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75章 小将陈到

兴汉使命 第75章 小将陈到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75章 小将陈到

兴汉军很快就集结好了,也把各自的阵地顺利的交到了程黄祖韩四将的手中。

郭嘉问:“校尉大人,你怎么好心把到手的城池让给了孙策呢?”

刘正回答说:“奉孝,韩忠跑了,西鄂城已经没有油水了,留在那里只能让人讨厌,不如出城追击,应该可以有所收获。”

郭嘉听完刘正的话之后,终于明白了刘正的想法。

出了西鄂东城门之后,兴汉军朝着东北方向追踪。

黄巾军的撤退很匆忙,来不及清除道路上大队人马通过之后留下的痕迹。

丹阳团冲在最前面,在距离西鄂东城二十里的地方,发现了黄巾军居然折道向北,进入了连绵不绝的群山之中。

刘正接到周泰的报告之后,当即下命令,让丹阳团循迹上山,争取找到韩忠主力的准确位置。

周泰身先士卒,带着丹阳团的战士翻山越岭,终于在进山十里的位置发现了一个隘口。

两边是高峰,虽然不能用高耸入云来形容,但是那近乎于九十度的坡度令人不由自主的放弃了攀爬之心。

韩忠就地取材,砍了几棵大树乱七八糟的横在隘口,又在后面填上大大小小的山石,形成了近三十米高的石堆。

那有限的几棵大树,反而成了挡住石头不往隘口之外滚的栅栏。

这样的防御寨墙,把周泰逼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韩忠居高临下,看着兴汉军手足无措的样子,哈哈大笑了起来。

周泰很生气,差点儿就要命令部队强行攻打隘口。

好在徐盛一把拉住了他,然后信心满满的说:“团长,不要冲动,让我们连上吧!”

周泰说:“这可不行,你们连是宝贝疙瘩。这样的消耗战肯定不能让你们上。”

徐盛只得好言相求,毕竟屈申关英雄连自从成立以后,还没有独挡一面的机会。

徐盛认为,英雄部队就得善于打硬仗,敢于打硬仗。

在他的百般纠缠之下,束手无策的周泰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同意了让屈申关英雄连尝试着攻打隘口。

徐盛回连队之后,大声说:“全连集合!”

四百九十九名战士迅速的集合成了一个方阵。

徐盛又让山中猎户出身的出列,一百多人齐步出列。

徐盛摇了摇头,人数还是太多了,只得让能够在奔跑中射中运动目标的人留下,其余的归队。

信心十足的二十一名战士望着徐盛,等待着下一个命令。

徐盛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在想,算上自己,总共是二十二名勇士。

徐盛决定:就用这二十二个人,建立屈申关英雄连成军以来的第一份军功吧。

荣誉需要鲜血来不断的浇灌。

徐盛右手持弩,大声说:“弟兄们,目标左边山崖,跟我上!”

周泰见徐盛开始攻山,忙命令主力离开隘口前面的开阔地,以面石墙崩溃以后滚石飞溅,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徐盛一马当先,借助草木攀爬而上,身后的人快速的跟进。

终于开始接敌了,韩忠见徐盛骁勇,忙亲自上前迎战。

徐盛一面与韩忠交手,一面抽空把燃烧的火把踢飞,砸向乱七八糟的树堆。

一刻钟之后,大树燃烧了起来。

两刻钟之后,脚下的石块开始了松动。

三刻钟之后,开始有石块滚出隘口,人在上面已经站不稳了。

黄巾军已经开始朝着山坡上撤退了。

韩忠也无心与徐盛交手,瞅着机会转身就走。

徐盛招呼众人追了上去。

韩忠和徐盛脚踏实地之后,还没有来得及继续交战,忽然听见黄巾军后营传来了喊杀声,而且声音在迅速的朝着山坡靠近。

整个黄巾军大营乱成了一团,也不知道杀入黄巾军大营的到底是什么人?

徐盛非常的郁闷,就像是找了个女人成亲,下聘礼和拜堂都已经完成了,入洞房的却换成了别人。这简直就是专门打脸的存在。

其中一名战士看着从黄巾军后营冲出来一将,大惊失色的说:“连长,赵云军长来支援咱们了。”

徐盛闻言,抬起头一看,见来人白马银枪,一身显眼的银甲,简直就是赵云的标准配置。身后跟着一百个人,每个人都是白衣白甲,白色头盔上插着一根白色的羽毛。

徐盛想起了封狼居胥的那支传奇部队——羽林郎。

徐盛见来将直指韩忠,忙向韩忠扑去,这功劳可不能让对方截和了。

徐盛的大刀离韩忠的脖子不到一尺的时候,怎料来将的银枪突然弹了一下。不仅把他的刀磕飞了,还用枪杆拍晕了韩忠。

来将吩咐一声:“绑了!”

有两名白甲兵冲了出来,把韩忠绑成了一个大粽子。

来将又吼一声:“贼首已被我抓住了,你们还要负隅顽抗吗?”

幸存的黄巾军见大军命脉的粮食已经落入了来将手中,一直敬重的将军也成了阶下囚,纷纷弃械归降。

徐盛带着二十一名兄弟走了过去,自报家门说:“兴汉军丹阳团屈申关英雄连连长徐盛字文向,敢问英雄高姓大名?”

银甲小将回答说:“豫州汝南乡丁,陈到字叔至,见过徐连长。”

两人表面上很客气,其实是谁也不服气谁。

徐盛觉得陈到抢了自己到手的功劳,心中的怨念很深。

陈到觉得徐盛浪得虚名,一个莽夫而已,根本就不配称为英雄。

好在两人都是理智战胜了情绪,再加上徐盛认为动起手来没有胜算,这才暂时的相安无事。

周泰带人上山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

他听了徐盛的话之后,霸气十足的说:“老子是周泰!”

陈到忙上前见礼说:“豫州汝南陈到字叔至,拜见周团长。”

周泰见陈到彬彬有礼,忙回礼之后,又问起了陈到出现在战场上的原因。

陈到见周泰相询,忙把自己在黄巾军举事之后,招募乡丁自保。后来听说兴汉军舞阴大战,又有火烧博望坡的英雄事迹。这才慕名而来,打算投奔兴汉军。

半路上见黄巾军带着大包小包往山里跑,好奇之下抄了一条小路绕到了背后。

这才有了生擒韩忠,迫降黄巾军的壮举。

周泰听了陈到的话之后,对他说:“叔至投军,得校尉大人亲自批准才行,收拾一下随我下山吧!”

陈到忙命人把韩忠交给丹阳团。

周泰摆了摆手,拒绝了陈到的提议。

丹阳团没有贪功的习惯,这个口子可不能开。

至于徐盛的功劳,那就不用叙了,也好让他冷静冷静,免得被虚名所连累了。

陈到无奈,只得亲自押着韩忠下山。心中对周泰的观感又好了几分。

刘正听说陈到来投,心中也是高兴万分。

兴汉小精灵恰到好处的提醒刘正,陈到的特性是铁壁。

刘正大喜之余,把陈到安排在了亲卫营,初始职务为连长,把那一百白羽乡丁正式命名为:白毦兵。制式装备为银甲短枪,专精步战。

郭嘉见刘正居然亲自替陈到的白毦兵命名,并且专门订制武器装备,对这位酷似赵云的小将,喜爱之情不亚于常山赵子龙。

郭嘉问:“校尉大人,这陈到值得你这样做吗?”

刘正说:“可以性命相托!”

刘正这句话,代表着他对陈到的认可度非常高。

郭嘉对刘正的识人之能很有信心,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韩忠醒了之后,被带到了刘正的面前。

刘正笑着说:“韩忠,咱们终于见面了!”

韩忠说:“技不如人,既然落到了兴汉军的手里,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刘正还想劝韩忠归顺,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刘正命黄忠父子带着神弓营押送俘虏的黄巾军回幽州,完成任务之后就留在南山城,协助赵云征战乌桓。

韩忠不愿意离开,刘正只说了一句:“右中郎将朱隽大人的刀已经磨好了,就等着杀人了。”

韩忠心里清楚,他要是不走,其他人还会回来,要是落入北军手中,那就只能人头落地了。

为了黄巾军兄弟,韩忠答应北上。

黄忠父子离开之后,陈到带着白毦兵接替了神弓营守卫军部的任务。

陈到见投奔之初就得到了器重,对于兴汉军的忠诚度直线上升,达到了死忠的地步。

刘正重新整顿队伍之后,就决定返回西鄂城。

北军统帅右中郎将朱隽,把帅帐移到了西鄂城中,听说兴汉军回城之后,忙命人来请刘正和郭嘉到军中议事。

朱隽先是问起了追击韩忠的战果,刘正如实回答。

朱隽说:“佑兴,你好糊涂,应该把俘虏留下,用他们的血来震慑盘踞在宛城的黄巾军逆贼。”

刘正说:“大人切不可生出杀俘之心,否则南阳郡就会对汉室离心离德。”

朱隽忙问其中的缘由,刘正只好耐心的解释。

黄巾军降而复反的根源,在座诸公都心知肚明。

秦颉的倒行逆施和豪强之家的贪得无厌,已经掘了一部分汉室的根基。

要是再杀俘求治,就会激起反弹,导致全民憎恨汉室。

朱隽说:“不杀又能怎样呢?留下来迟早会生出变故。”

刘正说:“大人放心,我有办法。”

刘正的办法就是用这些造反的黄巾军充实幽州边塞。

南山城的人口缺额实在是太大了,他必须要想方设法的拉人口。

朱隽对刘正的办法并不十分认可,万一放逐的人大量回乡,还是会变成大麻烦。

刘正列举了黄巾军无法大量返乡的三个理由并举出了例证。

这第一个就是武装押运,逃跑就得死。

第二个理由是控制粮食,不听话就饿肚子。

第三个理由是到处都在打仗,只有幽州一片乐土,听命令就能活。

更何况有韩忠在手,别人想要闹事也会投鼠忌器。

刘正的理由很充足,这才暂时的说服了朱隽和在座的人。

其实刘正知道,杀俘的表面理由是杀一儆百。然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缺粮。

在粮食收获的季节打仗,会造成粮食严重的减产,杀了还能艰难度日,不杀都得饿死。

当刘正承诺负责接收俘虏,并且不需要北军提供粮草,这才让朱隽勉强的同意了刘正的建议。

然而一切终究还是发生了改变,只不过是把杀俘变成了杀敌。

死的人还是那么多,只不过造成的影响却是天差地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