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三十二章 天文台

奋斗在大明 第三十二章 天文台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三十二章 天文台

第三十二章天文台

周梦臣不知道他走后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是谁解读了嘉靖的旨意,不过,周梦臣还是在各种消息之中嗅出了一点味道,比如祭祀天地鬼神的时候,东皇太一的位置忽然变得很c位了。

或许某天某日,东皇太一一举胜过玉皇大帝,成为大明民间最高的正神,也说不定了。

不过,这只是周梦臣所关注的一个大八卦而已。

而此刻,周梦臣自己搬到了天文台,以及他的弟子们。

钦天监五官正,这个官职原本管什么的,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反正周梦臣是掌管天文台的。

这天文台在现在还有,就是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门票十块钱。

在空间之上,要比周梦臣的宅子宽大多了。再加上衙门一般是前衙后寝,周梦臣住在后面完全没有问题。虽然与一些大衙门没有办法比,但是比周梦臣在武昌府的条件要好多了。

周梦臣开始大规模清理天文台。

只是一番动作之后,周梦臣觉得所有的天文仪器都要全部重新打造。

原因很简单。

就天文仪器来说,大明有两个源头,第一个源头,乃是大明太祖皇帝在南京登基的时候,建造了一批,这一批的也是因陋就简。本来就不是大好的。而今还在南京。另外一源头,那就是攻破大都之后,将大都的天文仪器全部夺了。

这一批是大头。

分别有宋金时期的天文仪器,还有郭守敬打造的一大批天文仪器。

只是当时的首都是南京。

这些天文仪器妥妥是国之重器,也就是谁也不会造的那一种。北京作为藩王之地,岂能留存这些东西,一古脑搬到了南京,而今还在南京钦天监手中。正统年间,重建天文台,觉得运过来太麻烦。也就弄了一些木头打造的。

而且不是那种基于原理的重新制造,而是让一个木匠高手去南京看看,然后依葫芦画瓢。

如此的复制,看上去不错的。但是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再加上小一百年的保存的原因。

落到周梦臣手中都觉得不能看。

他似乎发觉了钦天监测日食不准的另外一个原因。

要知道在没有光学仪器的时代,不管什么样的天文仪器,本质上都是辅助人找到星星,对于高手来说,天上星象都了然于心,何时何地何处天域,有什么星辰,几乎是闭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着眼睛都能说出来。

周梦臣虽然做不到这样的地步,但是睁着眼睛找到,还是没有问题的。

用了这些有误差的天文仪器,还不如周梦臣拿根竹竿用肉眼测的准。

其实在周梦臣的内心之中,所有一切的天文仪器,都比不上天文望远镜。但是事情毕竟要循序渐进,一来即便是天文望远镜,也不是拿来就能用的,需要一些其他仪器来配合。就好比转动镜头的导轨。

郭守敬所创的窥几,就差不多了,如果在窥管上安装一组镜片,就妥妥是一个天文望远镜了。

其余的天文仪器虽然不大重要,周梦臣可以不借用仪器,或者借用一根竹竿就计算出天体高度角度,乃至于各种位置信息,但是让周梦臣手下的学生这样做,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总要考虑一下教学因素。

于是乎,周梦臣对天文台的修整,大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翻新,将这些木头的天文仪器重新打造,全部换成铜铁的。这一次周梦臣决定全城跟随,决计不能让他们再搞得如同上一次一般,这些天文仪器外面的浮雕,一丝不苟,一点不错,里面最重要的角度问题,却差几丝。

另外,周梦臣也要新造一些新的天文仪器,比如说,模仿太阳系日月五星运动的仪器。说起来,就好像是一些桌面摆件差不多,但是放十几倍就差不多。也尽可能让这些仪器能与日月五星运动所对应。

还有其他各种东西,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周梦臣准备就大统历修历上发力,自然是分外用心。

估计大小仪器几十座近百台,全部要能工巧匠来造,手艺欠上一些都不能。一般工匠根本不行。

就这样周梦臣做了一个预算,给自己顶头上司给拿了过去。

杨守敬看了之后,皱眉说道:“怎么才五千两上下了?”

周梦臣说道:“五千两已经不少了,这些都是一些精细玩意,即便全部用铜,也用不了多少,我考虑到铁的其实也差不多,兼用铜铁,原材料方面根本用不了多少,至于其余的东西,主要看工匠的手艺,我看着工匠不管是大内调派,还是工部调派都不用我们花钱不是,满打满算也就五千两,我还多出一来一些钱,以备不测。”

周梦臣对数字敏感之极,这数字绝对不会有错的。甚至周梦臣还存了一些误差,毕竟他打听出来的铜铁的价格是市场上的价格,要知道我大明可是有铁场,还有铁课的,如果直接调用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话,说不定这钱也能省下来。

杨守敬叹息一声,说道:“周大人,你是皇上看好的人,我也老了,不用多久,我这把交椅就是你的,你要为钦天监上下多考虑才是。”

周梦臣有些疑惑道:“考虑?”

杨守敬说道:“对,京城居大不易,我等京观都是穷鬼,而我们钦天监更是穷鬼中的穷鬼。朝廷俸禄能赚个什么钱,你不知道下面有多少人,一脱官袍,就给人家测阴阳宅院,我还兼职给达官贵人测八字,就是为了赚一点钱而已。”

周梦臣说道:“的确清苦了一些。”

周梦臣知道杨守敬所言有些对,有些不对。

杨守敬说他们钦天监都是穷鬼,那要与谁比了。与北京的其他官员相比,的确不行。朝廷的俸禄微薄,钦天监又是边缘化的衙门,户部根本不拿正眼看他们。每次拿得都比大部分衙门拿得少。

不过,钦天监不是没有优势的。优势一,他们都是世代为官,早就将官房当成私宅了。优势二,他们毕竟是官,虽然北京城别的不多,就是官多,但是官还是要比老百姓好上不少,至少不用被欺负。

总体来说,钦天监的官员们虽然清贫了一些,但是作为在北京有房又有官的北京土著,穷又能穷到什么地步?

不过,周梦臣也理解了杨守敬的意思了。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科研所要吃科研款。

杨守敬说道:“对,你要知道,你这一次是陛下点头的,你以为我看着天文台那些破烂货,不生气不着急吗?但是从我之前上,好几任钦天监正打过不知道多少报告,都没有用,石沉大海,户部居然给我说,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这不是耍无赖吗?”

“这一次有陛下撑腰,不一次到位,下一次你再想要钱,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所以不够,要加钱。”

周梦臣理解杨守敬一招权在手,就把钱来要的心思。

只是周梦臣即便想要虚开工程款,一时间也找不到眉目啊?上面也不是傻瓜,总要有靠谱的项目,才肯给钱吧,否则即便有皇帝开通的绿色通道,也未必能通过。

周梦臣说道:“杨大人,你看看,还有什么可以增加的吗?”

杨守敬细细看了一下,周梦臣考虑的还很周全,又多了不少仪器,似乎都该有的都有了,杨守敬忽然想起什么说道:“缺一台水运天象仪。”

周梦臣听了,只觉头疼,说道:“北宋的水运天象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