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687章 反攻杨庄

兴汉使命 第687章 反攻杨庄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687章 反攻杨庄

费诗布置好沙盘之后,敌我态势一目了然。诸葛恪的十万吴军,张承在含山前线,拥有一万大余;诸葛恪本人屯驻杨庄,拥有四万大军;周胤屯兵西埠,兵力一万;全琮挡在乌江,兵力一万;剩下的屯留和县城中,兵力三万。

根据参谋部的计划,太史亨主持乌江反攻,吴将全琮本是楚军名将,投了新主之后,一心想要交上投名状,实力不容小觑。参谋部的任务是骑兵督弃马转型,击退吴军巩固乌江防线即可。

西埠的周胤易守难攻,派遣刺候配合情报人员骚扰;和县留守的三万吴军不必在意。

此役的重点作战目标:

其一,全歼含山前线的张承部,活捉敌将张承,迫使吴王孙权谈判,恢复九江和平与稳定。

其二,重创诸葛恪四万主力,消耗吴军的作战潜力。把吴王孙权拉到谈判桌上,让东吴按照梅园的意志与刘琦争夺楚地。

为了麻痹张承,反攻张承的战斗必须要在杨庄战役打响之后才能出击,避免楚军闻风而逃。

进攻杨庄的主力为黄悦的嗜血督,吕猛带领补充之后的骑兵督步行作为先锋。大军的行进路线,就是当初的逃亡路线。

吕猛倍受感动,参谋部的安排,是要把腰埠之败转变成诱使诸葛恪分兵出击的特别行动。骑兵督将士的牺牲,换得了麒麟镇帅军主力各个击破的机会。

吕猛虽然不用承受败军之将的罪责,但是腰埠倒下了数千手足兄弟。吴军欠下的血债得还,骑兵督兄弟的深仇大恨得报。

八万麒麟镇帅军主力围攻杨庄,诸葛恪总算是尝到了惨败的滋味。他派人通知张承撤退。怎料含山守将王双全力出击,拖住了张承的步伐。

吕猛知耻而后勇,血战三天突破了杨庄的外围防线。拿下反攻杨庄的首攻之后,黄悦接替了骑兵督的位置继续进攻。

诸葛恪积极防御,时而反击。只不过杨庄地形受限,再加上天气转晴,吴军数战不利,退守霍桥。

黄悦早有准备,在霍桥水沟的上游位置架好了稳定的石桥,大军行进畅通无阻。吴军泽地行军的优势荡然无存,只得节节败退。

嗜血督一部横插西埠,迫使守将周胤退守和县县城。

诸葛恪屯兵腰埠,看着四处残垣断壁的凄凉景象。眼看吴军就地补给无望,他只能派人向吴王孙权索要后勤补给。

吕猛从杨庄回师含山,一举堵住了吴将张承的后路。

张承奋威一战,却被愤怒的吕猛一戟挑于马下。吴军大败,含山之围顿解。

吕猛活捉吴将张承,拿下了九江击吴第一功。

太史亨在乌江集结三万兵力,趁全琮久战疲惫之际突然反攻。吴军猝不及防,退十里下寨。

恰逢周胤从西埠退兵,二人合力挡住了太史亨的兵锋,一时之间动弹不得。

黄悦带着嗜血督找诸葛恪的主力拼命。双方血战半月,吴军伤亡过半,建制难以保全。反观嗜血督的情况,即损即补,依旧保持着巅峰状态。

诸葛恪无奈,只得退守和县县城,依靠坚固的城池抵挡麒麟镇帅军的兵锋。全琮和周胤退守历阳外围,与和县县城形成犄角之势。

赵统移师腰埠,主持对诸葛恪的大战。

新一**战一触即发,骑兵督生擒张承之后,洗刷了腰埠大败的耻辱,恢复了正常的军心士气。

麒麟镇帅军前线兵力齐装满员,气势如虹。再看退守和县县城的诸葛恪。数次大战已经耗尽了随军北上的补充青壮。重新计点兵力之后,发现城中仅有五万大军。

历阳全琮和周胤合兵一处之后。以周胤为主将,全琮为副将,拥有兵力一万五千。

吴军渡江挑衅,战斗数月仅得和县县城,耗损兵力超过四万。

麒麟镇帅军后备役充足,吴军就进退两难了。

吴王孙权收到了诸葛恪的战报和请求补给的奏折。他刚准备朝会讨论增兵和县的计划,又收到前线的加急战报,大将张承被麒麟镇帅军虎将吕猛生擒。

丞相张昭年事已高,陡闻噩耗当即哭晕在地。被人救醒之后老泪纵横的请求孙权息兵罢战,想方设法的换回张承。

孙权左右为难,退出和县,吴军再无北上的希望。他只好向老臣诸葛瑾问计。

诸葛瑾说:“主公,吴地可用于渡江作战的青壮不足百万之数,还得留下八十万补充江防海防。剩下的二十万悉数补充和县,与拥有广大后方的麒麟镇帅军拼消耗,实属不明智。”

孙权说:“子瑜有话不妨直说,倘若吴军拼得天下再起风云,未必不可削弱梅园之势!”

诸葛瑾问道:“主公忘了长沙桓王伯符将军的故事了吗?”

孙权沉默了。梅园没有给诸葛恪雷霆一击,估计是给了王妃孙尚香的面子。还有就是想要锻炼麒麟镇帅军江南作战的能力。

如今吕猛的骑兵督已经初步适应了战场环境,继续练兵已经没有必要了。这才全线反击,把吴军压缩到和县县城周边。

继续打除了空耗兵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九江数战,吴地青壮耗损四万有余,要是继续僵持下去,失去了张承的张家可能会离心离德。

四万青壮就是四万个家庭,各种抚恤和补助,令原本不堪重负的财政雪上加霜。

想到这里,孙权叹了一口气,缓缓的问道:“子瑜,你认为应该派谁为使者去和县谈判?”

诸葛瑾说:“元逊为人孤傲,老臣亲自前往,以免坏了大事!”

孙权抱拳说:“吴地安危,‘就拜托给子瑜了。”

诸葛瑾受命渡江,前往和县县城劝说诸葛恪退兵。

诸葛恪表示不服,九江数战,双方战损为一比一,吴军没有败。

诸葛瑾以为吴军之败,不在前线,而在后方。麒麟镇帅军数战之后,各类补充抚恤有条不紊。然而吴军十万大军,数战之后仅存六万余,补充遥遥无期。这样的仗还怎么打?吴军拼得起吗?

诸葛恪无语了,麒麟镇帅军仗势欺人。即便是吴军实力不弱,可是拼起消耗来那就差得太多了。

诸葛瑾说:“元逊,不能再打了,梅园可以把淮南的三十万青壮补给给麒麟镇帅军,吴地却无法承受超过二十万的青壮损耗。这就是形势不由人,咱们耗不过人家。把希望寄托在晋魏的反攻之势上,那是愚蠢。”

诸葛恪辩称,只要拖住麒麟镇帅军这支机动部队,就可以迫使梅园多线作战,增加兴汉军的物资消耗,从而勾动天下局势。

诸葛瑾却觉得袁曹金城交兵,刘琦兄弟江陵动武。整个天下有能力进攻兴汉国的势力,就是汉中王刘备。

以坚守著称的高顺留守樊城,筑阳关的关羽兵力不足以撼动兴汉军的樊城防线。和县却面临十几万麒麟镇帅军主力的围攻,撑不到天下局势大变的那天。

诸葛恪想要吴地倾尽全力一战的计划落空了。连曹操那样的枭雄都破罐子破摔的去找袁绍麻烦,孙权的螳臂当车着实可笑。

诸葛恪被诸葛瑾说服了,决定与麒麟镇帅军进行和平谈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