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五百九十七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五百九十七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听胡义这么一说,赵括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的盘算:五天的光景,若是真的能积攒富余出五六万石口粮,倒也还可以勉强接受。

只要我下达命令,让全军吃饭节省一些,比如每日的分量减半供应,那么将就着对付十来天的时间,应该不成问题。只要有这十天的粮食保障,整个大军就能出击百里以上,无论是打垮秦军,还是追击秦军,在短期内,都不用特别担心缺粮的问题。

毕竟,后方还有大粮山的辎重营在,只要此地不失,他们便可以持续不断的运来新的补给,因此,也就完全没有什么后顾无忧了。

想通了此节,赵括微微的点了点头,沉声道:“好吧,那就按照胡长史说的,你们尽全力在五天内,额外储备五万石口粮。本帅调给你们典府的三万精兵,今天就会去大粮山营地报到。首先把他们用在太行山里的辎重运输上,等到五天之后,把粮食凑齐了,这三万人也不必急着归队,可以转而负责守护大粮山辎重营,防止秦军偷袭。”

胡义见赵括终于肯松口了,不禁是心中大喜,连忙满口答应下来,说自己保证完成大将军的命令,绝不耽误。

站在旁边的赵亮,方才一直在运用读心术,暗暗探查赵括的盘算和想法,此时,他忍不住在心中感慨:赵括这家伙,毁就毁在了两件事上,一是求胜心切,二是纸上谈兵。为了能够尽快与秦军展开决战,居然会想出“节省口粮”这种不切实际的馊主意。

要知道,任何一个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官,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否则绝对不会在战士们的吃饭问题上打折扣。尤其是眼下即将面临决胜之战,更应该千方百计的补足了物资之后,再发起全面的进攻。

说的更简单直白一点,如果预计要打十天的仗,那就得想尽办法准备出二十天的军粮来。因为战场上的形势可谓瞬息万变,谁也无法准确知道,交战的时间到底会拖多久,而一旦军中出现了粮草不济的状况,哪怕你占据着优势上风,也极有可能会转瞬崩盘。

所以,像赵括这样计算全军口粮的需求,不仅不考虑多打出一些富余量来,而且还妄图通过压缩日常供给的方式,将粮草卡在一个紧紧张张、勉强够用的程度,简直就是拿全军将士的生命当儿戏。

不过,历史往往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

赵括惨败于长平,是多方面因素叠加在一起的结果,而其中也恰恰包含了他对于粮草辎重的轻忽怠慢。

四十五万赵国大军被白起围困在山区之中,原本还有一拼之力,可最后正是因为出现了断粮的危机,才导致他们无法再战,终究只能选择弃械投降。

赵亮在脑海中想象着将士们那种有心无力、屈辱认输的悲惨场景,心中不禁有些戚戚然,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他都想开口提醒赵括,应该再多储备些军粮,才可与敌交战。

但是,身为反穿越调查局的特工人员,赵亮的使命是维护历史原貌不被穿越者改变,自己当然更不能去干扰历史的正常进程。因此,面对着赵括异想天开的幼稚念头,赵亮也只能默不作声,任其发展。

商量妥了筹备军粮的各项事宜,胡义不愿在此处多做耽搁,于是便向赵括施礼告辞,领着赵亮转身离开。

两人刚一走出主将的大帐,胡义便笑嘻嘻的低声问赵亮:“兄弟,你觉得怎么样啊?”

赵亮晓得他是什么意思,同样压低声音,笑着附和道:“长史大人神机妙算,把赵括耍的团团转,属下算是开眼啦。之前公主给咱们定的界限,就是维持三到五天的军粮储备,现在赵括已经明确点头同意,你我二人不辱使命啊。”

他略微顿了顿,又说道:“不仅如此,我们还意外收获了三万赵军精锐,之后对于辎重营寨的安全保障,心里也更加有底了。”

胡义大感满意的点点头,边走边说道:“其实这些都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只要赵括手中的粮草一直不充足,他就不敢轻易率兵出营、去主动挑战秦军,那样一来,廉颇老将军之前定下的固守策略,便可以继续执行。只要再拖上个一年半载,秦国人准保会支撑不住,等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大赵胜利的机会就来啦。”

闻听此言,赵亮不禁在心中暗道:对不起啊,胡大哥,您老这如意算盘肯定是打不响了。赵括那个愣头青,刚才已经下定了决心,就打算用区区五万石军粮,去死磕秦军了。

说句实在话,无论是狠辣果决的晋阳公主赵琦,还是像胡义这样的老臣子,他们之所以处处掣肘赵括,除了因为朝堂中争权夺势的考量外,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认可廉颇所制定的战略:尽量避免与兵势强盛的秦军正面交锋,通过固守拖延的方法,将对方补给线过长的劣势不断放大,直至耗到秦国无奈撤兵为止。

而为了达到这个战略上的目的,他们都一致认为,在目前大王全力支持赵括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给赵括的进攻计划制造各种障碍。包括军需粮草、武器装备、兵员补充、医疗救治,以及军纪军法等方面,只要能想方设法限制大军的作战条件,那么赵括一定会知难而退,放弃短时间内决战秦军的想法。

拖到最后,顶多就是大家跑到赵王的面前打官司,被主将赵括以延误军机的罪名,狠狠参上一本。哪怕是撤职丢官,只要赵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也值了。

然而,正如赵亮所想的那样,公主和老臣们的如意算盘终将会落空。自负的赵括,竟然不按常理出牌,在各项条件都非常欠缺的情况下,他仍旧会选择发动全面进攻,进而也最终导致了赵国彻底的惨败。

当那些一心希望能够保护赵军、为国家夺取胜利的人们蓦然发现,自己之前所布下的种种谋算手段,最后不仅没能起到阻止赵括冒险的作用,反而还成为了将士们的催命符时,真不知道他们又会作何感想。

赵亮暗暗叹息一声,不愿再去想这个令人伤感的问题,开口问道:“长史大人,咱们接下来去哪儿呢?”

胡义瞅了瞅日头,答道:“我看咱们还是抓紧时间,赶往大粮山那边吧,整个辎重营还须仔细规划整理一番才行。”

赵亮点点头,正欲表示同意,忽然之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远而近,朝帅帐这边传来。他下意识的转头看去,不由得心中一紧。

一支马队从远处呼啸而至,为首之人,正是赵亮同父异母的弟弟、老冤家赵晶!

此时,赵晶也看见了赵亮的身影,不禁微微一愣,旋即又剑眉倒竖,猛地提起速度,直直的朝赵亮冲去。

看着他丝毫没有减速停步的架势,胡义顿时大吃一惊,正欲不顾颜面的就地滚走,赵晶已然勒住缰绳,在距离二人不足两米的地方堪堪刹住。

“混蛋!你眼睛瞎了吗!”胡义惊魂甫定,立刻跳着脚吼道:“撞到人怎么办!”

赵晶之前在邯郸的时候,曾与典府衙门打过交道,故而认得对方是典府长史,不过,他并没有搭理暴跳如雷的胡义,而是冲赵亮恶狠狠的说道:“你胆子挺肥啊,居然敢主动跑来找死?!”

赵亮从容一笑,还没来得及开口,旁边的胡义便怒喝道:“休得无礼!赵大人是典府上士,品阶与轻车副将同级,你敢如此出言不逊,信不信本官到御前告你一个目无纲纪、折辱官员的罪!”

“典府上士?”赵晶闻言不禁一愣:“你被派来管粮草辎重了?”

赵亮淡淡的答道:“没错,看来咱们俩今后还要继续打交道呢。”

赵晶凝视了赵亮几秒,冷哼道:“如此也好。这里是长平战场,你我各自在谋算什么,彼此心照不宣。接下来咱们就好好的斗一斗!看看究竟是反穿局高明,还是神侠厉害!”

说罢,他纵身一跃,跳下马背,再不看赵亮和胡义一眼,径直往帅帐大步走去。

瞧着赵晶离去的背影,胡义朝地上啐了一口,骂道:“狗仗人势,什么东西?!”

接着,他转过头来,好奇的问道:“赵兄弟,那家伙刚才说反穿局和神侠,究竟是何意?”

赵亮摆摆手:“没什么。反穿局是他给公主府起的外号,神侠则是他自封的诨名,具体啥意思,我也不清楚,总之就是很臭屁啦。”

听了他的这个解释,胡义又忍不住咒骂了几句,扬言回到邯郸一定要让赵晶好看。赵亮笑着宽慰了胡义一番,劝其不必跟赵晶这种人一般见识,还是正事要紧。

胡义也知道,在人家赵括的地盘上,自己拿赵晶的确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他只好憋着一肚子的郁闷,和赵亮骑上战马,悻悻然离开了丹水防线,径直赶往距此不远的大粮山辎重营。

大粮山是太行山的一条支脉,山势并不算高,紧邻它东边的是圣佛山,西面是韩王山和将军岭。大粮山整体上呈南北走向,北边连接着莽莽太行,往南则一路延伸,直到丹水河畔不远的地方。

赵军的辎重大营,就设立在大粮山南麓的坡地上。站在此处朝着东南方向眺望,整个丹水防线尽收眼底。长达十几里的壁垒工事,以及那些大大小小的要塞和兵营,就仿佛沙盘模型一般,静静的排布在丹水河东岸。

再往远看,河西一大片开阔的平野之上,密密麻麻的矗立着无数木寨和营帐,黑色的军旗正在高高飘扬。

赵亮置身于瞭望台中,手搭眼帘极目望去,不禁被长平战场那庞大壮阔的气势所深深震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