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712节 东林党罪过罄竹难书(一)

第712节 东林党罪过罄竹难书(一)

崇祯皇帝被流寇逼死,帝都失陷,如此不光彩的事情自然得有人负责。

崇祯皇帝肯定是没有错的,他诛阉党,勤俭勤勉、兢兢业业,在位十七年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奈何天灾**,外有流虏与北虏,内有阉党与权臣,导致壮志未酬,壮烈殉国,可谓是气壮山河……以下省略三千字的赞美之词。

颜常武当然不是发疯,就算崇祯皇帝再昏庸无能,也得捏着鼻子把他给洗白了成为英明之主,这是屁股决定脑袋,不得不为。

不要低头(认错),(否则)王冠会掉!

常言道:“官官相护”,同样地,对于上位者来说,“一王不弑他国之王”乃是正理。

否则,让大家知道了上位者的真实面目,连带着其他的上位者带的光环在臣民间就会彻底地失去光彩!

哦,原来皇帝也会错,那么其他人都会错喽。

如此大家就会想:“我原来跟随的是垃圾啊,还值得我为他而战?”

这点有个实例,譬如钢铁同志在去见了马克思之后,继位的赫鲁晓夫赫光头把他鞭尸,一夜之间,“接手时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离开时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的钢铁同志从万人敬仰的圣人沦落成为万人唾弃的魔鬼。

1956年2月,赫鲁晓夫这个蠢材居然在苏共二十大作了秘密报告,亲自揭开了斯大林在1930年代搞肃反扩大化、搞个人崇拜以及卫国战争初期因缺乏警惕造成巨大损失的内幕。

斯大林建立起来的***政权就这样被赫鲁晓夫彻底揭穿。斯大林是魔鬼还是开国先驱成为苏联人民的噩梦。一夜之间苏联人民一下子失去了信仰。斯大林建立起来的精神体系也随之垮台。在失去精神信仰一刹那,百姓突然之间好像明白了什么,迷迷糊糊觉得斯大林等于独裁***。

不信他们了!

后来的毛熊千古就有赫鲁晓夫的重大贡献,他自己否定了自己,不死才怪!

而崇祯皇帝被干掉后,颜常武一口咬定,崇祯皇帝没错,至少大方向没错。

错的是其他人,负责任的在朝外是李自成和黄台吉,朝中的自然得找出责任人来。

阉党完蛋了,他们负不起这个责任,所以锅就得由东林党来背了!

在对东林党下达的降罪诏令道:

其罪一、不顾大局,不识大体,逼迫三朝君父,不是为臣之道!

万历皇帝不上朝,真正的原因是为了避开东林党人,躲清闲去了。随后的天启皇帝之所以“酷爱”木工,原因和他祖父是一样的,也是躲清闲去了。

崇祯皇帝在打倒阉党后,东林党上台,众正盈朝,然而很快地,崇祯皇帝就把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给贬谪出了朝廷。

为什么呢,无它,太过多嘴呱噪,喋喋不休,喜欢上表表现,弹劾这弹劾那,对朝廷政策大加抨击,他们却又拿不出什么象样的方法来解决朝廷面临的问题,眼高手低。

这就是典型的书生误国,东林党人误国!崇祯上台以后,打击以魏忠贤为代表的宦官势力,把持朝政的全是读书人,读书读多了,而不知变通,关于少数民族的对策,学得都是“尊王攘夷”、“华夷之辨”这类的大道理,而没有实际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更没有指挥军队打胜仗的能力,偏又喜欢指手划脚的。

同时也不想承担历史责任,因为迁都、议和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北京一旦放弃,明王朝的宗庙、陵寝必将会被李自成破坏,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士大夫都重名节,看重虚名,喜欢高调,这种让自己名誉受损的事情,他们怎么可能去做。

结果导致崇祯皇帝倒台,这锅肯定得有人来背,不能由整个文官系统来背,由东林党来背吧!

其罪二、由于东林党人的干涉,工商税先后三次被废。

纵观整个明朝,由于朝廷制度的原因,可以说是严重的重农抑商,这也造成了明朝的财政主要以农业税为主。隆庆四年(1570)年左右,明朝每年的财政收入约为3078万两,而其中农业税占比高达81%,工商杂税只占总收入的12%。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税制,开始逐渐加重工商税的征收,然而由于东林党人的干涉,工商税先后三次被废。

张居正去世:工商税一次被废。万历初年,张居正主持改革,加大了工商税的征收。这极大的触动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团,这种情况下,他们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东林党形成。张居正死后,东林党人立即废除了张居正的税收制度。

万历皇帝去世:工商税二次被废。万历皇帝因国库紧张想从江南征收赋税,但由于遭到掌管外库的户部(文官,东林党!)阻挠,万历只能将征收工商税的人物交给内库。这便是所谓的万历皇帝贪财之谜,而实际上,万历三大征所用的钱,大部分是由内库的工商税进行支撑的。没有这些钱,根本就没有大明的荣光,东林党就是炮党!

东林党开始在在万历死后再次把持朝政,掌权后的他们立即逼迫泰昌帝废除了各地工商税收,再次导致国库开始吃紧。

魏忠贤去世:工商税三次被废。由于当时辽东战事吃紧,空虚的国库根本无法应对巨大的军费开支,于是魏忠贤出现了,他再次开整工商税,使得国库又开始充足起来。然而好景不长,天启皇帝死后,在崇祯皇帝支持下魏忠贤迅速倒台,东林党再次掌权。于是工商税再次被废,导致辽东战事吃紧,则是怎么省钱怎么搞,再加上将领的层层盘剥,导致辽东缺饷愈演愈烈,甚至激起兵变,而东林党则将责任全部推到了辽东军官身上,指责其贪污军饷、指挥不当。

没有了钱,皇帝也成了街道边的乞丐,想做什么事都办不成。

东林党成天花天酒地,包养秦淮美女,一唱一和,美其名为风流。

他们哪里舍得自掏腰包支援前线?但是公然拒绝国家大事肯定不明智,所以他们就把看家本领搬出来了,宣称不征收工商业的税赋是先祖皇帝定下的规矩,不可破坏,同时极尽一切手段,攻击毁谤边疆统帅将士有通敌叛国的嫌疑,

他们掌握了语话权,被污蔑的武将们岂能不怒,之后战争不尽人意,不得不说官兵们因文官而士气不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