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官署衙门

大明第一太子 第二百七十六章 官署衙门

作者:夜星月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23:01

第二百七十六章 官署衙门

往后数日都是如此,朱标每天上朝听政,下朝批阅奏章,然后跟自己父皇商讨,然后回东宫先规划官署衙门,最后跟自己太子妃努力生太孙。

其中最麻烦的还是批阅奏章,朱标批的头痛,终于有一天抓住了机会,茹太素这个老家伙因为屁大点事儿,上了一道足足五万字的奏章。

朱标兴冲冲跑去告诉了老朱,老朱大手一挥,命人把茹太素压到奉天殿门前打了三十庭棍,当然是让人留手了,要不老头非被活活打死不可。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上来就是一顿臭骂,唬的一众朝臣跪地求着圣上息怒,朱标也装模作样的劝了几句,最后皇帝下令往后所有上奏文字必须简练,制定行政文书规范约五百字以下,要让使言者陈得失,简练有骨,字里行间无繁文,绝不许引经据典长篇大论!

之后几天的奏章果然就精简了许多,朱标批阅起来也舒服了,文官们倒是还有些不习惯,但是武将勋贵们可乐坏了。

其实朱标重视这个不仅是因为会浪费批阅奏章的时间,若是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后,官风必然会变成虚头巴脑的空谈理想,政权在文牍中空转,实务却没有人去做。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史鉴凿凿,朱标可不想放任官员在队伍里混日子,把办公的时间年复一年耗在虚浮的文字中。

而朱标也把整合官署衙门的事情规划的差不多了,尤其是朱标知道未来中书省会被裁撤,所以也要提前布置几个备用的官署衙门,确保遇到突发情况也能扶持六部共同维持国家运转。

而且朱标也得组建内阁雏形了,当然有朱元璋看着,也就是中央秘书处罢了,能看看地方奏章就不错了,不过那也可以了,能让朱标腾出时间关注些别的。

目前朱标处理完奏章后就没有一段时间了,这么大一个国家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太多了,老朱早间又下令无论地方何事务必要上奏朝廷,这样一来小事大事混在一起,朱标都得挨个翻看。

朱标打算先仿照宋朝设殿阁大学士? 大学士之职掌侍左右,备顾问,秩为正五品? 先作为虚职,辅佐简单的奏章处理。

其余的还要设立通政使司? 负责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 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呈状以闻。

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负责负责皇家、朝廷、天下三方的信息传达,这包括往下发圣旨、往上递报告、老百姓告状? 总之? 大明的任何官方文件都绕不过通政使司。

如果有人要向皇帝写个小报告? 写好了交给通政使司的人,他们会送达? 如果有人要面圣,他们会安排,而且还会负责做好保密工作? 在这方面他们是专业的,有一系列特权。

还要增设大理寺相当于后世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凡遇重大案件必须三司会审方可宣判? 这也是朱标为了制约刑部? 它现在的职权有些过重了。

唯有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负责复核,都查院在旁监管以确保刑法的公正严明,往后朱标会加强这个部门的职权,律法的公平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然后就是宗人府了,现在皇子们也越来越多了,这个部门也是时候成立了,有了这个朱标往后也好直接管束那些皇亲国戚们,往后负责撰写帝王谱系,记录宗室成员子女的嫡庶、名称封号、嗣职袭位、生卒年间、婚嫁、丧葬谥号等事。

朱标也裁撤了几个衙门,比如主管祭祀的太常寺,主管宴享光禄寺,管马的太仆寺,招待外宾鸿胪寺,这些跟六部职责冲突,与其分散不如集中。

还有朱标自己的詹事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朱标感觉没有什么用处,而且这种事怎么也得砍自己一刀,否则如何服众,正好他的詹事丞杨宪也死了。

然后就是准备筹建内务府了,也就是总管宫廷内务和皇家财产的部门,往后朱标准备把宝钞和铸印等职权收归内务府,只有放在自己眼下才能放心。

内务府未来将是庞然大物,依仗大明的权威他将席卷世界的财富,所得的一切都会用于培养人才,推动科学研究,修桥通路,接收孤儿,建立专业学院。

这些用国家大义是推动不了的,唯有用大量的财富资源才可以办到,朱标从不在意金钱的原因就是知道,只要大明的基础完善了,大航海一开,全世界的白银都会源源不断的流入。

因为大明领先他们太多了,丝绸茶叶瓷器等等等,太多好东西让他们口水流一地,足以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跨海带着银子来大明购买这些东西。

光明正大的掠夺全世界的资源来供给一个国家,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大明哪怕是现在都拥有绝对的优势,而且还在复兴,只要解决了元末战乱留下的创痕,大明就会开启崭新的未来。

朱标现在要做的就是稳,未来如此光明,那么就更应打好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朱标愿意花十年打基础,这样才能让华夏在这股时代的浪潮中独占鳌头。

朱标收起最下面的几张,那些所是关于地方的,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依照现在的情况自上而下慢慢的整改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六科给事还要再等等,现在出现就乱了,朱标预想中的中央行政结构就是皇帝直辖六部九卿总理天下,内阁辅佐六科督查。

如此一来系统较清,职责较明,中央集权将会再次加深,朱标拿起厚厚的一摞纸张去找自己父皇,只要老朱点头,那么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

一路到了谨身殿,朱标有些紧张的看着上面皱眉翻阅的老朱同志,不过想开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有些是官署衙门隋唐时候就有的,只不过到了元朝废弃了,而且大明自开国以来也一直在调整官署衙门。

朱元璋面色沉重喝了口茶水,朱标心里咯噔一下,那里没计划好?

结果老朱叹道:“你小子怎么不早点想出来,真是事不临头不卖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