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850章 僧多粥少

兴汉使命 第850章 僧多粥少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850章 僧多粥少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鲁淑听了刘正的话之后,吓出了一身冷汗。五百被拒之门外的读书人,一旦生出了什么歪心思,兴汉军就得焦头烂额了。

“鲁淑,你要记住:兴汉军的存在一定要尽可能的团结可以团结的那部分人。即便是不能团结的那些人也要做到影响其心,化解其中的怨怼,从而减少其对立情绪。”刘正义正辞严的说道。

“庄主放心,我知道应该怎么办了!”鲁淑回答说。

能力层次的摸底考试,不应该存在立场问题。难道没有兴汉军颁发的资格证书,那些被拒之门外的读书人所掌握的知识就会化为乌有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倘若坚持掩耳盗铃,到最后必受其害!补考一事反应出了兴汉军在管理方面存在着极其严重的缺陷。

好在韩安的出现,让刘正有了弥补错误的机会。

望着厚重的补考花名册,刘正感觉到不寒而栗。五百多个被拒之门外的读书人,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哪?就因为人家接受的是九品中正制的理念,所以一刀切的否决了这些人的能力。

刘正让鲁淑做出深刻的检讨。毕竟这样的影响极其恶劣。未知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也许有的人是想来个眼不见,心不烦。从而自欺欺人的认为已经掌握了西平城中的所有人才。

刘正虽然说不知道这五百多识文断字的读书人,究竟会影响多少人对兴汉国的态度,但是却明白一个道理——读书人掌握着天下人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其中的关键在于得读书人,特别是最优秀的那部分读书人。知识决定前途,知识决定命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读书人不仅承担着一地教化的重任,还肩负着建设华夏的使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兴汉军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

韩安的事情,让刘正看到了固步自封的苗头。随着梅园在教育方面加大投资。州级大学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的涌现。

以幽州为例,不仅拥有北山大学,南山大学,西山大学,东山海洋大学,南山军校,南山情报学校等专业大学,还有无数综合类大学的存在。

梅园名校榜的百强名单中,罗列了幽州十大名校。在教育事业最为发达的青、徐二州,名校数量已经突破了五十所,入列百强者也有近三十所。

这份教育硕果,直接让兴汉国每年拥有大学毕业生近两百万。要是在续命丹问世之前,人类的生老病死可以自然而然的为新毕业的学生们提供岗位。

然而有了续命丹之后,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突破了九十大关。兴汉山庄的精英人员,更是有了惊人的两百岁。这既是历史性的长生技术突破,也给人类的工作时间增加了新的研究课题。

按照旧有的传统,五十而知天命。这就意味着可以退休享享清福了。可以新的平均年龄计算,相当于还有四十年的时间蹉跎岁月。

若是三年五载的养老时间,倒也不至于形成养老压力。可是这养老时间一下子增加到四十年,四世同堂的大孝传承,这样会让子孙不堪重负的。

续命丹已经普及,刘正也没有办法收回成命。延长老年人的工作年限势在必行。到了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老人不退休挪位,新人也就失去了上位的可能。华夏传承自有定制,一个萝卜一个坑。老人不想闲着,就占据了更多的岗位。学生毕业之后,就会进退两难了。

要么坚持知天命的传统,年轻人上位之后,替梅园承担那份沉甸甸的养老费任;要么增加老人的工作年限,年轻的毕业生们就得自谋出路了。

随着继续工作的老年人口急速增长,兴汉国各方面的就业压力呈几何倍数激增。兴汉军在凉州的迅猛扩张,其实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僧多粥少的结果让兴汉军的各级将领压力山大。鲁淑的做法并不是个例。五百多个人哪?这可是五百多个就业岗位,更关系到了五百多个家庭的幸福。

鲁淑不愿意把五百多个兴汉军用刀枪拼来的就业岗位,留给西平城中的部分读书人。这应该是整个兴汉国大形势所决定的。

可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兴汉军若是过分的打压西平读书人,那就会逼着这些人造反。然而把机会给了西平读书人,那又无法向兴汉国中的读书人交代。

随着兴汉军的成长,用战争创造就业岗位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最简单的道理,兴汉军创立之初可以一纸任命书解决编制问题。随后就是战争中的大浪淘沙。

可是现在的兴汉军,想要发起大规模的拉锯战已无可能。三百万兴汉军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的扩充。

想当初战事频繁,大型战役比比皆是。一场大战下来,原本臃肿的大军可以迅速的完成瘦身。如今大势已定,兴汉军的存在价值由扩张改为防守。相对固定的编制,促使军队的正规化进程加速。

虽然说兴汉军为了大局考虑暂时不会裁军,但是却在编制方面采取了极其严格的限制政策。自行募兵政策的终结,直接导致了军队的人才缺口不断的缩小。

鲁淑留出五百个就业岗位,除了解决兴汉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是对兴汉军中有功将士的嘉奖。毕竟督帅郭淮暂时无法升格为镇帅编制,相应的有功人员只能等待岗位缺口。

“庄主,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军中将士都是大老粗,让他们与读书人一同参加考试,能够脱颖而出的人只是凤毛麟角。我这样做,其实是想降低淘汰率,给有功将士更多的机会。”鲁淑说道。

“作为一名优秀的兴汉军将士,不应该害怕竞争,也不能恐惧新型竞争。”刘正说道:“以前拼杀的武器是刀枪,现在的武器得转化为纸和笔。”

军队的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兴汉军成长至今,转型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用知识熏陶并重新武装,这可是三百万兴汉军肩负的全新历史使命。

作弊的手段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却无法改变兴汉军将士知识贫乏的大势。僧多粥少的格局永远存在,这就需要兴汉军的人才们知识层次更高,个人能力更强。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学习最先进的文化知识,掌握最尖端的技术技能。

“庄主,让有功将士与读书人公平竞争,这对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们公平吗?”鲁淑问道。

“因为他们是兴汉军将士,所以得比别人更强。”刘正说道:“这个世界的大环境最公平,可是在具体的细务上就没有公平可言了。不会的东西可以学,走歪门邪道就不可取了。”

时间会让那些走歪门邪道的人原形毕露,这就是天地给予人类唯一的公平。

兴汉军必须要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不断的学习进步,迎接新的挑战。哪怕是技不如人,又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就算是与术业有专攻的读书人公平竞争,善于学习的兴汉军将士也应当无所畏惧!

这是兴汉使命赋予兴汉军将士的力量源泉。学习才是硬道理!

韩安投诉事件,让刘正明白了考试作弊的巨大危害。鲁淑在报考资格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危及兴汉军的健康成长。

警钟长鸣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