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十六国之燕鸣初啼 > 第四十三回 扶余之乱终平定

第四十三回 扶余之乱终平定

燕王匆匆匆匆阅过,却是今日体乏加之有酒意,只沉沉的坐在御榻上,许久方才缓过来。

“何不早报!”燕王扶起凭几,怒斥道。平伯只跪在地上,惶恐不安。

慕容儁在一旁进道:“父王,儿臣见父王宴饮刚毕。故而让平伯稍后再报。”

“扶余,蕞尔小邦,本欲相安无事,如今竟敢犯我边境,正好孤灭了他。”只见燕王意欲站起,只突然“咳、咳”了几声又重重的坐下。

慕容儁见燕王身体抱恙,站于燕王面前说道:“儿臣愿替父王领兵,为我王分忧。”

燕王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忧虑道:“你,未曾经兵事,何以统兵?”

“父王毋忧,吾虽不曾领兵然我辈族人中领兵者众,慕容军、慕容彪、慕容恪等俱为统兵大将,近枝王族中慕舆根也是军中宿将,儿臣当以燕国举国相托,虚怀纳谏,宽以待下。况扶余小邦,正可小试牛刀。”

“世子有此之念正好。”燕王欣喜,燕王心想:世子向来幽暗,如今这燕国气象博大。孤刚斥责素与亲近之人宋该、慕容评等人,世子未与争辩,只悉心接受,其诚可鉴也。燕王再次细细端详这儁儿,如今这世子也渐渐显出人君之像。

“同辈人中属你恪弟、霸弟,最悉兵事,若有不明之处当倾心请教,莫要以世子之身凌人。”燕王直视世子,想了想说道,“若有不明之处…算了,这龙城燕军俱交付你统领,你先到襄平城中与慕容恪谋划,兵者,国之大事,慎之又慎。”

“父王儿臣知晓,恪弟智勇双全,镇守辽东远近咸服。前些日子,高句丽渐有重整旗鼓之像。恪弟抢先下手,攻克其南苏,遣军士戍守,扼住高句丽之腹心,终使其断死灰复燃之念。儿臣明日即领兵出征,定虚心向恪弟求教。”慕容儁躬身行礼退出燕王寝宫。

燕王唤道:“世子能如此洞察秋毫,甚好。今去辽东你且好自为之。”

看着世子渐渐远去,平伯进言道:“大王,你最属意慕容霸,正可借征扶余战事召唤燕都,如此一举两得。”

“自古立嫡立长,况世子并无过错,若偏爱幼子而废黜嫡子,恐社稷倾覆。”自慕容翰身死,燕王如今已是沉疴暗疾缠身,渐已力不从心,若想燕国能江山稳固,宗室须安。

“骊姬之乱、沙丘之变、武帝巫蛊之祸,乱国坏政皆由废先太子始,孤不到万不得已,不废慕容儁世子之位。你休得多言。”

“大王,老奴该死,皆妄言。”平伯伏身谢罪。

燕王转念道:“平伯孤非意斥责你,诸子之中,孤是偏爱这霸儿。今我燕国封王大宴,慕容霸因囿于职守不能赴燕都。过几日,你遣使问候慕容霸,且看他在徒河之任上政绩几何?”

平伯慢慢起身,拱手道:“为人父母者,思虑深远,霸公子定能明白我王之良苦用心。”

说话间,只见一内侍匆匆入内,“大王,少府徒河密报。”

“快,快拿来。”燕王命平伯赶紧将军报呈上来。

只见燕王阅过,刚才紧缩的眉头舒展开来,欣喜的向平伯说道:“霸儿不复所托,如今这徒河已是铜墙铁壁,赵国屡屡进犯却无有半分便宜。”燕王说着,便把奏报递给了平伯。

“如今赵国内乱在即,其国内大肆尊崇释门,据悉吴进有言对石虎曰:“胡运将衰,晋当复兴,宜苦役晋人以厌其气。”如今赵国民怨沸腾,百姓、世族大家四下逃散,经徒河入我燕国者不在少数。”燕王说罢甚为兴奋,竟无睡意,起身往庭院中走去,平伯侍奉在侧。

“奈何羯赵竟还妄自尊大,那石虎使征东将军邓恒,将兵数万屯乐安,准备攻城器具,意欲进犯我燕国。孤的霸儿亲冒矢石,披坚执锐,突袭乐安,尽焚攻城器具。后邓恒意欲攻取徒河以挽回颜面,慕容霸与之大小十数战,邓恒讨不到半点便宜。如今这幽州之地,闻霸儿之名已未战先怯。如三国时,江东小儿闻张辽之名不敢夜啼。霸儿威名显赫。”说着,向平伯挥手指着宫中高台,说道,“随孤往高台一去,夜览我燕境。”

平伯忧心的说道:“大王,夜间风大,请勿去?”

“无妨无妨。”燕王还是决意要去,“其余人等退下,就留你侍奉。”

燕王夜登王城高台,此高台坐北朝南,北依青山。燕王北望巍峨群山,延绵千里。向南望向燕之新都龙城全貌,只见远处城墙上戍守士兵篝火似如莹莹繁星,城郭规整,城内坊市整齐划一。远处那城外夏夜的草原一派祥和,偶有几声蝉鸣狗吠,百业调和。目力所及之处,道路田埂阡陌纵横。此时已是夜半时分,这龙城新都已归于寂静,燕王久久的望向南方,似已出神。

燕国经历世代先王奋发图强,到如今燕王慕容皝之手,平内乱,奖农桑,迁新都,雄踞北境。燕王向南方远眺,似乎那燕赵之居庸关近在咫尺。燕国铁骑似可叩关破城,南下灭石赵,入主中原,蓟城、邺城、东西两京,乃至建康,燕国之脚步岂可止于此龙城。

燕王扶栏而叹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若孤再有二十年光景,十年也好,石赵,不,就连那晋室亦不在话下。如今看来只能交给后辈儿孙了,所幸目下皆不负孤之所期许。”忽一阵朔风吹来,燕王咳嗽了几声。

“老奴恭喜大王得诸儿如此,燕王幸甚,我燕国幸甚。”平伯赶紧将披风给燕王披上,

“我王但保龙体,燕国诸事还需我王坐镇。”

“平伯所言,想来也是不错,是该命人且召霸儿回都一叙。”

“燕王,其密报还有一说,霸儿引流民入徒河者甚多,似有怪异?”平伯服侍燕王多年,做事中正平和,颇有章法,处事甚为细心,只以燕王为念,故提醒道。

“照理也不无过错,石赵其政不修,又逢妖僧祸国,只如今流民者甚众,不比往日。今之似不加甄别,尽入徒河似有不妥。然我燕国历代先主之胸怀宽广,兼并四海,欲拦天下英才入燕,于此也无妨。”燕王对霸儿此举心中亦是赞许的,然举国皆患边将拥兵自重,问之亦可。燕王略一思索道:“今之你说,也甚未不妥,差人问问也便是,略一敲打,免得些有寸功,就自行其事。”

“大王,此中之事,有一人去甚为合适。”

燕王若有所思:“你说是段先。”

“正是。”

燕王挥手道:“也罢,且让他代孤问候他。”

“老奴领命。”

不日,世子慕容儁领都中留守将领慕容军及慕舆根,与王城亲卫直往平郭。

进入平郭城之后与都尉、城大拱手别过后,径自往慕容恪军帐中。

慕容恪闻听世子前来,出帐迎接,让主帅之席与慕容儁,只见慕容儁正坐于幕府帅案之后,其余人等左右侧立。

众人稍定,慕容俊言明道:“吾初入军旅,不甚明了,若有不明白之处还望恪弟多指摘。”

慕容恪拱手还礼道:“世子言过了。夫人主者,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世子只需端坐于我中军大帐,余下的交由我等,必能克敌虏。”

世子眼含赞许之意,谦虚的向慕容恪问道:“恪弟,今之见扶余爆然兴兵,该如何为之。”

“世子,众将士,”慕容恪环顾军帐众人说道,“扶余世居于鹿山,为百济所侵,部落衰散,西徙近燕,乃与我燕国相邻。”

慕容儁不解的问道:“于扶余部,我燕国有收留之恩,今如何兵戎相见也?”

“故单于已逝,新单于王玄立。其人素与石赵友善,且其为人贪鄙,见利忘义。故致今日之祸。”末了慕容恪略一思索,说道,“但吾听斥候得报,其人无远略,兵事不修,图借石赵威势尔。”

“夷狄小邦,只可威服,不可怀德。今我燕国天威正盛,本不欲与此等小邦纠缠,稍加惩戒便可。然其托赵自大,若不痛击之,恐四夷有轻我之意。”慕容儁起身对众将士说道,“众将士听令,扶余小邦,不知天恩,犯我边境,今我燕之大军悉交慕容恪指挥,恪弟之令即我之令,违令者立斩不赦。”

慕容恪惶恐而跪,说道:“臣弟惶恐,世子负监国重任,臣弟从旁协助即可。”

“是啊,世子。”慕舆根也上前说道,“大王所命你为全权特使,骤给兵权可否太过。”

世子向慕舆根推了推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转身即紧紧的握住慕容恪的手说道:“恪弟之贤明远播辽东,我在都中也甚有耳闻。我燕国王族,戮力同心,何愁强敌不破。”世子望向军帐众人说道,“吾虽未历兵事,然亦知军令一统之要义,我意已决,今征伐扶余之事,悉听度辽将军慕容恪之令。”

众人皆称:“末将领命。”

只见辽东守军并燕都王城亲卫在慕容恪的居中指挥之下,遣慕容军领以一万七千骑兵为先锋。在夜幕之下,衔枚疾走,狂飙突进。慕舆根与慕容恪自领随后三万步兵尾随其后,兵贵神速,还未等扶余部军队醒过来已被燕国大军冲击散落,溃散而逃。

步军随后包围扶余营地,王玄被俘,骂骂咧咧道:“燕国使诈,算不得好汉,为何不堂堂正正的在白天较量,趁夜色,败了不服气。”

众将闻听此言,哈哈大笑,只见慕舆根立功心切,将剑架在他的脖子之上说道:“蛮夷小邦,未悉兵事,骤然兴兵,自取其辱。”说完,欲挥剑砍去。

“且慢。”慕容恪转身向世子禀道,“扶余单于王玄,虽粗鄙无度,然我观之非使奸偷滑之人,若用仁义化之,必能为我燕之屏障。”

慕舆根到底是为图省事,骂骂咧咧的说道:“世子,此蛮夷斩了一了百了。”

“折冲将军先前我有言,此役皆悉听慕容恪之令,今其不杀扶余单于王玄,也罢,随大军返我燕都。此扶余部族尽徙我燕境,充实我燕国人口。”

“世子远略,臣弟感佩”慕容恪领众将士向世子拱手致谢。

段先自慕容霸走后日夜想念,人也消瘦了不少,虽然迁徙之龙城新都,公孙夫人入龙翔禅寺为国祈福。然其位分燕王并无废黜,加之其两个儿子慕容纳、慕容德年岁尚小,加之段先又有段元、段季两小女之类,燕王着意好生对待,如今他们就住在这王城右偏殿之中。

“段姑娘”小鹃轻轻敲了敲段先居所的房门,“燕王宫中有人找。”

公孙贵嫔原侍女小鹃本欲和公孙贵嫔一道入空门,然公孙贵嫔坚要其留守宫中,也算是主仆之间最后相送一段。

这一日,燕王老内官平伯珊珊赶来。向小鹃行礼道:“问段先何处?”

小鹃大惊,手中托盘不由得也掉了下来,只喃喃自语道:“精诚所至。”忙唤人迎接平伯,到茶室稍候。

平伯说明来意之后,小鹃回禀道,尚需询问段先之意。

“所来何事?”段先问道。

“段姑娘,燕王闻之霸公子镇守徒河功勋卓著,石赵慑服。着命人有问候之意。”

“你且稍待,吾速来。”只听室内一阵嘈杂繁忙之声,盒子眉笔跌落之声,到底是心猿意马,小鹿乱撞。

只见段先的急急的出了居所,直往茶室而去。

茶室之中,平伯已端坐于案前,见段先来此,忙起身致礼说道:“老奴,特来传大王旨意,使汝特为我王之特命使臣,往徒河问候慕容霸公子。”段先闻听此言忙躬身致意。

“段姑娘且慢。”平伯陡然放大了音量说道,“传大王口谕。”

段先先是一怔,旋即恢复了常态说道,“下臣接旨。”

“孤听说了,汝在徒河力克顽敌,守住了我燕国国门,孤心甚慰。然今赵国流民大增,入燕境者悉从徒河而入。据孤得报,汝未加甄别,若有奸邪作奸犯科者,图谋乱我燕国而入境者,汝该何自处,今遣使一问,汝须好好作答。”

说罢平伯还礼致意,赶紧扶起段姑娘,“大王之意,姑娘可曾明了。”

段先起身回道:“多谢平伯,毋须多言,吾自明。”只见其目光确实坚毅。

平伯久久的看着段先,略一点点头,沉稳有气度,慕容霸果未看错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