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四十二章 太子的担心

明天子 第四十二章 太子的担心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四十二章 太子的担心

第四十二章太子的担心

刘大夏说道:“殿下,江南贼乱,而今诸事不明,也许陆麟真是死于贼人之手,即便退一万步说,陆麟之死,真的另有内情。只要陛下心意未变,殿下之位,也是稳如泰山的。”

太子起身负手而立,忽然一阵凉风吹了进来,拂动太子的衣襟,说道:“万一父皇,另有他意?”

张懋说道:“殿下不要胡思乱想,如果陛下真有其他的意思,决计不会让殿下领兵在外,而今殿下节制交趾,南洋都司,南洋水师水陆兵马,有十数万之众,可以说殿下振臂一呼,南国震动。当今陛下如果有意易储,殿下又怎么能安坐此位?”

太子说道:“你说的我都知道,但是最新的消息,父皇在明年有意南巡,而且恐怕要在南京待上一阵子。”

“韩首辅想孤回京监国,但是被父皇给否定了。”

“父皇准备封极儿为皇太孙。”

太子的语气之中有些低落。

他有一句话憋在心里,却不能说出来,这一句话就是:“父皇是不是绝对我这个太子不堪天下重任,寄希望于极儿了。”

太子对长子,并没有什么感情。

因为他们之间到而今都没有见过几面。

而且在天家之中。哪里有什么父子亲情。

而且太子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担心。这个担心就是朱祁镇的身体。

朱祁镇从登基以来,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到了而今五十岁了,依旧是如同壮年一般。衰老的痕迹在朱祁镇身上并没有多少遗留。

而朱祁镇在太子这个年纪,已经秉承好多年了。

太子久在南方,也因为不适应南方的气候,生过几次病。

人在生病的时候,有时间就会胡思乱想。他也是如此。有一次他在养病之中,有一个念头之中冒了出来,久久不能拂去。

那就是:“父皇派我来极南之地,有各种瘟疫,是不是就想让我死在这里?”

这虽然是太子胡思乱想。但是从太子的角度来看,其实并不算错。

南方热带瘟疫,可是让很多人死于非命,毕竟在瘟疫对任何人都是公平,不会因为你是太子,就能避开的。

特别是疟疾。

更是要人命的病,即便是在后世美国打越南,也有相当数量的美国大兵感染疟疾。在这个时代更是家常便饭。

虽然朱祁镇也派了大量医道高手在太子身边,但是太子也免不过生了几场大病。

在古代这个时代,一场大病与死之

间,相差多少?

或许就是一张纸距离。

这也是太子明知道这个想法或许不对,但是忍不住多想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太多士卒因为疟疾而死了。

而且他也隐隐约约猜到了朱祁镇的意思。

朱祁镇对从小一手培养出来的太子,未必没有防上一手。

这一点,太子所想没错。

朱祁镇作为一个合格的皇帝,不仅仅对太子,对每一个重用的大臣,都防了一手。只是这种若隐若现的防范,被太子发现之后,更是让这个想法深植入脑海之中。

太子心中有另外一个揣测,那就是:“或许父皇为了保持权力,根本没有想过传位于我,他更想传位的是极儿。”

“又是一个好圣孙吗?”

刘大夏说道:“恭喜殿下,陛下立太孙,这就是昭明天下没有易储之意。”

太子沉默片刻,说道:“孤乃大明嫡子元孙,本来在京师,而不是在这里,如果孤一直在外,一旦天下有变,九五之位,真会是孤的吗?”

“孤要回去。”

张懋说道:“殿下,陛下之心坚如磐石,不可撼动。”

太子想要回到权力中枢的心情,从来没有变过,也在私下做过很多事情,最后都是无用之功。

太子说道:“孤即便不能回京长住,也要见父皇。这样天南海北,是那家的父子?”

刘大夏说道:“殿下说的对,殿下是必须回去一趟了。毕竟当今也上了年纪了。殿下也该在膝前尽孝了。”

五十岁对现代人,还能划为青年人的行列之中,但是在古代的确是老人。刘大夏也知道以当今的身子骨,或许能长寿。

但是出于对大明社稷的考虑。

最好能让太子在京师,一旦有了变故,也好顺利的完成权力交接。

毕竟如果大明权力处于真空状态,太容易出事了。

别的不说,单单说宣宗皇帝,宣宗皇帝秋天还出塞,腊月二十三还接见大臣,但是正月没有出初五就去了。

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太子是根本不可能赶回京师的。

朱祁镇对自己的身体是相当的自信的。这种自信也不是没用的道理的,这种自信建立在朱祁镇几十年如一日的锻炼基础之上。

但是别人却不这样想了。

太子大喜说道:“还是刘卿知孤心意。”

刘大夏说道:“殿下,臣愿意为走一趟京师,请陛下下旨召回殿下。只是能不能留京,却不是臣能左右的。”

太子说道

“只要能让孤回父皇身前尽孝,就够了,其他的不敢妄想。”

太子虽然口中说的不敢妄想,但是眼睛之中的神光,却告诉了别人,他就在妄想之中。

太子虽然没有督促刘大夏的意思。

但是刘大夏也很明白,很快交代事务,并带了各色礼物上路。从嘉定出发,乘坐冼家的船只,先来到广州,停留数日,与重庆公主送到京师的礼物一并上路。

重庆公主与冼景一直在佛山居住,后来重庆公主不喜欢佛山的环境,又在附近寻了一座小山修建了一处别院。

重庆公主虽然在广东,但是对京师的亲戚每年年礼重来是很丰厚的,特别是父皇与母后,最多的一次送上价值十万两的礼物。

被朱祁镇好好训斥一番。

但是重庆公主并没有什么变化,每年依旧送上重礼,但是也算是有一点收敛,每年送到京师的不超过三万两,不过有些东西都是别具巧思。

不是单纯的钱可以衡量的。

刘大夏就乘着这船,因为刮得北风,从广东到天津,用了两个月左右。

他再次来到天津港的时候,却发现天津港的变化不小。

似乎这北京城每年都以固定频率在变化着,身在其中的人并知道,但是如果几年不来,从远处回来,就会发现其中的变化。

刘大夏发现天津港有各种大大的烟囱,冒着滚滚的黑烟,将天空的颜色都抹黑了一点。

刘大夏自然知道什么是蒸汽机。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蒸汽机在北方普及这么多。

很多河道边上都有蒸汽机房,就是等待春旱的时候提水用的。而在木材加工厂之中,也都用了蒸汽机用来加工木材。

推行蒸汽机,从来是朱祁镇不变的目的,在别的地方,朱祁镇或许鞭长莫及,但是在北京附近,是朱祁镇掌控最为严密的地方,更不要说有少府掌控经济。

故而朱祁镇有太多办法来推行蒸汽机。

北京,天津两地也是大明蒸汽机推行最普遍的地方。

刘大夏甚至在入京之前,看到了从遵化到北京的铁路,蒸汽机车就好像一条铁龙一般,拖着十个车厢,冒着滚滚黑烟,以势不可挡的速度的开进了北京城。

只留下刺鼻的黑烟。

让刘大夏就惊呆了。

火车的速度并不快,载重并不是太多的,这些车厢也明显比后世车厢小太多了,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蒸汽机的动力是相当有限的。即便是这蒸汽机在贝琳的主持之下,改进过好几次了。依然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