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三十三章 水运天象仪

奋斗在大明 第三十三章 水运天象仪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三十三章 水运天象仪

第三十三章水运天象仪

水运天象仪乃是古代天文仪器中的巅峰。

是北宋苏颂所造的。

周梦臣在后世也是听说过的,只是这东西太复杂了。周梦臣也仅仅是听说过而已,而今要人造,一时间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

杨守敬似乎看出了周梦臣的担心,二话不说,起身在身后的书架上来回翻找,不过一会功夫,就拿出一本书来,递给了周梦臣。

周梦臣有些疑惑的接过来,却见书面上写着《新仪像法要》,打开之后,却发现各种大大小小的图,其中有星图,还有一些工程图纸,只是古人的画法让周梦臣不大适应,给他带来不少读图的烦恼。

一时间只能看一个大概,一些细节还不清楚。

不过,即便如此周梦臣也明白这一本书里面写的是什么了。

就是如何造水运天象仪的。周梦臣一翻署名,果然是苏颂。周梦臣说道:“杨大人,你这是早有准备吧?”

杨守敬有些唏嘘的说道:“说是也是吧,这东西搞天文的谁不想造一个,今日有了机会总要试一试。”

周梦臣心中也有几分跃跃欲试。

这对周梦臣本身也是一个挑战,这个水运天象仪,自然是古代天文仪器无可争议的最高峰。以漏刻水力驱动的,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的大型自动化天文仪器。

也是很多东西的源头。

比如,钟表的直接祖先。

可以说,任何电视电影之中出现的鲁班墨家秘术,他们的特效设计都是参照了水运天象仪的本身。

作为工业革命之前最复杂的机械体系,周梦臣岂能没有挑战之心。更不要说,虽然这个东西比较复杂,但是真正的要说的话,工业革命之后的各种仪器,要比他复杂多了。

周梦臣毕竟不是学习工业设计的,拿这种原始的版本来练练手也是可以的。

只是周梦臣有一点点的担心。

周梦臣对杨守敬,说道:“这上面会答应吗?”

这东西可不小。

大概有四五丈高,中间有三层结构,这每一层的高度都不一样。其中有各种仪器,环环相扣,与后世几层楼的工业设备相差不多。

不用周梦臣去估算成本。

单单是这个规模在,周梦臣估计没有几万两是下不来的。

不要以为几万两很少,要知道北京太仓银每年也不过二三百万两之多。而这一笔钱还要支应各部各地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开支。想想就知道,户部很有可能不批。

杨守敬说道:“不试试怎么行?能要多少有多少吧。反正陛下都点头了,总要给些面子吧。”

周梦臣算是明白了。杨守敬更多是要钱。

周梦臣拿着手中的书,说道:“我先拿回去看看吧。”

杨守敬说道:“好好看看。”

周梦臣拿着手中的《新仪象法要》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对里面的图纸与语言解释,开始解读并画图纸。用了好几天的功夫,终于算是完全理解了苏颂的思路与设计。

苏颂的思路很容易理解,整个三层的仪象台最下面内心是一个水力擒纵结构,很是巧妙,将持续不断的水流,可以均匀分割成任意段的时间,可以这样想,那种钟表的滴答声,就是擒纵器发出的声音。

最下层,就是一个摩天车一般的车轮结构,在外面挂着一个个水箱,一侧有一个匀速注水的水池。这于是这些水流注入受水箱之后,随着重量变化,受水箱向下面落去,但是只能落一格。就被卡住了。

随即注水口就对住上面的水箱。

就将持续的水流转化为任意段的时间。然后再用这个大圆轮的转动来推动其他仪器。

这让周梦臣叹为观止。

后世各种机械,周梦臣也见识过不少,但是苏颂这个实在是太精巧了。而动力源就是区区的水流而已。这水流既是动力源,也是计时的节拍。两者合一,让周梦臣实在想不到。

一时间,周梦臣对自己在武昌所造的水钟,有了更多的改良的想法。

毕竟同样是用刻漏计时,周梦臣的与苏颂的完全没有办法比。

第二层乃是一个浑象,也就是天球仪,上面刻着所有的星辰,可以随着时间转动,而变动,与天上变化所对应。

第三层乃是一个浑仪,上面有可以开合的木板,上面有窥管,只要对准一颗星星,即便是时间流逝,这个窥管也可以做到日夜追踪。误差不大。

整个仪器,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最下面只有一个操作台而已。

当然了,以周梦臣经验以及设计图纸,估计需要维修的频率,估计也不低。

此刻,周梦臣已经完全解读了水运天象仪了。按道理来说,按照原版复制一个,或许还有运河些困难,但是周梦臣觉得他都是可以克服了。只是周梦臣不甘心单单复制。

在后世有科学家复制水运天象仪,自然是要求一丝不苟,完全与苏颂的水运天象仪对应。但是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种研究大多是研究科技史,带着一种考古的意味,即便造出来的东西,也不过在博物馆展览而已。

但是在大明可不是这样的。

在大明,这水运天象仪一造出来之后,绝对是钦天监镇馆之宝,很多星辰的重新测定,乃至于其他方面的天文研究,都是需要这一台仪器发挥作用的。所以,苏颂的设计虽然好,但是周梦臣并不满意。

另外就是周梦臣一丝丝好胜之心作祟。

在他看来,宋代的古人都能创造出这样的精密的仪器,他周某人好歹多了几百年的学问,难道只会抄作业吗?

自然不是?

于是,周梦臣投入了对水运天象仪的重新设计。

首先,周梦臣将这个水运天象仪扩大了不少。

将假天仪装了进去,所谓的假天仪其实就是最原始的星空演示,也就是一个大浑象。

所谓的浑象也就是天球仪,但假天仪与浑象的区别就是,浑象是从外面观察的,而假天仪是从里面观察的,让人进入假天仪之中,假天仪上面对应星辰开出一个个小孔,人在其中可见群星之闪耀。

郭守敬也造过,不过叫玲珑仪而已。

而且周梦臣还准备将假天仪扩大,让里面空间更舒适一些。

周梦臣之所以造假天仪,固然是天文观测的需要,另外却也是为了更好的稿经费。

周梦臣跟随导师当年的搞资金的技巧,大多少投资人都不明白研究的重要性,很多时候,也不需要他们明白,只需要让他看得高大上就行了。周梦臣觉得将星空放入斗室之内,想来就很震撼人心。嘉靖大凯子,应该会乖乖的掏钱包吧。

处置之外,周梦臣也在整体之上预留了很多天文望远镜的空间。

虽然而今周梦臣还没有着手忙这一件事情,但是周梦臣相信自己一定能搞定的。而且这一座仪器,一旦造成,再想改进就不大可能了,所以周梦臣要留上将来升级装备的接口。

如一来,也就是将水运天象仪的二层与三层全部放在最上面了。在结构上,有很大的改动。

周梦臣就这样红着眼睛奋战了好几日,终于大体完成了。

不过,而今的水运天象仪,已经不是苏颂设计的摸样了。

从三层结构,变成了两层的结构,从一个竖高的结构,变成了一个比较扁平的结构。下层结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仅仅做了一些优化,增加了水流量,另外减去了那些杂七杂八的报时小人。将报时作用放在次要地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