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二十九章 石头城

东晋小军将 第二十九章 石头城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二十九章 石头城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当天刘牢之便禀明了何氏,要回京口准备开设分号的事。刘家的亲戚故旧多在京口,年跟上回去,说不得就要亲自拜访亲长,赠送节礼,何氏怕刘牢之应付不过来,把他叫过去谆谆教导,有什么事情多和老宅的总管刘嵩商议,刘牢之自无不可。第二天一大早,刘牢之与母亲作别,带着刘平、刘顺之、孙乾和小丫头松果等人,跟随堂哥刘义之前往京口,随行带着刘家的特产整整一船。

隆冬之际,自芜湖沿江北上,虽顺水却不顺风,船速不快,刘牢之便和堂兄在船里下棋打发时光,当日傍晚便停靠在历阳码头。历阳是水路重镇,苏峻曾经占据此地作乱,一度攻破建康。刘家兄弟二人急着回家,便没有多做停留,在船上过了夜。次日继续前行,傍晚时分,一行人方才抵达石头城,准备上岸过夜。

石头城历史久远,因石头山而得名,《上江两县志山考》记载:“自江北以来,山皆无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楚威王在此设置金陵邑,并在石头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建安十六年,孙权自京口迁都秣陵,次年改名建业,并在石头城原址上修建了新城。石头城以今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周长“七里一百步”。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南门之西为西门,城依山傍水,夹淮带江,险固现时势威。城内设置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军粮和兵械。在城墙的高处筑有报警的烽火台。石头城是建康西部的重要制高点,为兵家必争之地。

石头山下南侧是当时的水陆码头,渡江南来的旅客登岸后首先入目的便是这座石头山。码头上自有客栈酒家,刘义之带着刘牢之等上码头休息,自有随从人员留守船只。

虽是傍晚,码头上的人尚有不少,不少汉子在码头等待卸货帮工,也有拿着自家制作的草鞋、果脯等叫卖的。自码头信步上行,有不少挑着幡的酒家,也有吃饭住宿一体的客栈。石头城是军事重镇,城里驻有军队,却不接待宾客,码头边上的客栈也多与当地的驻军有关。

刘义之选了一家叫做“如归客栈”的,看着干净大气,与别家不同。客栈的堂倌是个十**的小伙子,人倒是精神,也健谈,见刘义之一行人进来,连忙往里让,问道:“客官是要吃饭还是要住店?”

刘义之笑道:“把客房准备好,我们要住宿。再给我们整治两桌饭菜,爷们吃过了要抓紧时间休息!”堂倌出声应了,让人安排客房。

几人进得大堂,出乎意料的是,这家客栈用的居然是高脚桌椅,一张方桌配着四把带靠背的椅子,上面有“一品汇”的标记,乃是真正的刘氏出品。大堂里摆着七八张方桌,已经有两三桌客人在吃饭。

见客人在端详客栈的摆设,面露好奇,堂倌忙解释道:“客官,这高脚的桌椅,乃是从芜湖‘一品汇’专门定制的,规制虽不同,坐在上面吃饭休息却舒服的很,整个石头城便只有我家才有!”

刘义之笑道:“我们就是刚从芜湖过来,才觉得奇怪!这么说来,你们店里也有炒菜?”

“当然。我们店里用的是铁锅,也是从‘一品汇’购买的,一品汇还专门赠送了食谱,”堂倌得意的笑道,“客官既然从芜湖来,想必知道白酒‘将军令’?”

见刘义之点头,堂倌又道:“自将军令一出,军营里的爷们便再不愿喝米酒了,嫌弃米酒寡淡无味;就是过路的客商,也都喜欢来一杯白酒!喝一杯白酒晕晕乎乎的,美美地睡上一觉,正是神仙般的日子!”

这边刘义之兄弟二人对面坐了,两人的随从另外据一桌。

刘牢之问道:“贵东家是在芜湖有生意吗,怎么会买一品汇的摆设?听说这些桌椅卖的着实不便宜!”

堂倌笑道:“不瞒客官。我们东家有一位女郎,曾经去过芜湖,还参加过刘家女郎在滨江茶楼的生日宴,对刘家的酒楼饭菜极为推崇,命我们掌柜的去置办了这些!”

刘牢之点了点头。家在建康的女郎,又参加过滨江茶楼生日宴的,那就是毛佳了。听说毛安之正在石头城驻守,这家客栈不用说就是荥阳毛氏的了。想到这里,耳听得刘义之问道:“听说最近建康流行一种新的白酒,叫做‘桃花仙’,不知道贵店有没有?”

店小二略显尴尬,回道:“客官明鉴,那‘桃花仙’白酒售价太贵,咱们客栈进了也难卖出去。”

刘义之拍了拍酒瓶,笑道:“我这里带的有!挑几样拿手的好菜上来,我们兄弟说话!”堂倌忙答应去了。

刘义之对刘牢之笑道:“想不到‘一品汇’已经有如此影响了!去年回来的时候,你送给我几坛将军令,喝过之后觉得不同凡响,真真是好酒。这一年来,经我手卖出去的‘将军令’着实不少,给咱们换了不少马牛。只是这个‘桃花仙’还不知道怎么样,大郎郑重推出的,售价又这么高,想来不会差了!”

刘牢之拿起酒坛,拍落了泥封,拿起酒杯,给刘义之倒了一杯,笑道:“不是兄弟夸口,这‘桃花仙’要比将军令高出不是一个档次。大哥尝尝,便知真假!”

刘义之拿起酒杯闻了闻,只觉得酒香扑鼻,并无辛辣之气,放在嘴里抿了一口,果然觉得甘醇无比,与将军令大异,不由得衷心赞道:“好酒!”

“果然是好酒!”旁边突然传来一声赞叹。

刘义之闻声望去,只见客栈门口站着一条军汉:三旬年纪,一双丹凤眼,两条卧蚕眉。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他不敢怠慢,忙拱手道:“在下彭城刘义之,字道忠。”又指着刘牢之道,“这是舍弟刘牢之,若将军不弃,请移席共饮一杯如何?”

那军汉也不客气,径直过来就坐,嘴里说道:“在下荥阳毛安之,字仲祖,现驻守在这石头城。”

刘义之肃容道:“原来是毛将军!将军簪缨世家,一门忠烈,今日一见,果名不虚传。”

刘牢之暗讨:“从我们进门到现在,也不过一刻钟的时间,毛安之这就到了,不知道他是恰巧来此还是堂倌派人知会了他!他次来,只怕是有所图的。”

毛安之客气道:“彭城刘氏,亦是世家名门,不必客气!某常来此处饮酒,将军令饮之令人心神振奋,胸怀激烈!想不到小兄弟的酒闻着就醇香无比,却是从未见识过。一时失态,见笑见笑!”

刘义之拿起酒坛,给毛安之斟上一碗,道:“不瞒将军,此酒和将军令一样,皆是出自我们刘家。此酒酿造出来的时间还不长,市面上并不多见,不过听说在建康已经流传了一阵子了。”

毛安之拿起酒瓶,仔细地看了看,说道:“原来是桃花仙。此酒某家也有所耳闻,不过某近日少回建康城里,还未得有缘一品此酒。倒是听说这酒坛上的‘桃花仙歌’在士林名士中流传甚广。”

刘义之伸手请道:“请满饮此杯!”

毛安之品了一口,点头道:“好酒!此酒绵密不绝,却又后劲十足,酒香留在唇齿之间,回味无穷,真是绝妙好酒!”说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刘义之指着刘牢之说道:“舍弟一向经营着家中的糖酒之事。”

毛安之看了刘牢之一眼,虽形容有异,却不卑不亢,也自不凡,不由叹道:“真少年英雄!彭城刘氏有后辈如此,中兴有望了!”

刘牢之心道:“常言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毛安之如此放下身架结交,只怕是有所图,我且试他一试!”于是便说道:“将军过誉了!小子以货殖为务,常被人说不务正业,有污尊听。值此乱世,小子也想建功立业,不过年纪幼小,尚无力争锋!小子以水代酒,敬将军一杯!”说罢举杯致意。

毛安之又干罢一杯,说道:“经营产业虽是小节,亦不可小觑!不必妄自菲薄。我族中亦有子弟货殖以维持生计,比起小兄弟那是远远不如了。只是不知道贵府是否有意把生意做到建康来?”

刘牢之心道:“果然如此!”于是便笑道:“京都繁华之地,小子仰望已久,只是苦于无势力人家帮扶,将军如果愿意合资做生意,我们倒是可以好好筹划一下!”

“好,好!我尽快安排人去洽谈!”毛安之搓着手道,“不瞒两位小兄弟,在建康生活着实不易,应酬又多,仅靠俸禄赏赐,实在养不活一大家子人!”毛佳从芜湖回来之后,从一品汇带回来不少好东西,对刘家的经营赞不绝口,毛安之早就动了心思。

刘牢之笑道:“年前小子要回京口,忙完这阵子才会回芜湖,将军要派人,还是等我春节后回芜湖洽谈吧!”

这日毛安之谈的畅快,喝得尽兴,和刘义之两人喝了那一小坛酒尚不过瘾,又让侍从回船上拿了几坛,一直喝到不省人事,才由随从扶着回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