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851章 公平竞争

兴汉使命 第851章 公平竞争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851章 公平竞争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鲁淑想要利用职务之便替兴汉军将士争取转业机会,但是却让科考舞弊的隐患就此埋下了。

名额内定式的科考,简直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好在科考的目标是替各方寻找合适的人才,倒也不至于危及选拔人才的根本。

韩安等人的补考在两天之后顺利的结束了。

鲁淑带着重新汇总的成绩单向刘正汇报。

“庄主,这样的人员构成,真的有利于兴汉国的长治久安吗?”鲁淑问道。

“有什么问题吗?”刘正问道。

“问题大了!”鲁淑回答说。

按照鲁淑以前的布置,兴汉军方面获得复试资格的将士应该超过一百人,才能确保最终的优胜比例以及在地方上的话语权。

可是经过补考的冲击之后,兴汉军方面的复试资格不足二十人。这样的比例根本就无法保障兴汉军将士的绝对优势。

若是兴汉军无法在西平城的官员席位上具备优势,很有可能丧失主导西平建设的决定权。这会直接导致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悲剧发生。

兴汉军将士用生命换来的江山拱手让给别人,能放心吗?敢放心吗?公平竞争的尺度如何把握,已经成了当前必须要重视的课题。

刘正也处于矛盾之中。若是强行让兴汉军将士与术业有专攻的读书人公平竞争,这样的竞争结果对有功将士极不公平。

兴汉军中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给有功将士,转业地方的配额坚决不能减少。这就使得鲁淑必须要凑够五百多个岗位给转业将士。

竞争上岗是必然的选择。有功将士的专业水平不高,转业再就业的话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适当给予照顾理所应当。

然而兴汉军转业地方之后就不再是军人,而是各类岗位上的专职工人。倘若没有专业技术将会寸步难行。

兴汉军高层可以给予转业军人特殊照顾。可是到了地方的转业军人变成了产业工人,当他们与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同台竞技的时候,就没有理由再接受地方企业新的照顾了。

与其以后受委屈,还不如在一开始就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可是兴汉军的训练模式定型多年,此刻推行新的训练模式,让刘正的心里没有底。

“庄主,这样做会不会动摇军心呀?”鲁淑问道。

“阵痛会有的!”刘正说道:“转业军人的问题,将是梅园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军队年轻化才能永葆活力。没有战争加速新陈代谢,就只能依靠转业的办法来解决人员流动问题。这就要求各镇帅军的新兵训练,不仅要保证军事技能的传授,还得增加生活技能的培训。

同样是为期一年的新兵训练,训练内容却翻了一倍。这就要求新兵们的接受领悟能力,必须要有历史性的突破。

“庄主,这调整新兵训练计划,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呀!”鲁淑忧心忡忡的说道:“现在的问题是兴汉军每年会有一成的编制人员,需要转业地方。”

超过三十万的转业军人,一旦与产业工人们公平竞争,结果肯定会惨不忍睹。至少有九成的人会在竞争中失利。这会对地方的稳定形成新的压力。

更何况兴汉军将士的军饷和健全的福利制度,也会让转业军人在对比中形成心理落差。这个问题要是解决不好,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鲁淑,咱们可以分两步走!公平竞争的基本格局不能变,否则就会形成连锁反应。”刘正说道:“转业军人可以特殊照顾,那么每年从各州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呢?那庞大的基数,是咱们有能力照顾的吗?”

对于如何解决产业军人的生活技能,刘正决定分两步走。

其一是修改梅园的新兵训练体系,增加生活技能培训内容。争取让每位将士都拥有一项以上的生活技能,从而规范转业军人的就业安置。

其二是增设转业军人再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转业军人的生活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不得低于六个月,从而确保生活技能培训的效果。

同时对于那些安置转业军人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多管齐下,尽可能保障转业军人的根本利益。

鲁淑听了刘正的介绍,心里觉得兴汉军在地方的话语权问题,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没有转业军人参与地方的核心权力机关,兴汉军军方所寻求的话语权就是一句空话。

“庄主,地方权力体系的构建,兴汉军方面必须要有参与权和决策权,否则就会导致军政矛盾一发而不可收拾。”鲁淑说道。

“那你如何保证不会发生外行指挥内行的问题?”刘正问道。

鲁淑摇了摇头,毕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在其位谋其政。那些只享受福利却不干活的人,必定会受到天下人的鄙视。

外行参与内行的事情,帮忙就是添乱。这也是刘正担心的问题。兴汉军将士的军人作风,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地方建设的具体方案上保持沉默。

无论对与错,都得发出自己的声音。沉默太久了,会在无形中丧失话语权。文武矛盾,其实是军方力量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介入地方建设的产物。

梅园大政已经开始由军事优先原则向军政并重原则转变。这就导致了资源配置方面的调整。准确的说就是兴汉军拿到的资源配额不断的减少,从而推动军人转业步入正轨。

部分兴汉军将士必须要转业地方另谋出路,才能确保各镇帅军的良好运转。当初兴汉军没有固定的驻地,对于编制的标准配额不会太过于在意。

可是如今的兴汉国太大了,各处战场环境的特殊性,要求驻军的训练侧重点各不相同。再要实行异地驻防就会增加相应的成本预算。

“庄主,兴汉军所属的资源配额不能一减再减,否则就会导致军力衰减。”鲁淑说道:“军费投入看似浪费钱,其实是向其他人展示实力的一种手段。用质量取代数量,其实是一个谬论。”

质量的提升可以增加单兵作战的能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单兵的装备成本将会迅速的增加。质量可以决定兴汉军的战斗力,却没有办法保证战争的胜利。

以一当十的精兵政策,确实可以名垂青史。就拿当年横扫百万黄巾军的汉室北军来说,不过数万精锐却可以所向披靡。

然而精兵政策的战损成本也会水涨船高。牺牲一个精兵,想要补充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损失十个普通的兵丁,补充起来只需要一个命令就能完成。

兴汉国当前的精兵有陷阵营,特战营,玄甲骑。总编制数量包括预备役也不到三千人。

据刘正所知,玄甲骑的单兵训练成本,超过了一千名普通士兵的训练成本。

玄甲百骑,可挡万军。这对于小规模战斗来说,百骑既出,天下可定。

军队的数量才是根本保障!玄甲百骑式的精锐,只适合震慑。没有人会长期动用万军保护,被玄甲百骑盯上的人,就相当于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