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1117章民主宪章

澳洲风云1876 第1117章民主宪章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37:31

第1117章民主宪章

19年初

澳洲本土

世界大战落下帷幕之后,围绕着战后世界格局爆发了很多明理暗里的利益之争,罗马外海的威慑巡航仅仅是其中一桩罢了。

事关全球布局战略,大洋帝国不可能退让,这世界上从来没有送到手上的好处,必须要去争抢。

看一看利比亚的位置就知道,为何如此的重要?

利比亚位于地中海东南部,是阿拉伯半岛的顶端,距离世界中心之称的欧洲各国可以通过地中海方便的联系起来。

而大洋帝国在地中海沿岸没有任何立足点,包括位于里海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地理位置都没有利比亚那么便捷。

英法等国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多次通过战争,破灭了沙俄将势力深入温暖的地中海企图,距离最近的一次就是克里米亚战争。

对于大洋帝国势力,英法等国同样深怀戒惧,宁愿让意大利得到利比亚地区,也不愿意让大洋帝国轻易的在北非站稳脚跟。

通过利比亚地区将影响力辐射到整个欧洲,对于拥有强大海军力量的大洋帝国而已,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也许,只有一场战争才能够阻止吧?

那么大洋帝国为何要占领利比亚,触动英法等国的敏感神经呢?

首先,在奥斯曼帝国崩溃之后,利比亚是一片无主之地。

这里地域广阔,人口稀少,战略位置极佳,拥有的黎波里优越的港口,非常适合大洋帝国在该地区深耕发展。

其次,利比亚作为一个更敏感的地区,可以转移英法等国对克里米亚的焦虑,是讨价还价的一个很好筹码。

果不其然

在大洋帝国第四集团军回师占领利比亚之后,英法等国的目光就聚焦在这里,反而是克里米亚无人问津了。

毕竟克里米亚处于里海地区,被奥斯曼帝国的斯普鲁恩斯海峡牢牢锁住,英国人在这里拥有足够的影响力,关键时候可以封锁海峡,就像对沙俄人曾经做过的一样。

然而,英国人却无法封锁面向地中海的利比亚,这比封锁德国公海舰队更困难。

所以掌握了利比亚,大洋帝国可以在克里米亚从最初的2.55万平方公里,进而到13万平方公里,最后控制区达到22万平方公里,控制区步步扩大。

英法等国为了获得大洋帝国在利比亚问题上的让步,不得不在其他问题上做出大幅妥协,包括克里米亚和阿拉伯半岛。

政治斗争,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

利比亚第3個大作用,就是争取地缘战略利益的宝贵筹码,只要控制了利比亚地区,英法等国只能乖乖的被牵着鼻子走。

所谓战争,只是万不得已的最后手段。

梦幻城堡之仙居殿

李福寿看到近期来自欧洲的情况汇总,颇为满意的放下卷宗,宫廷里首相张立和秘书长顾恺之皆侍立在侧,等待他的垂询。

“新首都建设全面铺开了,现在情况如何?”

“启禀圣上,新首都建设具体由新任内政大臣蔡廷干主持,征求各方意见后,暂时定名为“长安”,最后命名尚待议会两院通过,由圣上御准。”首相张立恭敬的回答道。

“廷干在我身边工作多年,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足够,此次新首都建设也是他单独主持一方面的工作,期待能够交出出色答卷。”李福寿双手背在身后,踱着方步走了几圈后,不慌不忙的说道;

“长安这个名字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代表了华夏文化曾经辉煌璀璨的时期,那个万国来朝的时代。

长安也是大唐皇朝无可置疑的政治中心,多重意义加持,确实配得上新首都的重要地位。

既然如此,那就定下来吧。

议会尽快通过相关法案,在军事需求大规模退潮的今天,可以全面启动新首都建设工程,创造足够多的工作岗位。

此其一也。

第2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帝国宪制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必须推进的时候。

此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战争,让我们看到君主独裁制度的最大弊病,曾经强大的德国,沙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轰然倒塌,表明独裁制度在新时代已经失去了生命力。

所以,议会推动《民主宪章》必须要尽快审议,发动全社会谏言献策,展开民主大讨论,把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民主制度,好的建议,全都纳入讨论范畴。

帝国宪制改革势在必行,走向真正的强大繁荣,仅凭某一个人的决策难免失之偏颇,需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在这一点上

内阁尽管放心的推动,任何顽固守旧保皇党势力都不要理会,官司打到我这里来,我也为你们做主,不必有任何顾虑。”

李福寿说到这里,身旁的张立首相和顾恺之秘书长已经长揖到地,神情激动地言道;“微臣万死,恳请圣上收回成命,在微臣心中,只要圣上主掌乾坤,帝国发展高枕无忧矣!”

“唉,你们两个不必劝了,帝国宪制改革我已经下定了决心,必须坚决推进。”李福寿轻叹一声,温言安抚道;

“你们都是从政已久的老官僚,当知历朝历代从未有善始善终的圣君,满清康雍乾三代,后期也难免归于政治昏庸,此人力不可违也。

人老了,难免好大喜功,频出昏招。

奥匈帝国的约瑟夫皇帝,德意志的威廉二世和沙俄的尼古拉二世固然有很多个人性格缺陷,但也有执政后期的目中无人,独断专行之弊端,成为动摇帝国根基的根本原因。

大洋帝国只有建立稳定而互相制衡的民主制度,才能保证政治清明,统治稳固。

独裁君主到我这里就结束吧,帝国需要更加民主的统治方式和政治安排,这就是你们要做的大事。

帝国其实没有真正的宪制改革派,所以只能委屈你们去推行,相信这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是一件好事情。

若是需要,哪怕废除君主制……”

“圣上,万请莫要如此,若真如此微臣只有一死而已。”张立首相已经浑身颤抖的站不住了,嘶声喊道。

李福寿轻叹了一声,上前将他扶起,轻轻拍了拍肩膀说道;“我知你们的心意,此乃最坏情况下安排,莫要担心。”

“微臣恳请圣上在推动《民主宪章》后,暂时稳定一段时期,让社会民众逐渐接受新的权力安排,再行推动《平权法》。否则……微臣担心一下子改变太大,会让社会无所适从,变得混乱起来,反而适得其反。”

“呃……确实有点操之过急,那就依伱所言,在本届政府任内推动《民主宪章》改革,《平权法》留给下一任内阁实施吧!”

李福寿的话,总算给张立首相吃了一颗定心丸,神色也变得缓和起来。

如今已是19年初了,今年帝国就将进行全国大选,新一届内阁将在明年初履任。

张立首相筹组的内阁已经连任两届,每一届任期5年,一共10年。

按照大洋帝国宪制规定,不可能连任第3届。届时,若身体足够健康,进入上议院发挥余热是大概率的事情。

也就是说

用一年的时间推进《民主宪章》的改革,推动在下议院和贵族院表决通过,时间虽然紧迫了些,还是能够完成这一艰巨政改任务。

这是帝国皇帝李福寿一例主导的宪政改革,凭借无与伦比的威望,能够压制守旧派保皇党巨大的反对声音,促成改革。

就像圣上所言:

大洋帝国一路顺风顺水的开疆拓土,屡立功勋,将帝国的荣耀播撒到全世界,如今可谓是繁华盛景,璀璨耀目,正是帝国声望达到最顶点的时期。

若没有李福寿一手推动,帝国内部根本就不存在宪制改革派,反而是守旧的保皇党势力空前强大,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光想一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别的不说

两位新晋陆军元帅段祺祥,卞春松都是狂热守旧的保皇党,老一辈元帅李栓柱,莫如峰同样如此,是皇上的忠实信徒。

新晋海军元帅祝清溪,张道儒同样也是铁杆保皇派,死硬的那种。

军方的态度是这样,政府方面可以说皇帝的门生遍天下,谁会同意宪制改革?

去年,下议院提出《民主宪章》改革议案的国会议员,差点儿就被口水淹死,被舆论骂的狗血喷头,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若非帝国皇帝李福寿亲自出面保护,这家伙估计撑不了几天,就会羞愧自尽吧?

面对帝国皇帝主动放权,民间和舆论反而是一片反对之声,真正赞同《民主宪章》改革的声音极其微弱,这真是一件奇事。

皇帝要放权,民间一片反对之声,双方都是真情实意的表达,没有半点虚伪之处,这在其他国家的民主制度改革过程中,鲜少能见到。

无论英国还是法国,为了争取议会民主权利,都流淌了太多的鲜血。

大洋帝国这样开明的君主,实在太少见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