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74章 迫退韩忠

兴汉使命 第74章 迫退韩忠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74章 迫退韩忠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兴汉军各部相继完成了攻打城池的准备工作。

刘正命人召回两栖团和西凉团,打算集中力量突破南门。

又让黄叙派人通知北军校尉孙策,请求两军协同作战。

孙策接到刘正的请求之后,当即就要拍板应诺。

周瑜却阻止了他,并且质问兴汉军的使者,刘正和讨逆校尉部打算给北军孙策部什么样的补偿呢?

兴汉军使者就是黄叙本人,听了周瑜的话之后,冷笑着说:“人家都说庐江周郎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现在看来,果然不是空穴来风。”

周瑜大怒说:“黄知书,你要是不把话说清楚,本司马不介意送刘佑兴一颗人头。”

孙策见两人有吵架的趋势,忙分开二人说:“大家都是汉室讨逆大军中的一员,吵吵闹闹成何体统。黄知书,你回去告诉刘佑兴,北军答应配合攻城了。周公瑾,你跟我进来!”

黄叙走了之后,孙策把周瑜叫进了单独的小帐。

孙策心里很清楚,周瑜假装心胸狭隘其实是一种伪装。让外人都有一种错觉——周公瑾有几分本事,就是度量太小了,难成大气。

这是一种扮猪吃虎的隐藏手段,孙策原以为是周瑜想要低调。

可是自从遇上刘正之后,周瑜的行为就越来越古怪了,对于扮猪也越来越乐在其中了。

很多时候,周瑜已经把自己当成猪一样对待,能不能吃到虎先不说。在别人眼中,周瑜就是又笨又蠢的猪。

这就是扮猪久了,自己都习惯了猪的思维。

偶而的装傻充愣只不过是一种策略。一直装傻充愣,到最后都已经失去了聪明人的思考习惯。

孙策想到这里,于是就对周瑜说:“公瑾,从今以后你也学习郭奉孝,要有着豪杰冠群英的精气神,谋士就得有谋略天下的气质,畏首畏尾终究会难成大气。”

周瑜说:“伯符,我明白了!”

周瑜一向敬重孙策,受了他的影响,把这番话记在了心上。

从此之后,周瑜不再想着扮猪吃虎,而是诞生了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对于天下英雄,敬重之余也起了争强好胜的信心,在相信自己的同时也不会忘记挖掘对手的长处。

几年之后,终于突破了桎梏成为了名扬天下的谋主。

兴汉军的攻城如期展开了。

在刘正的命令之下,天卫团主攻城门,典韦亲自推着攻城槌冲向了南门。

张绣带着西凉团在弓箭的射程之外集结,等待着发起突击。

太史慈带着两栖团负责登城作战,黄叙带着神弓营负责掩护。

周泰带着丹阳团做总预备队,随时应付各种突发状况。

为了增加攻打城门的力量,刘正特别把黄忠加强给了西凉团。

至于保护郭嘉的重任,就交给了他自己。

刘正自忖:冲锋陷阵不如各位团长,保护一个人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先说两栖团的攻城,太史慈命人把架设浮桥的材料折叠起来,形成了三座可以直通城墙上的悬梯。

登软梯向城头上冲锋,这是两栖团的拿手好戏。

太史慈身先士卒,很快就顺着悬梯跑上了城头。

守城的黄巾军战士慌忙下令放箭,只可惜箭矢的威力太小,无法穿透两栖团战士的特制战甲。

在危急时刻,守城的黄巾军小将命人抛出擂木,卡在了城墙垛子上。

擂木上自带的尖刺,挡住了两栖团冲锋的道路。

太史慈挥动双戟猛烈的劈砍,三、五下之后,终于砍断了擂木,借势挑飞,率先越过了城墙垛子,踩在了一个来不及躲闪的黄巾军战士的身上。

双戟发出阵阵寒光,清扫出了一片空地。

他身后两栖团战士鱼贯上城,硬是挤出了一片立足之地。

当一个连的两栖团战士结成阵势之后,太史慈回到了指挥的位置上。

他收起了双戟,张弓搭箭,专门选择黄巾军指挥人员下手,打乱守城黄巾军战士的队形。

越来越多的两栖团战士上了城,作为主将的韩忠却迟迟没有出现。

这让守城的黄巾军战士斗志越来越弱,两栖团渐渐的占据了上风。

太史慈已经没有多少出手的机会了,各位营长都顶到了最前面。

特别是邓当,更是左右冲突,把两栖团的阵线向着城门楼方向推进。

就在两栖团在城墙上的战斗如火如荼的时候,典韦带着天卫团的战士也进入了攻击的位置。

典韦唤过胡车儿,对他说:“胡营长,带着你的人冲击城门,至于来自于头顶上的威胁,本团长亲自替你搞定!”

典韦亲自举盾,护住了胡车儿的头顶。

身后的天卫团战士有样学样,一盾护两人。至于攻城槌,根本就不需要保护,黄巾军是不可能破坏的。

天卫团第一次使用攻城槌,没有经验。由于用力过猛,巨大的反震力差点儿就破坏了撞击城门的阵形。

在城门楼位置的黄巾军战士,只听见一声巨响,震得头晕目眩。随后脚下又传来了一阵地动山摇。他们的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上。

反观城下,天卫团的战士耳中塞上了特制的耳塞,对于撞门的动静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当撞到第五下的时候,城门楼上的琉璃瓦似乎有些松动了,还砸伤了两名站在那里的黄巾军战士。

一声巨响之后,又传来了城门破碎的声音。

典韦见任务已经完成,忙命人把攻城槌推到一边,替身后的西凉团战士让出进攻道路。

黄忠早就忍耐不住了,城门破碎的瞬间就冲了出去,刚排除冲锋障碍,就来了一波九星连珠,震慑住了守护城门的黄巾军战士。

张绣银枪一挥,率先发起了冲锋。

黄忠收弓换刀,胯下战马一声嘶鸣,一团火红的血雾在城门洞里蔓延开来。

刘正见状,大声命令说:“丹阳团,出击!总攻,开始!”

周泰带着丹阳团沿着登城梯冲上了城墙,开始协助两栖团顺着城墙左右进攻。

郭嘉说:“西鄂城,大局已定了!”

刘正没有说话,若是北军不能如约发动攻势,兴汉军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呢?

从兴汉军太史慈部发起冲锋的那一刻,孙策和周瑜就在不远之处的小山坡上观战。

两人不断的指指点点,却找不到郭嘉在排兵布阵上的漏洞。

直到刘正发起总攻,周瑜才笑着说:“伯符,你说要是咱们突然杀过去,那刘佑兴会怎么样?”

孙策说:“杀不过去的,再说兴汉军已经进城了,两线作战也不是问题。再看我们进攻的路线,那些乱七八糟的小坑,你以为是摆设吗?”

周瑜总算是服气了,这可是一点漏洞都不留下,就算是作战失利,大军也只能按照既定的路线撤退,不会形成溃散,有利于整军再战。

周瑜问:“伯符,我们要是晚上一刻钟,兴汉军就得赔上不少条性命,不如我们……?”

孙策说:“公瑾,这样失信于人的事情,最好不要做,不能开这个坏头,否则有心害人终害己,赢了小局,输了大略。”

周瑜知道孙策勇烈,自号江东小霸王,有项羽当年的风采。为了一个承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增援别人。破釜沉舟的故事,替项羽赢得了天下豪杰之心。哪怕是以臣克主,也不能动摇他的地位。这就是王者的气度。

周瑜说:“好,我这就发信号!”

一万北军精锐在程普的指挥下,向西鄂城门发起了进攻。

由于北军的攻城准备不足,不能像兴汉军那样全面进攻,更没有那种财大气粗的气魄。于是就把突破点选在了西城门上。

黄盖已经成了专业的肉盾,自然是带着撞门队打头阵。

由于南城已经被兴汉军攻破了,韩忠又不能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只得凭借着有限的战报拆东墙补西墙。再加上西城的孙策部迟迟没有动静,于是就把大部分西城守军调往南门。

黄盖的撞门队只付出了微小的代价,就撞破了城门,成了第一个杀入西鄂城的北军将士。

周瑜见黄盖顺利入城,于是就对孙策说:“伯符,黄巾军怎么突然变弱了?”

孙策大惊失色说:“不好,韩忠要跑,快跟我走!”

孙策明白,肯定是韩忠畏惧兴汉军,再加上兴汉军主力进城,就觉得大势已去,想要主动撤退,好保存实力。

想那韩忠,自出道以来就与兴汉军打过几仗,却是逢战必输,有这样的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说韩忠坐镇中军,听到南门失守的消息之后,就派人传令北门和西门的守将,把守城的黄巾力士召回中军。

一万黄巾力士集结之后,韩忠说:“诸位兄弟,兴汉军已经进城了,西鄂城已经守不住了。再打下去,都死球了。太平道的大业需要我等继续坚持,撤!”

韩忠决心要逃,于是就命令一万黄巾力士,武器和粮草必须要带足,今后的日子就要东躲西藏了。

金银细软也得带上,重新站稳脚跟之后,这些钱就是打开局面的关键。

南阳郡内的豪强世家已经抢光了,以后的黄巾军,再也不能靠战利品维持开销了,农具也要带上,这可是与生俱来的技能,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韩忠到了东城门之后,带着东城的守军一起离开了西鄂城,把旗帜和头上的黄巾都扔掉了,进入了附近的山中,打算落草为寇。

韩忠跑了,剩下的黄巾军也跑了。

刘正和孙策在黄巾军的中军大营见了面,他刚要恭喜孙策部擒获韩忠。孙策却开口问:“佑兴,抓住韩忠了吗?”

刘正觉得很奇怪,明明是孙策先到的,怎么反问起自己来了,于是就问:“伯符,北军拿下了中军大帐,难道没有什么斩获吗?”

孙策听了刘正的话之后,垂头丧气的说:“什么拿下敌军营寨,这里根本就没有人,是一座空营。”

刘正说:“坏了,又让韩忠那小子跑掉了。伯符,你留在城中,迎接中郎将大人进城,我带着兴汉军去追,不能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孙策说:“也只能这样了,多加小心!”

刘正派人传令兴汉军各部,在东门集结,出城追剿韩忠残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