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686章 吕猛折戟

兴汉使命 第686章 吕猛折戟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686章 吕猛折戟

麒麟镇帅军纵横徐州,吴国新秀很不服气。主动挑衅梅园,拿下和县屯兵大战。

吴军三战三胜,跟麒麟镇帅军打出了一比一的伤亡比例。统帅诸葛恪终于扬眉吐气了。

巢县,麒麟镇帅军指挥部。费诗看着厚重的伤亡名册,忍不住的对赵统说:“镇帅,再这样拼下去,麒麟镇帅军的威名就荡然无存了。”

赵统说:“参谋长,和县战场,与以前的战场不一样。咱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虚名,就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赵统接着解释,让名不见经传的诸葛恪跟麒麟镇帅军打出了一比一的伤亡比例,听起来是有些吃亏。然而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这可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兴汉国人口过亿,吴国人口不过一千两百万而已。麒麟镇帅军后备役充足,损失的兵员可以从淮南地区补充。吴军防线绵长,为了抵御兴汉国海军,需要耗费大量的兵力巩固海岸线。从柴桑到琼崖,百万兵力都不够用。再加上内部的豫章防线,可用兵力就更少了。

据赵统估计,吴军投入和县作战的兵力极限为二十万。要是不能就地补充,就无法继续作战了。拼消耗,诸葛恪必败。

后人或许会说麒麟镇帅军镇帅赵统不如吴将诸葛恪。可是吴军胜了几次之后,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来回消耗之后,即便是取胜了,也没有多余的力量扩大地盘。

诸葛恪胜利的次数越多,对吴国的消耗越大。麒麟镇帅军坐等吴军上门,和县就是香喷喷的诱饵。

赵统的拼消耗策略符合麒麟镇帅军的实际情况。只不过那样的战术指挥其实是在玩火。搞不好就会引火烧身,损兵折将就无法避免了。

和县东南毗邻长江,受水汽的影响雨季绵长。吕猛的骑兵督前锋屯驻乌江,与含山的王双倚为臂助。

七月,吴军统帅诸葛恪挥师西进,想要打通进入淮南粮区的道路作为大军的就食之地。

五万吴军围攻含山,王双兵力不足,连失数镇。麒麟镇帅军主力驻守淮南各地,一时之间难以集结,只能就近请援。

恰逢吕猛视察乌江,得知含山危急,忙调集六千骑兵督将士沿官道驰援。

诸葛恪以刺候掘土堵路,恰逢夜雨绵绵。战马蹄陷泥浆,加剧了马掌的磨损。北方骑兵进入南方作战,很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官道泥泞难行,吕猛行军的速度饱受影响。

大军走到腰埠,携带的干粮就已经耗尽了。由于吴军刺候骚扰的规模不断扩大,配给的作战物资消耗严重。再加上雨水的侵蚀,剩余的物资根本就不足以维持一场战斗。

要是换在和平时期,吕猛完全可以就地补充物资。然而和县对峙展开以后,腰埠一带的百姓已经撤到含山之西。当地已经化为了巨大的战场。

想要依靠战场缴获维持战斗,且不说雨天作战的体力耗损。单凭吴军武器的质量差劲,在对砍的过程中几乎全部损毁。

诸葛恪得知吕猛中计,令张承领兵一万拖住王双,随后就亲率四万大军围攻腰埠。再有吴将全琮领兵一万佯攻乌江,吴将周胤领兵两万抢占西埠,堵住了骑兵督撤回乌江的道路。

吕猛遭遇诸葛恪重点进攻,骑兵督将士的战马又在雨季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战斗力十不存一。三分之二的将士只能下马步战。

没有速度的骑兵进入湖泽遍布的地域作战,简直就是把脖子送到了诸葛恪的大刀前面。

虽然从整体战略来说麒麟镇帅军稳占上风,可是诸葛恪统帅的吴将都不是省油的灯。吕猛的后路被断,前方又有诸葛恪的重兵。

狭路相逢勇者胜,吕猛所部距离含山近在咫尺,只要突破诸葛恪的重兵防线,就可以全身而退。骑兵都弃马步战,杀到霍桥的时候,却被一条小水沟挡住了去路。

诸葛恪亲自赶到杨庄,指挥亲卫破坏吕猛的架桥行动。水沟的宽度倒是没有超过战马的跳跃能力。然而失去战马的骑兵督将士,却没有办法凭借弹跳力跃过。

再加上吴军重兵屯驻杨庄,失去了冲击力的骑兵督,即便是偶而有人跃过水沟,也会在疯狂的箭雨中殒落。

身后的吴军正在迫近,吕猛只得命令将士推屋为器,冒着吴军的箭雨强行架桥。骑兵督一直靠速度取胜,为了减轻载重,盔甲的材质比较轻便。吴军的铁箭射中盔甲,虽然说无法穿透,可是隔着盔甲透入的冲击力,让骑兵督将士苦不堪言。

正常的骑兵作战,倒霉的人或许会挨上三五支箭。这对于训练有度的骑兵督将士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大家都可以承受。

然而弃马改步之后,又要掩护工兵队架桥。骑兵督将士拿血肉之躯硬扛吴军射出的铁箭。平均计算下来,沿沟列阵的将士基本上都会承受超过三十支铁箭的冲击。

无法正常移动的骑兵督将士,不可避免的成了活靶子。这样被动挨打的局面,让吕猛咳出了血。

负责掩护架桥的屯长向吕猛哭诉换道,试图找一个相对薄弱的地方突围。

吕猛以为士气可鼓不可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桥必须要架,突破杨庄势在必行!

双方在水沟位置僵持了三个时辰,身后的吴军主力逐渐的合拢。都尉赵贞找到吕猛,建议让有马的骑兵督将士跃沟突围。骑兵督可以承受重大的损失,却无法接受全军覆没的命运。

腰埠大败已成定局,反败为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尽力避免全军覆没的命运,就是骑兵督将士的当务之急。

吕猛对赵贞说:“陷兄弟于绝境,我怎么有脸独自偷生。骑兵督不能全军覆没,你带着有马的兄弟突围。”

吕猛决定留在霍桥吸引诸葛恪的火力,给赵贞的突围创造条件。

赵贞带着一个屯的将士努力突围,跃马过沟扬长而去。

吕猛命令将士把多余的辎重车辆推进沟中,居然截流成功了。水漫杨庄外围低洼之处。

这无意间的举动改变了沟水流向,迫使诸葛恪收缩兵力,形成了一处二十丈的兵力空档。

吕猛拆屋为筏,顺流而走。诸葛恪命人放箭。人在筏上随水而动就成了活靶子。倒下的骑兵督将士让沟中的水变了颜色。

诸葛恪指挥吴军将士在高处放箭,量变引起质变。吕猛脚下的木筏不堪重负,无力承载太多的重量。

吕猛命人推马下水,数十名骑兵督将士主动跃入水中,舍身救马的行为,只是为了确保后续阶段的战斗力。

吕猛绕过杨庄,带着幸存的将士朝着含山运动。腰埠大败,意味着骑兵难以适应长江以南的战场环境。

麒麟镇帅军初尝败绩,需要及时的调整战斗风格,改变兵员配备以适应新的战斗需要。

吕猛赶到含山的时候,身边的将士不足一个屯。六千将士出乌江,活着走进含山的不足千人。腰埠之战的惨烈,震惊了麒麟镇帅军上下。

赵统亲自赶到含山,听取了吕猛汇报的战斗经过。费诗以为九江大战并没有结束,不宜议论功过。关于腰埠大战的评估暂缓,档案封存,只不过计点伤亡,按照标准进行抚恤的流程不宜推迟。

麒麟镇帅军集结含山,准备反攻吴军占领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