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七十九章 诚意候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二百七十九章 诚意候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二百七十九章 诚意候

朱元璋捏了捏眉心,若是其他人提出来的他早就呵斥了,毕竟帝王的任性谁也阻挡不了,但如今是自己儿子提的,那他也没办法了,不仅不能呵斥,反而还得在众臣的面前维护太子的体面。

无奈的瞪了眼朱标说道:“太子说的也不错,刘伯温确实是不错的人选,你们怎么看?”

其余人也松了口气,无论怎么看刘伯温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只不过原先碍于圣上的威严谁也不敢先开这个口,现在有太子背书,自然是大力支持了。

如此事情就定下了,只能最后的捷报传来,即可立刻安排人手前往巴蜀安抚百姓,其余人都退下去挑选合适的官员去了,只能先从那些小部门抽调了。

朱标出去送了他们一段,然后回来就看看见自己父皇依旧有些不高兴,无奈的劝慰道:“刘伯温都年逾六旬了,有儿有孙,哪怕是为了子孙计,他也不敢做什么,父皇何必如此。”

朱元璋自然也知道,可他就是跟刘伯温不对付,总觉得此人对他没有忠心,对朝廷没有诚意,所以当初才会赐下个诚意伯的爵位敲打。

朱标接着说道:“朝廷确实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列位大员各有其职,派些小官儿去了也无法尽快安民复耕,刘伯温………”

朱元璋听到一半就头疼了,烦躁的挥手说道:“好了,咱不是都答应了吗?还唠叨什么,就让刘伯温去,做不好咱连他的爵位都收回来,这么多年了,那个家伙还是一点诚意都没有!”

朱标躬身笑了笑,刘伯温那里是不忠心,只不过是其人是传统的士大夫,颇为清高罢了,哪怕忠君也会保持着自己的风度,不屑于主动卑躬屈膝,做媚上之徒。

朱元璋也懒得跟儿子置气,随手指了指一旁夏国国主明升送来的信说道:“这个人你想怎么处置?”

朱标想了想说道:“明升年幼,看其行事作风也颇为柔弱,不足为虑,那么与其杀了,不如压到京城,封个归义候安乐伯之类的,也好尽快安抚巴蜀百姓和世族。”

朱元璋听后点点头说道:“洪武二年咱派人去找他要木材,那小子大方的很,不仅送了百根好木,还将巴蜀之地的其余特产一并献上,有这个情分在,也不好杀了,就封个归义候吧。”

朱标点点头,京城内这样的人物也有不少,像陈友谅的儿子陈理还是归德侯,不过这小子倒是不太老实,不过在京城他又能翻出什么浪花呢?

就因为他不老实,至今他都没有一个子嗣,希望那个明升能聪明点吧,乐不思蜀不丢人,活着才是真的。

商量完后朱标就告退了,直接动身出宫去了刘府,刘伯温这个时候估计还没得到消息,朱标打算去提点几句,毕竟也是跟他北伐过的人。

车架到了刘府,得到消息的刘伯温领着长子刘琏一起迎了出来躬身下拜,朱标也不想再大街上谈话,挥手让他们起身就走进了府内。

刘府院落也不大,布置也只能说颇为清雅,朱标进府后打量了几圈,刘伯温在旁笑道:“寒舍简陋,委屈殿下了。”

朱标也没说什么,进了正堂坐好,刘琏站在一旁侍奉,朱标直接说道:“刚刚接到西南送来的军情急报,颖国公一路摧枯拉朽,现今连下数州进围成都,我大明收复巴蜀已经势不可挡。”

刘伯温捋着胡须思索了一下说道:“颖国公威武,按照这个局势哪怕夏国舍弃成都,逃往四川,也不过是多苟延残喘一会罢了,多半是要直接投降了。”

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刘伯温也知道太子不可能因为这点儿事亲自来一趟,于是接着说道:“得胜之后就是安民事宜了,殿下亲来想必朝廷是准备派老臣去巴蜀了,可能还是殿下举荐的。”

朱标闻言点头说道:“无论怎么想都是诚意候最合适了。”

刘伯温苦笑道:“老臣先多谢殿下信重,可臣已经年老体衰了,今年都已经上了三次乞骸骨的奏章了,如何还能担当大任。”

一旁的刘琏立刻跪下说道:“殿下,此去巴蜀路途遥远,臣父年逾六旬了,如何能受得了这颠簸劳碌之苦,请殿下开恩。”

朱标也知道刘伯温早就对仕途不抱希望了,只想着回老家颐养天年,朱标亲手拉起刘琏,然后看向刘伯温许诺道:“此去两三年,再回来本宫就亲自送先生回乡归养,往后刘家子孙当享富贵!”

此言一出刘伯温也是一惊,说实话太子完全没有必要做如此许诺,毕竟身为臣子听命君王乃是本分,朝廷命令一下,刘伯温不去也得去。

不过到了地方是不是尽心尽力就不一定了,毕竟地方上的事情,天高皇帝远,大体上维持就够了,而朱标却是希望巴蜀能够尽快恢复生机,这就需要刘伯温倾尽才华才能做到了。

何况朱标对刘伯温还是有些感谢的,北伐之时刘伯温指点颇多,这个情他都记着呢,往后也确实打算多照顾刘家一点。

刘伯温也没多说,站起身庄重的下拜了一下,他最担心的就是他死后子孙该如何自保,长子如今也不过领着区区七品的官职,胡惟庸等人又早就对他不满,这才总想着辞官领长子回老家安度。

最重要的事解决后朱标出了刘府直奔中书省,跟汪广洋讨论了好一会儿,一旁也有不少官员都听到了,这也是朱标所希望的。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往后几天朝廷可谓是风起云涌,一是巴蜀收复后必然会有不少职位空缺,物阜民丰之地自然是有不少低品官员希望走一趟,也好添些资历。

二就是朱标主管的官署衙门整合之事,目前已经有又不少消息传了出来,有些官署的官员人心惶惶,都是听闻整个衙门都要被裁撤掉,已经开始想方设法托关系调到别的官署去了。

朱标倒是不急,水浅了那些大王八才会漏出头来,否则各个躲在后面,朱标都不清楚谁是谁的人了,难得有机会,自然是要好好观察一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