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皇太孙 > 387 利弊

皇明皇太孙 387 利弊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9:50:59

387 利弊

嗯?

不能苛待大民子民,要不然就要被法办?

但是其他地方的子民要是被苛待了,那就没什么关系了?

到底是常十万的嫡长子,常遇春这个杀神的儿子也是有样学样了。大明的子民不去辽东,我就从海外弄人过去开田,这就不会有悖太上皇的旨意了!

咱家的船不只是要带着香料回大明,还要将南洋的青壮带回来。管他们是不是愿意,带回来去开田了再说!

有些话就不用说明了,一旦说的太清楚了未必是什么好事情。大家在这个时候揣着明白装糊涂就好,大家在这个时候就当做没有听懂太上皇的旨意就行。

有些事情先做了再说,既然太上皇是默许的,皇帝也是装聋作哑的,那就可以先做了。至于说到时候惹起文臣的弹劾之类的,这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根本不需要在意。

先不说这是有着太上皇和皇帝这两位人间至尊的默许,再者就是这么些年下来,武勋做的一些事情,不知道被文臣弹劾了多少次,也不在乎一次。

说到底就是不会苛待大民子民,那些化外之民被苛待什么的,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朱允煐自然是觉得有些好气又好笑的,他编好的剧本,准备是按照剧本继续演下去的。

可是他的爷爷先跳出来了,他的舅舅在这个时候也不按照剧本来演戏,这些喜欢改剧本的长辈让朱允煐这个导演看起来被置身事外了。

不过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虽然剧本可能是有着那么一些变动,不过结局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这对于朱允煐来说也就足够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讲完对他来说就行了。

朱允煐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他知道这是大家对他的保护,是将那些骂名给承担了。哪怕这些主意是朱允煐出的,可是一旦惹起不少的非议,朱允煐就是要被置身事外的。

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朱允煐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他不在乎虚名是真的,可是如果名声好一点,也没什么坏处。

有些事情大家心里有数就好,对于朱允煐来说,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提前告诉一些亲近、可靠的人,也好在接下来执行的时候更加的顺利。

真正要说起来,朱允煐这个皇帝不只是有着一系列的野心,也是比较‘虚伪’的。如果能够里子和面子都有,他肯定不会有半点反对的意思,这就是朱允煐、这就是英示皇帝。

徐辉祖等人对于太上皇和皇帝的态度,自然是做到了心里有数。作为外戚,作为皇家最信任的人,他们自然也知道这个时候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一个立场。对于这些人来说,一旦失去了皇家的信任,整个家族的荣光或许就不复存在。

再者就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一些事情也是可以得到好处的。看看常茂,就可以知道了。

都是武勋出身,他们的父辈都是沙场宿将,这些人多少也都是在战场厮杀过的。慈不掌兵的道理他们都明白,他们一个个的也可以说是铁石心肠、冷血残酷的。

更何况这样的一些个残酷是对待异族,当然也就更加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心狠手辣对于这些人来说才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指望这些人有着不必要的仁慈,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人,也是朱允煐可以执行一些计划的最忠实的执行者。

在简单的讨论了一些事情,实际上也就是朱允煐提前透露了口风,这也就足够了。

朱允熥还是很开心的,因为这一次来到吴王府的都是他的一些亲戚,自然也不需要那么见外。

老朱的心情不错,主要是重孙、重外孙在他跟前闹。如果是平常,老朱可能嫌烦。但是在他退位后,在他的年龄不断增长的时候,老朱在这些晚辈面前多了很多的耐心。尤其是面对小小朱的时候,老朱是说不出的慈爱。

小小朱举着一个李子塞到了老朱的嘴里,老朱可不在乎这是小小朱咬了一口的李子,有滋有味的吃着。抱着小小朱,老朱也很欣慰的看着长子的四个子嗣都成家立业了。

朱允煐的心情不错,小小的饮了一些酒,稍微的参观了一下吴王府,和弟弟妹妹聊了聊天。

对于朱允煐来说,这样的放松自然是无比重要的事情,朱允煐也是很享受这样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劳逸结合,让他可以在紧张忙碌的生活当中可以小小的放松一下。

虽然朱允煐很享受这样的放松生活,也比较喜欢这样的走走亲戚、串串门。

但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不可能是一直都不在皇宫当中。更何况这一次太上皇和皇太子也跟着出来了,要不是老朱和小朱的威望足够大,说不定早就有文武百官来劝谏了。

这三位绝对不能一起离开皇宫,最少也需要留一个在皇宫当中,这样才不会江山动荡。

回皇城的御撵上,朱允煐抱着熟睡的小小朱,摸了摸小小朱的小脸。

“小时候挺胖的,现在瘦了不少。”朱允煐乐了起来,也有些得意,“还是咱说得好,咱垠儿现在身子骨很结实,比起寻常孩子可是要强一些。”

老朱则笑着说道,“这倒也是,咱垠儿吃得好喝得好,又骑马射箭,寻常武将家的孩子都不如他。”

看着老朱,朱允煐也开始正经起来了,“皇爷爷,你也知道皇帝每天有看不完的奏章。你前些年虽是揍了茹太素,只是那些个文武百官也没少溜须拍马,一些奏章看着也无甚大用。”

如果是其他人敢说这样的话,老朱肯定是要生气的,因为老朱是勤政的皇帝,事必躬亲。

但是老朱也知道朱允煐说的是事实,当初他暴揍茹太素,就是因为茹太素写了一份奏章,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还没听出个所以然来。这一位每次上奏章动则七八千字,且语意艰涩。

虽然在茹太素之后,不少文武百官收敛了一些,不敢再来‘万言书’,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会这样。

比如说茹太素,这家伙现在还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偶尔上个折子也是数千字起步。朱允煐也就是看茹太素年纪大,且还算是有责任心、原则性、抗直不屈,这才没有再将他暴打一顿。

朱允煐说道,“咱想着要让那些大学士参预机务,皇爷爷以为如何?”

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这怕是有些不妥,你这意思是让他们看奏章,现如今是你还好。但是以后,怕是少不了有些人就起了心思,这些人自己就做了主。”

朱允煐说道,“咱也是担心这些,只是咱想着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百姓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老朱指出其中的一系列隐患,“这般一来,若是碰到了懒政的皇帝,或是一些个权宦,少不了要欺瞒皇帝。再者就是内阁可以处理奏折,以后六部、文官,乃至武勋,都要给压着。”

虽然看似是有着一些权力,但是内阁如果处理意见,还是要和司礼监斗争。这样会使得太监的权力增加,或者是内阁强势的时候甚至可以压制司礼监。

这就是老朱,他出身微末,但是能够创造大明基业,自然是目光长远的。

看起来想要说服老朱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或者说内阁这个制度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要对司礼监有所限制,也要对内阁有所限制。

毕竟内阁制度看起来可以让皇帝轻松一些,可是这一项制度也可能有着不少的隐患。

老朱或者小朱,可能是有能力将这些隐患给彻彻底底的压制。但是换成其他的皇帝,就未必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解决这些隐患了,这都是需要注意的事情。

朱允煐很清楚,他必须要将这些事情完善,他必须要将这些事情处理的更好一些。毕竟历史上的内阁,确确实实有着不少的隐患,朱允煐可不想‘重蹈覆辙’,不想有着一些内讧、党争。

回到了皇城的朱允煐也没有闲下来,虽然是休沐,但是该处理的事情还是要处理,尤其是一些比较重要或者紧急的事情,自然是能不耽搁就不耽搁。

老朱也没有立刻回乾清宫,他本来就是闲不住的性子。就算是现在退位了,也是时不时的批阅大量的奏章,或者是像以前一样将朱允煐批阅的奏章拿过去过目,然后给出意见。

“英儿,接下来几年你要注意些。”老朱有些担心,对朱允煐说道,“咱知道你要办不少事情,只是那些个事情,每一个是容易办成的。”

朱允煐点了点头,他很清楚一些事情,“咱知道,只是咱也不怕。只要能治理好天下就好,咱大明的江山必然是日月永在!”

有困难、有阻力,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朱允煐也是一个‘好斗’的人。只要他能够将江山治理好,这也就足够了,这就是他的追求和理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