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十六国之燕鸣初啼 > 第四十二回 燕王求封终得偿

第四十二回 燕王求封终得偿

第二日早朝,燕王缓缓的步入朝堂,众臣惶恐,气氛肃穆。众臣皆知宋该乃先朝老臣,且与世子素来友善,今慕容恪镇守平郭,慕容霸镇守徒河,朝中几无制衡之力,世子其势彰也。

昨日封裕此表,却是捅了马蜂窝,这燕国是何走向,实属未知。这宋该虽遭弹劾,然燕国之前只有叛乱背主受牵连,这贪墨之事向来小节,不以为意。

燕王端坐于御座之上,属意平伯下王诏,其诏书曰:“览封记室之谏,孤实惧焉。君以黎元为国,黎元以谷为命。然则农者,国之本也,而二千石令长不遵孟春之令,惰农勿劝,宜以尤不开辟者措之刑法,肃厉属城。主者明详推检,具状以闻。苑囿悉可罢之,以给百姓无田业者。贫者全无资产,不能自存,各赐牧牛一头。若私有馀力,乐取官牛垦官田者,其依魏晋旧法。”燕王悉废黜昨日严苛税法,还利于民。

众臣先是一怔,然后众臣鼓舞。国相封弈为首,起身说道:“大王仁德,古今少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天下大治。今我燕国臣民必感戴我王之仁政。”

国相为首,众臣纷纷跪拜,皆山呼燕王之仁德。

燕王又言道:“如今中州未平,兵难不息,投诚依附的人不少,官僚庞杂,一时无法裁撤。待孤平定天下,必将减少冗官。封裕痛称孤之为这政之失,赐钱五万。宣示内外,有欲陈孤过者,不拘贵贱,勿有所讳!”

“大王宽宏雅量世所少有,臣定当肝脑涂地,万死不辞”。封裕跪拜道。

燕王正声说道:“宋该何在?”

只见此时宋该诚惶诚恐,身如身如筛斗,闻听燕王话语,匍匐于地上。

“孤念你这几年对社稷也有功勋,自先王在时就投我燕国,且有有从龙之功,奈何这几年你不矜名节,贪欲横生,人臣共愤。”

燕王遣平伯宣召道:“着宋该革去常伯之职,降为行军司马,发往燕军听用。”

众臣皆惊,这宋该为前朝老臣,举义归附,拥立燕王皆有殊功,自古道,为人臣子者忠于君上,为大节。且大争之世些许贪墨,无伤大雅。如今燕王此举昭示着燕国朝堂风向为之一变,有才能者固然重要,然德才兼备这方能行远走稳。此番朝会预示着,燕王欲燕国大治,吏治为本,选贤任能。

“王兄,臣弟有异议。”慕容评愤愤不平说道,

“今天下大乱,我慕容家栉风沐雨,大战诸胡,方有这平州之地。今兵祸连绵,战事不竭,正是军资财货需求不足之事。我慕容家幸得宽宏,给逃亡之人给以饭食,奈何礼遇过甚。”

“评弟大胆!”燕王大恼,厉声说道,“我从先祖以来,倾心慕华数十载,心向晋室,中国之民慕义而至。时值今日,你竟还说出如此华夷之分的话来,孤甚为汗颜。”

燕王命左右,削慕容评前军师将军之衔,降为都尉,留于燕都听用。

见此,众位汉臣骚动不止,皇甫真进言道:“大王惩戒过甚,我等诸臣尽皆惶恐,望我王收回成命。”

阳鹜也上前道:“前军师将军乃宗室之首,刑不上大夫,望我王收回成命。”

一众汉臣也纷纷为慕容评求情。

燕王脸色苍白,语气深沉说道:“孤意已决,不得再谏。”渐渐在御座上支撑不住。

“大王,是否回宫歇息.”平伯见燕王点点头,忙宣道,“朝会礼毕,众臣退朝”。

忙嘱咐内侍将燕王送入寝宫歇息。

在承乾殿内,燕王躺在御榻之上闭目休息。世子慕容儁跪立在一旁,段后侧身而坐侍奉。

平伯小声的向燕王耳旁说话,燕王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父王,父王。”慕容儁扶在床沿上,凑身向燕王说道,“御医有言,父王之病甚无大碍,只要安心静养,不以世俗为务,无烦躁恼怒之情,必能保无虞。”

“这御医也真会敷衍塞责.”燕王挤出笑意,缓缓说道,“如此,这天下纷争,如何不以世俗为务。若到那时,我燕国被列国窥伺,社稷颠覆。”

只见世子站立退后,往床边一跪,庄重的拱手道:“父王,儿臣愿为父王分忧。”

燕王看着世子,只见他静静的跪在在床边,神情庄重肃穆。

“世子有此心甚佳,”燕王侧头,仰面而道,“如今我后辈诸子中,人杰者众,那恪儿、霸儿更是文才武略兼备,望你能善用之。”

“父王之言,儿臣谨记。父王须静心修养,儿臣告退。”慕容儁退说罢,缓缓退出寝宫。

“大王,这慕容评也是好意。”见慕容儁已退出宫外,段后向燕王进言道,“大王对汉族侨族礼遇过甚,已引得族中人等不满,我看慕容评只是言为心声,这被汉人抢了风头,我慕容王族何以立身。”

“妇人无知,咳,咳.”燕王闻听此言心中幽愤不已,不由得剧烈咳嗽起来,“后宫不得干政,我慕容家要做的是天下共主,若不得汉族世家之力,我燕国出不了这平州,孤不是这鲜卑一家单于,咳,咳,孤要静一会儿,你且退下。”燕王挥手,然段后离开。

段后无奈只得退出。平伯不由得上前,递上汤药,向燕王说道:“这段后也是好意,如今大王身体堪忧,段后协理后宫,也想为大王分忧。”

“平伯,我慕容家能否大出天下只能看后辈了,如今我燕国国势刚刚稳固,若再有华夷之争,徒耗国力,今后再有妄言华夷之别者,孤定不轻饶。”

“大王保重身体,世子当体谅我燕王苦心。”

“唉。”燕王长叹一声,“若段后有兰妃一半贤明就好了,母明子贤,方得长远。”

平伯宽慰道:“大王,如今诸子皆为友善,想来世子也能得恪公子,霸公子之力,我燕国定能无忧。”

“孤,若能再有十年光景,定叫那儿羯族小儿不复有今日之势。”

倏忽几月过去了,草长莺飞,自燕王轻徭薄赋之召令发出以后,地无闲田,人无闲人。初夏的燕国大地之上一派繁忙的农耕之像。

那久别燕国的刘翔求封得成,携晋室特使返回燕国。如今使船已经到了辽东,这使团众人从下马津登岸而上,趋平郭,穿棘城,直往龙城新都而来。

前几日燕王得慕容恪奏报,得知报使团众人已入燕境,忙命刘斌执燕王节仗到辽东先行迎接。后命世子携一干人等在龙城新都准备一应迎接庆典。燕王这几日诚心沐浴斋戒,以待封礼。

那日只见世子携众王公与都中留守出城五十里外迎接,礼乐齐奏,卤簿齐备。会见完毕,世子领众人往南郊高台而行。

这龙城新都的南郊高台,依汉之旧制,高台外上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赤帝位在丙巳,黄帝位在丁未,白帝位在庚申,黑帝位在壬亥。其外为壝,重营皆紫,以象紫宫,有四通道为门。高台上摆香案,其上置太牢礼祭告天地。台下,燕军整肃,军容齐整。崭新的甲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芒。燕王在平伯的搀扶下已在高坛下等候多时。此时吉时已到,晋使郭烯持节仗和燕王册命诏书与慕容皝缓缓登上高台。

登上高台之后,二人焚香敬天,恭敬的三拜。其后郭烯缓缓展开诏书,诏命大义曰:今四海纷乱,诏命远绝,燕主慕容皝心存本朝,扫平暴乱,安抚北境,特命皝为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郭烯长长的顿了一下,言道:“特封燕王,以彰其诚。”

说完奉上晋室特赐给燕王的章玺,燕王慕容皝恭敬的双手托起,慕容皝领旨谢恩,礼成。

台下慕容燕国众臣及三军皆山呼燕王万岁,燕国万年,大王千秋无期。声音排山倒海不绝于耳,响彻千里。

晋使郭烯听到如雷般的声响,感慨万千。向燕王说道:“燕虽小邦,其兵势却彰,这如今塞外平州之地,恐燕王俱小矣。当南下中原,扫平羯赵,奉迎晋室,还于两都。”

“晋使之言,孤铭记于心。”燕王庄重的向晋使拱手道,“孤之燕国当为晋之羽翼,孤在位一日,当终为晋臣,若违此誓,人神共愤。”

郭烯庄重的拱手致意,谢道:“我晋帝必感燕王之诚,下臣定当向晋帝转告。”

当天夜里,燕王在新都王城新昌殿里大宴群臣,献四方歌舞于堂下,上各色珍国美食,奉四海之美酒,宾主尽欢。酒酣宴饮之中途,忽有一信使前来,将军报递给世子。世子离席而阅,原来是通报晋安西将军桓温已克成都李势,尽收益梁之地的公文。

世子返回宴会,起身立于堂前,向燕王、晋使说道:“启禀父王、晋使,我燕国新近得报,晋荆州刺史,安西将军桓温,新近攻克汉李势,益梁之地复归晋室,晋室发奋振作,我辈亦为振奋。”只见世子缓缓举起酒樽向诸臣王公提议道,“今借我主封燕王之际,恭祝晋室复得益梁之地,望晋帝与我主能克诚痛心,共灭羯赵,复晋室,兴燕国,臣祝晋室万年,我燕王千秋无期,两国之谊如东海碧波,福寿永绵长。”

燕王也甚为振奋,起身端起酒杯,与众臣恭贺晋室。堂下众臣皆山呼恭贺道:“恭贺晋室复得失地,我王千秋无期。”

晋室郭烯也举杯向燕王、世子以及众位燕臣还礼致意。

席间燕王趁着酒意向晋使问道:“卿之见桓温者,其人可与古之何人可比?”

晋使答道:“臣闻骠骑将军何充有言‘桓温英略过人,有文武器干。西夏之任,无出温者。’这庾翼死后,原本其子庾爰之欲接替之,然何充力排众议,使其居之。其人独掌荆楚数载,北抗羯胡,南平诸蛮,如今又西灭成汉,其才干勇略俱为当世少有。”

“能独领荆楚,守国门,拒诸胡,可谓吴时陆抗。”燕王略一沉思道。

“大王识人之明,下臣感佩。”郭烯说道,“荆州,陆抗有言:‘存则吴存,亡则吴亡’其人之勇略谋划当不在陆抗之下。”

燕王听罢,引而不发,许久说道:“晋得此臣,诚为幸也。然孤闻之,晋室屡为功臣所患,先者王敦有拥立之功,而出荆州之兵,废社稷,晋帝遁走;后有苏峻平王敦之功,而又欺凌晋帝。今晋室得桓温如此,何以制焉?”

“这……”郭烯一时语塞。

“启禀燕王,桓温,何充所能制也。”只见旁边的刘翔上前说道,“谯国桓氏,非琅琊王氏,颖川庾氏可比。其世族人丁单薄,加之先主桓范为故司马宣王虽杀,其功名彰,其根基薄,若非何充一力保举,方能有此功业。其人骤得高位当为人臣所忌,非其他世族大家可比,晋室当无忧。”

“原来如此,哈哈。”燕王笑道,向尴尬的晋使举杯道,“晋使切莫为意,我燕国与晋室隔海远绝,晋室之状非我属意,来来,饮酒。”

“臣启禀我王”刘翔端起酒杯向燕王,晋使说道,“今我燕晋两国虽远隔千里,然天下之势未定,中原大局未明,若燕与晋之比邻而居,当敦睦亲善,切莫以攻伐为念。”

“刘翔之说,正是孤之心愿,来人,”燕王和众臣王公一同举杯,向晋使祝酒道:“愿与晋室永为盟好,扫清诸胡,廓清中原。”

众人也举杯庆贺道:“愿与晋室永结盟好。”

“国相辽东急报。”席间旁边侍者悄悄的凑到国相身旁。国相封弈匆匆揽过,大惊,原来是扶余新单于:王玄,上位。受石赵挑拨,排斥亲燕大臣,厉兵秣马整军备战,日夜骚扰玄菟城,这次扶余单于遣精兵三万,掳掠我辽东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你且稍待,如今酒宴正酣,我先行呈报世子,待酒宴散去再行定夺。”

只见国相悄悄的往世子而去,世子阅过,言道:“国相,此举甚妥。宴席结束后,今夜我必连夜面见父王。”

“辽东边民之性命皆系于此,望世子望挂念于心。”

“国相,孰轻孰重,吾自有分寸。如今我燕国兵马强壮不待这一时。”

“世子,民心可收亦可弃,世子切要以燕国为念。”国相大急道。

“知道了,吾应允你,酒宴结束之后定向父王禀报。”世子暗暗收其军报,脸色无常,只待酒宴散去。

是夜宾主尽兴,直到深夜。燕王略带酒意回到寝宫,只见世子已经先行等待。见到世子,燕王疑惑,问道:“儁儿,深夜到此有何事要奏?”

“父王”慕容儁呈于军报于燕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