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388 朕的尚书到底咋了!

皇明皇太孙 388 朕的尚书到底咋了!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388 朕的尚书到底咋了!

内阁的事情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完善,在考虑稍微减轻一下皇帝工作量的事情,也需要考虑一些平衡和限制,要让它的存在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按照老朱和小朱的想法,皇帝自然是需要大权独揽的,他们肯定不希望内阁限制皇权。但是这两个人也都明白,大明朝的皇帝不可能是每一位都英明神武。

这自然也就意味着一旦有不肖子孙,内阁应该及时站出来,绝对不能影响国朝运转。

只是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内阁加以限制。司礼监是一个不错的限制方式,可是这样一来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宦官干政,晚唐的那些前车之鉴显然也需要借鉴。

说句不客气的话,老朱和小朱就是贪心的,他们想要马儿跑得快,还不想给马儿草吃。他们想要得到全部有利于大明皇帝的好处,但是不希望看到有任何的隐患等等。

看看,这就是工作狂皇帝的特点,这就是控制欲极强的皇帝有的特点。

这个事情暂时也不需要太着急,主要就是朱允煐还年轻,他自认为身子骨也算结实。内阁可以考虑‘试点’,先暂时的让他们做点事情,一旦发现不好的苗头立刻就给废掉。

毕竟现在的朱允煐对于朝堂的掌控力度还是很出色的,他有这样的底气和自信。一旦事情超出掌控,自然也就会毫不客气的出生。而现在的话,可以稍微的得点甜头。

贪心的皇帝就是这样,只是想着全部的好处。

这也没什么问题,贪心可谓是人之常情,皇帝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不能免俗的。

还是继续办好其他的事情了,这也是朱允煐当皇帝的第二年。第一年基本上是平稳过渡的阶段,朱允煐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的大动作,以权力的更替平稳为主,不需要着急立刻做些什么事情。

但是现在的朱允煐就觉得不一样了,他有很多的计划,也是在英示一年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姑且也算得上是有着那么一点基础,这个时候自然也就可以考虑顺势推出了。

这可是朱允煐眼里不折不扣的大事,比起内阁什么的,那是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了,绝对不能马虎。

刚刚上朝,朱允煐就得到了一个不是特别好的消息。

刑部尚书杨靖病重,这一个平民家庭出身的栋梁政绩卓著、清廉刚直,可是现在只能躺在病榻。但是这一切很有可能都是要成为过去式了,他现在病重无法上朝。

朱允煐自然是按照很多皇帝抚慰大臣的流程,安排御医去就诊的同时,少不了的也是要赏赐一些东西,派遣朝廷使者前去慰问。

这还是杨靖只是病重而已,朱允煐现如今也不需要再这个时候做些什么。要是杨靖撒手人寰,朱允煐需要做的事情可能也就是更多了。

就在朱允煐还在考虑刑部由何人接手的时候,他的便宜岳父练子宁出班了,“起奏陛下,礼部尚书任亨泰未尽其职,安南篡弑,绝其贡使。朝廷只是遣使安慰,其府上多是蛮人奴婢。礼部尚书常在私市买蛮人为仆不说,且思明土官与安南争界,朝廷遣使安慰,其中也多有和任亨泰干连之事。”

朱允煐一下子傻眼了,咱这六部尚书当中,看起来不只是要考虑在刑部找一个人掌控了,礼部难道也是需要有着那么一些个调整了?

任亨泰急了,他知道自己本身就算不上皇帝的心腹,但是贵为礼部尚书,他还是位高权重的。但是现在呢,被练子宁这个都察院设左都御史弹劾,搞不好就丢官啊!

也顾不上练子宁是皇贵妃的父亲了,任亨泰在这个时候也是开始负隅顽抗,他是真的不想丢官去职,甚至被关入大狱。

朱允煐面沉似水,他倒是没有想到他的礼部尚书做出来了一些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真的要说任亨泰的能力,朱允煐还是比较认可的,中国首位以圣旨建状元坊表彰的状元才学兼备,也是比较尽职尽责,可是现在做的事情可不太好。

其实任亨泰的出身比较好,家里是世代经商,这是不折不扣的公子哥。而且他的父亲实际上信杜,任亨泰是跟着母姓。他的母亲是元代乌古伦氏公主、色目人,他的妻子也是蒙古人。

所以这家伙跑去私市买蛮人为奴婢,这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意外了。才学是有的,能力也算不错,只是这一位富家公子可不能吃苦,潜移默化的也习惯了‘人上人’。

在私市买奴婢暂且不说,安南那边篡位,朝廷这边派遣使者过去也是正常的事情。可是任亨泰呢,似乎是和那边有所联系,很有可能是收受好处,所以才‘轻拿轻放’。很明显在任亨泰眼里,安南只是蛮夷之地,土官也不需要重视。

在一项项证据面前,朱允煐冷声说道,“礼部会同四夷馆,掌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及翻译等事,礼部尚书更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诸事。礼部尚书无德,何以服众?”

朱允煐看了一眼匍匐在地的任亨泰,说道,“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锦衣卫、东厂协理此案。朕交付汝等国之要事,汝等就是这般?”

如果杨靖还能挺过来,说不定依然是朝廷重臣。但是任亨泰就不行了,基本上是要丢官去职的。好一点的是罢官,差一点的话说不定也就是要被杀,甚至牵连全家上下了。

茹瑺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道,“起奏陛下,刑部尚书杨靖病重,刑部尚缺主事之人。若是三司会审,还望陛下钦点刑部主事之人。”

三司会审这都是要有点麻烦啊,毕竟刑部尚书现在不能理事。虽然刑部机构还在运转,但是任亨泰这般大案显然是需要刑部派出真正有分量的人。

看向茹瑺,朱允煐问道,“爱卿可有举荐之人?”

“起奏陛下,臣举荐刑部右侍郎暴昭,其人以国子生被授予大理寺司务入仕,历任北平布政司、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右侍郎。其人耿介有峻节,布衣麻履,以清俭知名,可堪大任。”

暴昭,这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他基本上一直都是在都察院、刑部打转,而且官位也比较合适,可有暂时主理刑部事务。

“准。”朱允煐没有多犹豫,这个暴昭他还算熟悉,“暴昭代刑部诸事,参与审理任亨泰之事。”

暴昭现在只是代理主持刑部的事情,刑部尚书的职务还要再等等。看看杨靖能不能转危为安,或者是在接下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刑部尚书的最合适的人选。

想起来了什么一般,朱允煐立刻补充,“礼部尚书国之重任,徐王允炆业已返回应天府,令徐王旁听。”

让朱允炆去旁听,这算得上是‘重任’,但是这个旁听显然也就是代表皇家出面而已。这样的案子是旷日持久的审理,朱允熥肯定是没耐心的,还是朱允炆过去,更何况朱允炆还算是‘贤明’的王爷,比较合适。

这简直是诸事不顺啊,朱允煐觉得自己的运气好些不是很好,这一下子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这忽然间出现的一些事情让他有点‘手忙脚乱’。

朱允煐确实十分恼火,他对于南洋诸国可谓是虎视眈眈的,但是这个任亨泰居然是在帮倒忙!

朱允煐的恼火不只是任亨泰品行不修,或者是在谋划安南诸国的事情上没有帮上忙,也是因为这样的事情一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朝堂上少不了要讨论礼部尚书这个重要位置,朱允煐的改革计划要被打乱了。

这些事情才是最让朱允煐恼火的事情,这样的一些个事情显然也是有些超出他的预料,或者说朝堂上下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任亨泰会如此,也没有想到练子宁拿到了一手的证据暴起发难。

早朝这是不欢而散了,朱允煐也将练子宁召入武英殿。虽然觉得也是练子宁发难导致计划大乱,可是这也是练子宁的分内之事,朱允煐可不会因此迁怒一个尽职尽责的官员,毕竟练子宁不知道朱允煐的一些计划。

更何况作为一个皇帝,朱允煐对于这些事情不算是多么陌生。哪怕这只是他当皇帝的第二年,但是以前就曾经临朝听政,很多的事情朱允煐都心里有数,很多的事情就是这么的让人猝不及防。

事情既然出现了,那自然也就是需要考虑解决,这才是朱允煐应该要做的事情。

对于朱允煐这个皇帝,练子宁还算是比较熟悉的。这可不只是因为他的嫡女是朱允煐的侧妃,更是因为练子宁也算得上是早早的就是朱允煐的班底。

接过王承恩递来的茶,朱允煐说道,“赐座。”

练子宁自然是连忙谢恩,他在朱允煐的跟前一直都是摆正位置。他是臣子,他不会仗着年龄和身份就指望可有‘指点’皇帝。

朱允煐笑着开口,说道,“今日之事岳丈倒是办的妥帖,只是以后再有这般大事,先知会咱一声。”

练子宁连忙领命,“臣知罪,是臣冒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