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八十章 羁縻政策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二百八十章 羁縻政策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二百八十章 羁縻政策

自那日之后的第五天,终于传来了西南捷报,傅友德兵围成都后明升反绑双手、车载棺材,与母亲彭氏及官属开城投降,汤和写来亲笔信询问皇帝该如何处置。

古代就是通讯麻烦,幸好三日前朱元璋的旨意已经发去巴蜀了,里面已经写了若是明升投降该如何处置,汤和接到旨意就可着手处理了。

当晚亲军都尉府又传来具体的情报,原来他们的人已经接触了到了明升的母亲彭氏,威逼利诱之下彭氏主动劝说了明升投降。

有了太后的领头,夏国中那些早就暗中投靠的大臣们自然大力支持,只有右丞相刘仁坚持应当放弃成都继续南逃,依仗地利拒守关隘,可惜大势所趋,别说刘仁,就是诸葛武侯复生也难挡浩浩汤汤的大势。

朝廷一片贺喜之声,朱元璋也赐下酒宴,并下旨大赦巴蜀,凡是主动投降者一概不究,而且今年不征赋税,与巴蜀之民休养生息。

刘伯温等人也正式启程了,他们还要赶往巴蜀主掌大局,朱标把刘伯温的儿子也加了进去,好让刘伯温一路也有人伺候,毕竟巴蜀不同中原,刘伯温有个好歹,朝廷也要费心。

这时候朱标也把杭州知府调到中书省了,陈佑宗已经到东宫磕过头了,朱标也没多说什么,不过新增设的通政使司,其主官目前定为正四品,朱标有意让他担任。

随行的江南世族子弟也不少,不过都没有资格到东宫拜见,而且他们无官无职业也不好安排,朱标就先让他们进了国子监学习,若是有本事自可出头。

凤阳的人也被朱标调回来大半了,那些去年的二百余名新科进士们也都被下放到地方任职,其中郭翀自然是进了翰林院,毕竟是状元,翰林院这个地方可不是一般人能有资格进的。

乃是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 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 是成为朝廷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重要基石。

张帆为榜眼理应为翰林院编修,不过此人更想到地方历练? 朱标欣赏做实事的人? 依旧让他在翰林院挂了名,然后下放到了北方任知县,既然想要磨练自然不能放到江南了。

还有吴伯宗李进,这俩人都留任京城了,吴伯宗对天文颇有兴趣? 朱标当然支持,李进则是进了户部领了从七品的官职? 以他的聪明估计很快就会爬上去了。

还有就是一大帮勋贵子弟们? 他们的起点可就高了? 比科举出身的进士们都要高,朱元璋都特意接见了他们一次? 然后就立刻补充进了朝廷体系当中。

各处都缺人手? 而勋贵子弟可以说是大明的嫡系子弟,自然不是外人可比的,从六品到四品? 安插到了方方面面? 幸好他们经过凤阳的历练还是长进了不少。

其实若是有的选择朱标绝不愿意就这么把他们放进朝廷? 可惜是在是缺干部,进士们也得循序渐进,总不能都让世族占了去。

到最后也只能是两害取其轻,不过这次大变动之后,近几年大明也不会有大动作了,也可以安心培养出一批官员了,从开国到如今其实一直没有停下战斗,拿下那巴蜀后才算可以休养生息了。

除了北方还是要重点防御,但是其余地方的部队都要开始大规模军屯了,现在境内肥沃的土地基本都拿下了,剩下的西藏和云南都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与其浪费精力攻打,还不如赶紧恢复民生,等往后再做打算也不迟,朱元璋也已经派使者去安抚了,重中之重就是和平。

幸好这两个地方内部斗争都比较激烈,也根本不想与大明为敌,使者往来颇为融洽,大理段氏还送了一个族女过来,老朱也就收下了。

大明跟段氏有了联系后,拒守昆明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也表示愿意臣服,还送来不少贡品,川贵地区被大明平定后他可是恐慌的很,生怕大明趁势南下收复云南。

朱元璋同样派去使臣安抚,还不时挑拨梁王和段氏之间的关系,这两条狗互咬的越狠越好,大明都是乐于见成的。

至于西藏也就是所谓的吐蕃,大明在洪武二年就派派遣官员持诏谕前往西藏,着令各族酋长举故官,至京授职。

朱元璋亲笔诏曰“命将率师,悉平海内。臣民推戴为天下主,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式我前王之道,用康黎庶。惟尔吐蕃,邦居西土,今中国一统,恐尚未闻,故兹诏示”。

之后吐蕃依旧在观望,只有一小部分的部族酋长进京拜见、可元朝册封的吐蕃宣慰司都元帅锁南普依旧不曾投降,只是一味的向高原地区后退。

去年朝廷才派了几万人马就收复了洮、岷等州,并进克元朝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治所河州,也不知是否因为大明覆灭了北元的缘故,他们显得很是畏惧。

不过现在情况貌似有了转变,不知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就在前几日控制乌思藏大部分地区的帕木竹巴第悉释迦坚赞遣使入朝,贡以佛像、佛书、舍利,请求大明册封他为灌顶国师。

朱元璋自然不会轻易答应,国师这个称号对大明来说屁都不是,毕竟大明又不像元朝信奉喇嘛教,可也不能轻易册封,最起码得弄清楚西藏那边发生了什么事。

不出几日,西藏的世袭封主镇西武靖王卜纳剌,也就是忽必烈第七子西平王奥鲁赤的五世孙也派了使者来京,请求归附,但希望他依旧能统治吐蕃。

意外之喜来的突然,吐蕃最具权势的几方势力突然一起请求归附,大明本来还打算等过几年财政富裕了在经略西藏的,没想到他们自己先乱了阵脚。

这自然是好事,不过答应的太轻易也不好,朱元璋遂令太子处理此事,朱标自然答应了下来,天天批阅奏章可快无聊死了。

当然了不仅是朱标无聊,老朱也同样如此,刚闲下来的时候还挺轻松,每天上完朝开开会就完事了,可对他这种工作狂人来说,就这么渡日简直是可耻的,还不如批一批奏章来的安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