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政局纷乱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二百七十七章 政局纷乱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二百七十七章 政局纷乱

朱标听到这差点儿被自己一口气噎着,朱元璋笑了笑然后重点看起了殿阁大学士的官位品级与职权,自己儿子什么想法他是知道的,虽然现在看这个殿阁大学士们都没什么,但不难看出他们的潜力。

常侍左右以被顾问,这就是能时刻陪王伴驾了,若是真有本事自然可得提拔,更何况顾问就是提出对朝政的建议,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议政之权。

政权运转的关键点是什么,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其中决策权勿用多说,行政权必然是要下发六部的,这个议政职权就很模糊了,看样子是基本被所有官员都有,但是能真正跟皇帝议政的就可不多。

朱标轻声说道:“父皇,不是所有人等能跟您比的,现今的公务就足以让咱们父子俩忙的晕头转向,更别以后了。”

朱元璋闻言叹了口气,他是皇帝但也管不住后代君王各个都能像他一般勤勉,只不过他实在不想让任何外人触碰权柄。

可现实就是如此,现在的还好说,若是按照他的计划,那以后需要批阅的奏章恐怕还得再翻一倍,到时候确实不是他们父子俩人能够处理完的。

何况执掌天下需要做的又岂是日夜批阅奏章这么简单,劳心劳力的地方太多,确实会需要一个这样的部门,否则全部精力都得放在这批阅奏章上了。

朱元璋沉声说道:“先立着吧,当个虚职,不要过分关注,让李善长、刘伯温、宋濂都挂个名头。”

朱标闻言立刻点头表示明白,内阁雏形自然是要保护的,何况现在也确实不是太需要,最起码不能打草惊蛇,胡惟庸还是要稳住的。

第二天早朝上,一个礼部的五品官员突然上奏说朝廷的官署衙门职权有些杂乱,请圣上重新规划一下明晰各部职权,以便各部各尽其职。

朱元璋自然是欣然允诺,此话一出朝堂上瞬间就沸腾了,每次朝廷变动都意味有人起有人落,大家自然都极为关注,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权利被分走,毕竟权职的后面都代表着利益。

按理说此事应该是汪广洋主管,毕竟是上辅君王、下安黎庶、礼绝百僚、群臣避道的当朝左相,可还没等汪广洋说话,新任的刑部尚书就上前一步说道:“臣举荐右丞相胡惟庸主管此事。”

还不等其他人附和,胡惟庸就惶恐的站了出来,朝着上面的朱元璋躬身说道:“臣何德何能当此大任,还是由左相主管最合适。”

汪广洋赶忙站出来推脱,心想这破事可别想塞给我,朝堂上大多都是淮西人,自然是力挺胡惟庸了,毕竟有交情在,说不准还能捞点好处。

就在这时吏部尚书站出来挺起汪广洋,有吏部天官带头,汪广洋的呼声突然也有了起势,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胡惟庸在刻意压制己方的人。

甚至还故意让人去支持汪广洋,胡惟庸是个明白人,杨宪怎么死的他可是亲眼看见的,杨宪当年的声势如何他更是再清楚不过,怎么敢在朝堂上显露更多。

朱元璋父子俩站在高处看着下面的群臣,俩人都不自觉的微微眯了眯眼睛,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举荐太子主管此事,难道他们真以为朱标只是来观政的,都是在故意装傻罢了。

只可惜,最后的决策权依旧在皇帝手中,这些人也只能是建议罢了,朝中当然有完全忠于皇帝的孤臣,就比如最先开口的礼部官员,只要朱元璋一个眼神,立刻就会有很多人推举皇太子殿下。

不过那不过是他们想看到的,脊背贴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虎目越来越幽深,神态静默的看着下方你来我往的朝臣们,尤其是那些淮西老弟兄们。

本来都是很可爱的人,现在却各个丑陋的很,是胡惟庸的人不要紧,可为什么要去推汪广洋,装模作样是在给谁看?在你们心里咱就那么好骗吗?

朱标突然后背一寒,微微侧目看向了自己的父皇,那对幽深的眸子里仿佛翻滚着血浪,朱标心中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悲悯了一下,自己父皇无疑是这世上最聪明的人之一,否则也不会从托钵行乞的行僧坐上龙椅。

这样的人最厌恶的就是别人把他当傻子,下面那些人感觉自己演的不错,可在朱标眼里都破绽百出,更别说在对他们知根知底的朱元璋眼中了。

胡惟庸一直低头推辞所以没有发现,而下面的汪广洋刘伯温都已经察觉出来了,汪广洋突然觉得流放也挺好的,起码不至于死人。

刘伯温叹了一口气,站出身说道:“太子殿下入朝观政也有段时间了,听闻近来的奏章都是殿下亲手批阅的,不愧为我大明储君,臣为圣上贺,国本永济,我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其余人一愣,大多数人还没反应过来怎么装死多年的刘伯温突然跳出来吹捧太子殿下了,何况突然来这一手也太尴尬了,都是体面人不能体面点吗?

胡惟庸心头徒然一惊,然后抬头瞄了眼皇帝的脸色,然后就立刻跪下说道:“御史中丞所言极是,殿下人中龙凤实乃我大明之幸,只是批阅案牍不足达到圣上所希望殿下能够日临群臣,练习国政的目的,微臣以为不如将此整合官署职权的公务交给殿下处理,也好让殿下多接触朝廷运转。”

汪广洋连忙附和道:“臣附议,整顿官署职权事关重大,牵连甚广,若是殿下能够出面再好不过。”

其余人也都反应过来了,尤其是心思还活泛些的,这时候冷汗都留下来了,赶忙跟着附和,上位的朱元璋笑着婉拒了几次,臣子们看着皇帝面上带笑,都感觉心更凉了。

为了弥补过失,有加紧推举太子殿下,朱元璋最后看着儿子下令道:“那就由太子负责此事吧,左相辅佐,事关朝廷运转,务必要谨慎,凡事多与众左相商量。”

朱标躬身应诺:“儿臣遵旨,必不负父皇信赖。”

之后的朝会就没有什么了,朱元璋宣布下朝后就直接走了,官员们则是面面相觑,今日的事情太突然了,他们现在越想也不对劲,或多或少都感觉自己好像做错了什么。

唯有徐达李文忠为首的武将们毫不在意,吆喝着去哪里喝酒打猎就散去了,朱标则是走到了汪广洋面前,客套了几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