气了!”

“看他得瑟的,就他们村子里这点地,也就得意这么一年,明年咱们也种上水稻后,交的只会比他们多!”

“真没有想到居然会这么多,我们村今年一亩地的产量也就一百七吧?这比咱们亩产还高十四斤。”

“真羡慕他们呀,这一年他们真的是能过个好年了!不过这两年,靠山屯好像确实不太一样了。”

外村的人站在外面看着里面兴历的越大山还有村民,有很多人都有些酸。

但是没办法,谁让人靠山屯今年改种这个水稻产量高呢。

与外村人有点酸不同,村里不管男女少都是兴奋的脸都通红,一个个都扯着嗓子在那喊着,好像不这样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一般。

在兴奋过后,所有人都去家里把自家能推出来的运输工具给推了出来,同样也把能找出来的红布找出来,挽在车头上,挽在粮食袋上,反正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丰收。

之后所有人浩浩荡荡的把粮食往乡里粮站送去,而在领头位置则是几个敲着锣打着鼓的村里妇女,至于她们打的专不专业,此时根本没有人在意。

要的就是一个阵势浩大,要的就是一个让所有人都知道。

而就算村里所有人都上阵,这公粮一次也交不完,赵大山也不急,或者说村里人也不急,这公粮愣是连着送了三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