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刘辩,雄主 > 第七十二章:王芬、刘焉、羊续(二)

第七十二章:王芬、刘焉、羊续(二)

待羊续匆匆走出府邸时,杨彪已站在府外,打量着这座羊府。

这让羊续愈发羞惭,在与杨彪见礼时自嘲说道:“宦官所授,让贤弟见笑了。”

杨彪摇摇头说道:“但愿贤兄未曾训斥我三位贤侄,此乃史侯授意,不当视为赵延、赵忠所赠。”

羊续暗暗称奇,将杨彪请入府中,途中杨彪笑着告诉他:“……不止羊氏,郎中蔡伯喈如今的住处亦是由赵延安排,这并不妨碍蔡伯喈屡次在朝中抨击诸常侍。”

羊续哭笑不得:“蔡郎中如今是扬眉吐气了。”

“是啊。”杨彪感慨地点点头。

如今在朝中,能畅所欲言抨击后宫宦官却还能安然无恙的,也就那么几个了,其中就以蔡邕身份最为特殊,似张让、赵忠、郭胜等人挨了骂,也不敢有丝毫的冒犯。

只可惜蔡邕这种抨击,除了振奋朝中士人,并无太大意义,据杨彪所知,有那位史侯为张让、赵忠、郭胜等人撑腰,如今那几人甚至有胆量在天子面前笑眯眯地听着群臣抨击、指责他们,再也不复当初惊慌失措的模样,反倒是蔡邕,还没等骂爽快,就被灵帝因校书一事狠狠斥责,如今老老实实地在东观校书,无暇顾及士人与宦官的争斗。

虽说这一看就知道是宦官在天子面前进谗所致,可这其中是否有那位史侯的授意呢?

就像卢植,曾经朝中士人的领袖之一,现如今与围绕着大将军府的朝中士人,亦渐行渐远,不再参与士人与宦官的争斗。

这些,杨彪不敢深究。

片刻后,羊续将杨彪请到了前院主屋的偏厅,杨彪坐下后道明了来意:“……我今日前来,是奉大将军之命,请贤兄过府赴宴。大将军得知贤兄入京赴职,特地置办了酒宴。”

羊续恍然大悟,拱手说道:“多谢大将军美意,羊续感激不尽。”

杨彪点点头,旋即忽然问羊续道:“贤兄,你可知大将军为何要宴请你?”

有必要说得这么直白么?

羊续狐疑地看着杨彪。

彼此都是成年人,他当然知道大将军是想拉拢他了。

见此,杨彪又正色问道:“那么,贤兄真的想好了么?”

“……”

羊续惊疑地看着杨彪,半晌皱眉说道:“贤弟……这次怕不是为大将军所使者而来吧?”

“是,也不是。”

杨彪点点头又摇摇头,旋即低声对羊续说道:“我今日固然是奉大将军之命来请贤兄,但以你我两家多年的交情,我想劝劝贤兄,莫要参与大将军府如今想要对付宦官那一事。”

羊续狐疑问道:“大将军与史侯不和?我以为大将军是史侯的舅舅?”

“不不不,贤兄误会了。”杨彪摇头解释道:“大将军与史侯乃舅甥,并无不和,我所言之事也不牵扯到大将军,而是大将军身边一些有意铲除宦官之人……”

羊续点头释然,旋即又皱眉问道:“史侯当真也宠信宦官?”

“是,也不是。”

杨彪点头又摇头,旋即压低声音对羊续道:“贤兄久不在雒阳、不知后宫变故,否则贤兄就会明白,并非是张让、赵忠等人蒙蔽史侯,而是史侯现如今为他们撑腰……”

“为何?”

“大概是史侯对朝中臣子亦有些许不满吧。”杨彪低声道:“就像昔日的陛下。”

“……”羊续面色微变,毕竟再说下去可就不是士人与宦官的对抗,而是士人与皇权的对抗了。

见羊续一脸凝重之色,杨彪猜到前者已想到了那一层,压低声音道:“我不敢评价陛下,但据我所见,史侯虽比当时的陛下岁数更小,然更具权谋,而且……唔,稍微有些记恨……”

果不其然,他拿前河东太守董卓一事举例:就因为诬陷史侯喜爱的将领关羽,结果遭到史侯报复,使并州刺史丁原代董卓出任河东太守。

还别说,这件事在朝中影响甚大,不少士人由此不敢得罪那位史侯。

当然,单单这件事并不能令羊续改变主意,杨彪真正说服他的,是卢植、皇甫嵩、张温、朱儁等人都已渐渐淡出针对宦官行列的这件事。

思忖片刻,羊续问杨彪道:“我该怎么做?”

杨彪摇摇头说道:“我只是想劝贤兄莫要走错路,至于其他,兄且自行判断。……以羊氏与史侯的关系,史侯必会召见贤兄,介时贤兄不妨自己亲眼看看,看看史侯是否受到宦官的蒙蔽。在此之前,切勿被大将军身旁一些人蛊惑。”

临末,他又发出了一声感慨:“局面不同了。”

局面不同了?

羊续琢磨着杨彪这话,心中若有所思。

当日,羊续带着三个儿子,与杨彪一同赴大将军府赴宴。

果不其然,宴席期间,袁绍、何颙、张津等人多番暗示羊续,大谈宦官把持朝廷,希望羊续在出任执金吾后,协助他们铲除宦官。

羊续谨记杨彪的劝告,又见杨彪默不作声地盯着自己,遂假借醉酒含糊其辞地掩饰过去。

宴席罢,羊续回到家府中,唤来三个儿子,询问他们之前在鸿都门学担任职的事,三兄弟不敢隐瞒,如实相告,并且在羊续的要求下,说出了他们对鸿都门学的看法,正面的看法。

也是,羊氏三兄弟头上顶着史侯的标签,谁敢为难他们?

哪怕孙璋等人找麻烦,也自有张让、赵忠的人会替他们挡回去,自然不会有人诘难他们。

羊续听罢默然不语。

次日,羊续进宫面圣,于玉堂殿见到了灵帝。

对待羊续这等臣子,灵帝显然没有对待刘辩那样有耐心,安抚笼络了几句便将羊续打发了,倒是张让替羊续说了几句好话。

当然,羊续可不会因为张让为他说好话就改变对后者的态度,依旧是冷面相向,不过张让也不在意,甚至亲自将羊续送出玉堂殿。

回到家中后,妻子与儿子、儿媳,已经准备好了家宴,庆贺羊续出任执金吾。

不同于羊续心事重重,他的妻子却是很高兴。

丈夫出任执金吾,三个儿子都在鸿都门学出任门下侍郎,关键是还跟与太子同等身份的史侯攀上了关系,这让羊氏心花怒放,对二儿媳蔡贞姬的态度也大为提升。

至于立场,若非丈夫坚持,羊氏才不在乎什么立场,在她看来,自己一家是否过得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在一家其乐融融为羊续庆贺时,不速之客来了。

西园派来了左驺,即向上任官员催要礼钱的骑士,张口就管羊续索要五百万。

羊续心下大怒,却又不敢得罪西园使者,没想到长子羊秘却不以为然地说道:“此必是孙璋派来的使者,此人与史侯不和,见我家与史侯亲近,因此故意要给我家难堪,父亲不必在意,且留左驺在堂中坐,自有人来替父亲解围。”

羊续将信将疑。

不多时,城门校尉赵延匆匆而来,三言两句就将那名左驺骂退,旋即堆着笑对羊续道:“让羊大人一家受惊了,史侯早就吩咐过,羊大人为官清廉,并无积蓄,命西园免去礼钱,想不到孙璋等人竟敢违抗史侯的授意,我回去后定要狠狠弹劾他们!”

“……”

纵使是素来对宦官以及党羽不假辞色的羊续,此刻面对赵延也不好冷脸相向,勉强挤出几分笑容,感谢赵延前来解围。

“羊大人这话说的,都是自己人嘛。”赵延舔着脸讨好,险些气地羊续当场发作:谁跟你们是自己人?!

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他羊氏与赵延、赵忠,如今可不就是自己人了嘛,脑袋上都顶着史侯的标签。

除非他不惜被史侯记恨,自己撕下这标签,投身大将军何进那边,跟袁绍、何颙、张津等人一同谋划铲除宦官之事。

“局势……确实不同了啊。”

看着儿子羊秘将赵延送出府外,羊续发出了昨日杨彪一般无二的感慨。

在他的记忆中,以往朝中的黑白曲直都很分明,朝中士人是正义的一方,后宫宦官便是奸恶的一方,可现如今,后宫宦官内部分裂,朝中士人也分裂,从以往的两极变成了四极,说实话羊续也看不懂了。

想来想去,羊续还是决定听取杨彪的建议,先去亲眼见见那位史侯。

问题是,就算他现如今是执金吾,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到那位史侯啊。

他与长子羊秘商议此事,羊秘回答道:“可让弟妹进宫转告史侯。”

此时羊续才知道,他二子羊衜的妻子蔡贞姬,随时都能进宫去见其妹,虽然是违反宫廷规矩的。

羊续自然不好意思对子妇提及此事,于是就去见亲家蔡邕,没想到蔡邕胸脯拍得老响,答应后才想起他被灵帝勒令禁足在东观校书,遂尴尬地替羊续写了一封推荐信。

虽说过程有点曲折,令人啼笑皆非,但凭着蔡邕的推荐信,羊续也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史侯刘辩。

而刘辩大概也猜得到羊续为何而来,故意将羊续请到崇德殿前的小花园见面,以便请出卢植。

在一番畅谈后,羊续疑虑顿消,眼前这位年幼但聪慧的史侯,怎么看都不像是被宦官蒙蔽的样子,可见杨彪对他所言不虚,局势不同了,已不再是单纯士人与宦官的对抗,而是更深层的,士族与……的对抗。

这种对抗,羊续自然不敢被牵扯其中。

至此,羊续虽然依旧赴大将军何进的邀请,但袁绍、袁术等人单独的邀请,他能推就推,至于那些所提及的铲除宦官的事,他亦多番推辞。

于是继卢植之后,雒阳朝野亦传出了对羊续不利的谣言,称他也被宦官收买。

羊续也不争辩,学卢植那样,一门心思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而在此期间,汝南太守赵谦多次上奏朝廷,言葛陂黄巾愈演愈烈。

刘辩觉得时机合适,便唤来尚书常侍渠穆,嘱咐道:“……汝南乃袁氏故乡,故乡遭贼,袁氏不会不担忧,你去对孙璋献计,叫董重故意拖着此事,逼袁绍或袁术自行请命率军征讨,趁机将其调离雒阳!”

渠穆会意,立刻去见孙璋,叙说刘辩的计策。

孙璋大喜,连忙暗中联络骠骑将军董重,与董重合谋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