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224章 枪铳神威总有凭(二)

隆庆中兴 第1224章 枪铳神威总有凭(二)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9:54:45

除了火铳之外,朱载坖今日把重臣们召集来,还有就是检验罗明坚送来的这些种子的成效。

其中朱载坖最关心就是红薯,红薯可以应急救灾,产量大,生长时间短,关键是他不但可以用作口粮,喂食牲畜,还可以酿酒,大明已经会蒸馏酒了,但是朱载坖之前一直没有将酒精等物提上日程,因为酿酒在之前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现在百姓口粮尚且不足,拿来酿酒简直是暴殄天物。

不过随着红薯、土豆等物的推广,朱载坖就可以利用他们来酿造烈酒,用于消毒,这对于减少大明士卒不必要的伤亡是很重要的。

不过现在对于朱载坖来说,就是和一众臣子们见证奇迹的时候了,朱载坖和一众重臣们来到西苑中的一块田地上,朱载坖对臣子们说道:“诸位,这就是罗明坚进贡来的番薯,在西苑内种了半亩地,现在已经成熟,今日与诸位一道看看。”

高拱等人连忙上前查看,朱载坖说道:“高师傅,先看看产量再说。”

冯保叫来一帮亲军士卒,开始挖掘番薯,一众重臣们也在一旁观看,高拱和张居正、杨博等人说道:“此物看起来肥硕壮大,产量不低啊,就是不知口味如何,是否扛饿。”

杨博也说道:“要是耐旱高产,就是不好吃也能救命啊。”

士卒们很快从土地将这些番薯都挖出来了,看着这么多番薯,朱载坖赶紧命人称量一下,半亩地的番薯,收了六百八十斤,当然这是在西苑的土地了,在百姓的土地上恐怕是收不了这么多,但是能够达到一半,也是非常可观了。

接下来就是这东西是不是好吃的问题,之前冯保已经派人试吃过了,朱载坖甚至派太医院使徐伟和院判李时珍仔细查验了番薯之后,得出结论,番薯性味甘平、无毒,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

有太医院的背书,这当然是可以食用的,朱载坖命人去给在场的臣子们蒸一些来尝尝,很快蒸好的番薯就送上来了,大臣们尝过之后也都觉得不错,朱载坖觉得不够甜,但是足以饱腹了。

番薯适应性强,喜温暖多光而不耐霜冻,抗旱耐碱,适种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是一种易于保收的作物。高拱等人认为,应当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迅速推广这种作物,这些地方都是容易受旱灾的地方,朱载坖当然知道这些地方面临的问题。

眼下首先要做的就是育种,朱载坖准备在西苑中育种,然后明年再皇庄大规模推广种植,然后在向各地推广,至于罗明坚进贡来的其他作物,在阁臣们看来就没有番薯那么重要了,毕竟主粮才是大明现在最关心的事情。

朱载坖和重臣们回到大内,朱载坖说道:“这西夷确实有不少好东西,日后要加意搜求,以为大明国计民生。”

高拱说道:“陛下,西夷固然有一些好东西,然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矣。”

这点朱载坖并不否认,这次缅甸寇边,背后就有佛郎机的影子,虽然佛郎机并不承认莽应龙与其官方有联系,但是这点小心思怎么瞒得过大明君臣,虽然现在大明和红夷加强了合作,但是红夷就是什么好鸟了吗?高拱觉得这些西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也确实是,不管是佛郎机也罢还是红夷也好,现在能和大明好好的做生意是因为他们很清楚,现在大明是弄不过的,但是他们背后的小动作一样也不少,占领满剌加,扶持缅甸,一旦他们认为他们的实力强大了,他们是必要要对大明动手的。

这点无论是朱载坖还是在场的重臣们都是很清楚的,俞大猷是在海上见识过西夷的,他就说道:“陛下,西夷之水师,确实比之大明之水师要略胜一筹,西夷水师战船大,配炮多,擅长远距离炮战,我军擅长近战火攻。”

朱载坖说道:“朕已经命人仿制西洋大帆船,配备重炮。”

夺取缅甸之后,大明对于南洋的情况要比之前了解的多了,现在西夷在南洋的扩张是非常惊人了,大明原本在南洋的藩属如旧港宣慰使司、吕宋、满剌加等已经全部被西夷所灭了,成为他们贸易的中转站了。

所以朱载坖这次一定要驻军暹罗、占城,就是要保住仅有的大明藩属,不能再放任这些西夷在南洋无限的扩张了,虽然大明现在还不能去帮助满剌加等复国,但是至少要保住暹罗、占城和琉球这几个藩属,否则大明将在南洋彻底失去落脚点,对于以后对西夷的作战是极为不利的。

趁此机会,高拱和张居正都向朱载坖进言,最近两年还是要修整一下,除了西北马芳的战事之外,不要再轻启战端,要将吃下的土地予以消化掉,然后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现在大明内部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完成,而要是再大举扩张的话,实在是有些危险,朱载坖也认可高拱等人的看法,最近两年,大明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新得到的土地想方设法消化掉,无论是大宁都司还是缅甸、还有哈密西域等地方,大明都要想办法吃掉,尤其是缅甸和大宁都司,对于大明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朱载坖认为,接下来的两年是继续推动改革,同时大力发展水师,对军队也有有所改革,随着大量火器的装备,不能再是和以前一样全是大老粗了,尤其是火炮等武器的使用,都需要军官和士卒们具备一定的知识,要提高士卒们的识字率。

对于军队的改革要从对军官的培养做起,大明的军官,一般就是三个来源,卫所世袭,士卒提拔和武举出身,他们各有优劣,但是朱载坖很清楚,这种模式并不适合火器化之后的军队,尤其日后的大明官军,是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仅仅依靠经验是完全不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